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群(杭州江南人才服務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1)以解決問題為導向
整改與改建不可能毫無根據毫無理論支持,依據萬達廣場總體地塊的實際情況進行規劃和改造。對地塊的優越性加以擴大利用,針對問題進行合理改造,才能盡可能的減少規劃帶來的負面影響,解決實際出現的問題。
(2)以人為本,把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規劃要著眼于提升萬達廣場周邊居民的居住生活環境和質量,一個居住區,一個文化娛樂廣場或者衛生設施服務中心,都必須將“人”的生活需要作為規劃的首要因素進行考慮。第二,要結合商圈自然環境和商圈人文環境,而不在于地產開發商和當地政府行政官員的思維。
(3)綜合可持續發展原則
在規劃中把商業休閑區與文化娛樂區進行融合開發的模式,調動各行業發展服務產業的積極性,努力打造形成多元與多功能的公共活動空間區域,同時要注意合理地進行發展和規劃,堅決禁止盲目的照搬照舊, 同時還要注意萬達街區的規劃發展不僅要做到與銅山新區的發展相協調,更重要的是要與城市整體規劃相相結合相配套使用。
(4)彈性化規劃發展原則
在規劃分配圖上留有空缺。適當的空缺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富有彈性地實施規劃,規劃一定要滿足未來一定時期內的發展需求。總結對比之前規劃不能滿足當今需求的經驗教訓,對土地資源的占用率、生態環境保護、土地資源的使用率、公共基礎配套設施等要在規劃中留有充分的空間需要,以滿足未來地塊規劃發展的前景,更要充分地滿足未來整體城市規劃發展的需要。
(5)環境保護原則
規劃和建設應當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護現有綠地、行道樹和古樹名木,提高城市綠化水平,加強環境衛生和市容建設,促進城市走上可持續發展的良性軌道。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城鄉規劃工作的通知》 ( 國辦發 [2000])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08.1.1)3、《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建設部令第 146 號)(2006 年)4.《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實施細則》(建設部建規)5、《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50137-2011)6、《江蘇省城鄉規劃條例》(2010年)7、《徐州市銅山城區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8.《國務院關于加強城鄉規劃監督管理的通知》(國發 [2002]13 號)9、《城市道路設計規范》(CJJ_37-1990)10、《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CJJ 45-2015)11.《近期建設規劃工作暫行辦法》(建規 [2002]218 號)12、《徐州市銅山區慢行交通系統規劃》(2015——2020)13、《停車場規劃設計規則》(2009 年)14.《城市規劃強制性內容暫行規定》(建規 [2002]218 號)15、其它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條例
立足于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方向的設計理念,以協調、引導和控制為重要方法,落實用地布局、用地規模、設施配套等實在內容,對萬達廣場商圈地塊進行研究規劃與改造。
(1)硬措施方案:
a.改善萬達廣場五條道路交通,實施人車分行來保障行人安全、交通順通; b.建立集中停車場所或臨時性停車場所,道路兩邊非機動車道全面禁停; c.優化調整小區內部結構,增加居住舒適度;d.新建萬達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集社區辦公、醫療衛生等于一體; e.增加綠化面積,豐富道路景觀。
(2)軟措施方案:
a.保留用地,整改及改造區域完善相關配套設施
b.道路的臨時性停車區域的建設
(1)交通定位: 兩條主路實行嚴格的交通管制,之路進行拓寬為未來預留空間;實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分行,保障交通順通;建設集中停車場地或者臨時性停車區域。拓寬停車區域。(2)地塊定位: 服務于居民的居住,工作,交通,游憩,建立經濟適用型商貿中心區域。
在規劃設計過程中,對道路規劃改造、地塊改造設計等資料進行整理和運用,借鑒思考全國不同地塊規劃的成功方案,形成解決實際問題、改善交通設施和居住條件環境優化的設計概念,為本次規劃改造提供思想依據。
1、功能結構分析
規劃區用地功能結構總結為“一心、三片、四帶”。
(1)一心 以萬達廣場為中心的商業用地,是規劃區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北京路重要的商貿中心;(2)三片 規劃區內包含教育用地(啟星中學)及新建居住用地(萬達華府和天賦廣場小區),舊式居住用地(書苑小區等)保持不變。(3)四帶 規劃區內以四條東西向的穿插道路形成的沿街商業區域。
2、交通組織分析
(1)人車分行
a.運河路一帶改建后人行道,非機動車道,機動車道分行,互不干擾; b.商業用地,居住用地及教育科研用地保留原有交通系統。
(2)提高停車效率
a.在學府路和運河路拓寬停車區域和臨時停車區域;b.萬達廣場和天府廣場小區的大型地下停車場部分公開開放使用
為協調萬達廣場區域地塊改造與商業區,教育科研區及居民區的關系,遵循“挨個實行”的原則,分片分區分步地進行地塊改造,促使交通道路的安全正常和不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影響學校的正常教育活動。
建立健全“四線”控制管理辦法,在建設工程審批時,嚴格遵守道路紅線、綠化綠線、河道藍線、文物紫線的控制規定,實行全方位管理。
1、近期建設內容
對舊式居住區的改建,完善舊式居住區內外部的景觀設計和公共服務設施,保障舊式居住區居民的生活需要。
2、遠期建設內容
對萬達廣場區域街塊的空間規劃調整以及道路利用效率的增強;對舊式居住區和新建居住區及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具體的改善;對中心商業區及其配套功能區的完善。
1、政策以及資金保障
地塊區域的改造是政府和萬達廣場共同的支持和資金扶持, 改建工作需要商業資金支持和地方政府的資金政策扶持。
2、健全住房保障體系
(1)為居民創造衛生、安靜、舒適的居住環境(包括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改建合適的住宅類型;滿足當地日照、通風,防止噪聲和視線干擾,不受污染等要求;要為不同年齡的居民提供休息、活動的場所。
(2)居住住區改建規模
配置齊全、方便的生活服務設施。大型文化、商業服務設施萬達廣場形成各居住區環抱的中心;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糧食等服務網點分散布置。
(3)居住區改建內容
建設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包括道路、汽車及自行車停車場地等。私人汽車擁有量較大的居住區,采取車行道和步行道分離的設計原則,設計專用的自行車道。
要形成豐富、優美的建筑空間,外觀上注意完整、統一并富于變化。重視綠化,改善衛生條件。豐富建筑造型,使立面新穎,色彩搭配協調,細部裝飾多樣統一 。低容積率,高綠化率;設置大面積綠地,建造優良的室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