宋菲 (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廣東 廣州 514000)
流行音樂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在不同的時期都有一些領先于該時代的音樂,這些音樂我們都稱之為流行音樂。在西方學者的觀念里,所謂流行音樂專指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美國的“丁班胡同”被包裝的商業音樂如布魯斯、拉格泰姆等及由此波及全球的各種流派的商業性音樂,這是當下對流行音樂最客觀的解釋。在我國,流行音樂風潮是從20世紀70-80年代由香港向內陸擴張的,流行音樂以其獨特的音樂特點被我國廣大人們所追捧。特別進入21世紀以后,流行音樂的發展更是一發不可收拾,當下的流行音樂充斥著大學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流行音樂在我國的快速發展對當下大學生的審美情趣造成了影響,尤其對職業院校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影響更是不可忽略。
流行音樂作為音樂的分支,不僅具備傳統音樂的特點,還在其獨特的特點上形成了屬于自己的特點,其中相較于傳統的音樂而言,流行音樂更具有世界性、時代性、藝術性的特點。關于世界性這點就要從流行音樂的起源說起了,流行音樂是是在歐洲興起,經過與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最后在美國發揚光大,所以這也從根本上決定了具備世界性的特點;同時,流行音樂大多都是由青年作家創作,無論是歌詞還是曲調他都是“年輕”的,這也是流行音樂具備時代性的主要原因,同時這也是流行音樂能夠在青年中廣為流傳根本原因,它本身就是為青年量身打造的一種音樂;至于流行音樂的藝術性特點這點相信聽過流行音樂的都一定深有感觸,流行音樂不僅作詞風格還是歌曲旋律的把握都很有節奏性,很容易引起人們內心深處的共鳴,這正是其藝術性的體現。
流行音樂在職業院校音樂專業中的流傳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對職業院校音樂專業的學生的審美情趣和音樂思維來說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流行音樂有時還會對學生的審美情趣起到反作用,下面就這兩種影響進行分析。
1.有利于學生音樂思維的開拓
在傳統的職業院校音樂教學中,古典音樂的教學占據著大部分內容,很多教師在音樂教學中無論是教學選材教學思路都按照古典音樂的風格進行,大大限制了學生的音樂思維,這也是很多音樂專業的學生在進行專業知識學習時都比較抵觸的主要原因。而流行音樂的興起,大大緩解了這種教學現狀,職業院校音樂專業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流行音樂的沖擊下,也開始融入時代性的元素,無論是教學方法還是教學思路都偏向于流行音樂的教學方向,很多學生在這種背景下學習,思維方式比較活躍,而且流行音樂中強調張揚個性,這點很符合當代大學生的性格發展,增添了大學生的生活色彩,為精彩趣味大學校園奠定了精神基礎。
2.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情趣
流行音樂在職業院校音樂專業學生中的廣為流傳,從短期層面上來看,這種“更青春、更張揚”音樂的傳入,有利于學生放松緊張的學習心情,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其中流行音樂歌詞中有很多正能量的歌詞,也能夠給與學生一定的鼓勵,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生活態度。從長期的層面上來看,流行音樂對學生的審美和情趣都會造成影響。有數據顯示長期欣賞流行音樂的學生對“音樂美”以及“藝術美”都有著自己的看法,對待事物總能有自己的客觀審美辯解,這對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是極為有利的,音樂專業的學生需要的就是那種能夠發現美欣賞美的能力,所以流行音樂不能夠在職業院校音樂專業廣為流傳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3.流行音樂有時會使學生的價值觀念的逐漸偏移,不利于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
流行音樂既然有那么多的優,那么為什么現在的職業院校音樂專業教學還是以傳統古典音樂教學為主呢?究其根本是因為流行音樂有時候會對學生的審美情趣起到反向推動作用。我們都知道流行音樂是從歐美傳入的一種藝術文化,由于地理文化上的差異,一些思想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流行音樂中不乏充斥著歐美文化的那種放蕩不羈、個性化的特點,這種特點在學生中并不值得傳播,很多職業院校音樂專業的學生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大學校園中過度張揚自己個性化的特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審美見解,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非主流”,這對學生良性的審美情趣培養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流行音樂從政體層面上來看對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是有利的,但是也不乏一些特殊情況,那么職業院校究竟應該怎么作才能科學合理的應用流行音樂去塑造學生的審美情趣呢?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見解,進行簡單分析。
在職業院校音樂專業中之所以會出現“非主流”審美情趣,是因為很多學生對主流的審美情趣并不理解,所以很容易在外來文化的沖擊下迷失自己。筆者認為,要想在音樂專業科學合理的應用流行音樂去重塑學生的審美情趣,首先就要對學生的主流審美情趣進行培養。作為當下大學生,應該具備最基本的明辨是非能力,應該知道什么是可以學習的,什么是應該抵觸的,這也是正確“審美情趣”的一部分。這樣在利用流行音樂進行審美情趣重塑時,學生可以自由選擇那些對自己有利的部分進行鍛煉,而那些不利于自身健康發展的要敬而遠之。久而久之,無論是學生的審美情趣還是思想價值觀都會得到重塑。
利用流行音樂對學生的審美情趣進行重塑依靠學生自身的力量是行不通的,校方務必要認清這一點,發揮自己教學方面的優勢。在教學中融入流行音樂的元素往往能夠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在實際的音樂教學中,流行音樂元素的融入一方面能夠改善傳統音樂教學課堂的教學氛圍,為音樂課堂注入新的能量,另一方面,流行音樂在課堂教學生的滲透,更能夠發揮其培養良好審美情趣的能力,對大學生審美情趣的重塑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在進行流行音樂元素的融入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流行音樂的合理選擇,應該選取那種具有積極意義流行音樂元素做為課堂教學的切入點。
校園是大學生生活的主要場所,所以筆者認為,流行音樂對大學生審美情趣的重塑可以從良好的校園音樂文化入手。只有學生生活在健康的環境中,自身的審美情趣才能夠得到改善,當然校園音樂文化建設并非學生或學校一方努力就可以的,需要學生和校方的共同努力。做起為學生,需要宣傳正確的流行音樂文化,積極配合學校方面的工作,而作為校方,可以通過校園音樂廣播、校園電臺的方式營造良好的校園主流音樂文化。只有在這種良好的校園音樂大環境中,才能更好的豐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發揮出主流音樂的實際價值。
結語:流行音樂對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具有很強的引導作用,如何利用流行音樂去重塑學生的審美情趣能力,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