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惠婷(貴州省天柱縣注溪民族學校,貴州 黔東南州 556601)
當前,我國進一步深入新課程的變革,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應用到小學音樂課堂中,大大提升了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兒童天生喜愛游戲,所以小學音樂教師需要思考怎樣將音樂游戲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以此來集中兒童的注意力,幫助其學好音樂這一學科。音樂游戲指充分利用小學生喜歡游戲的特點,使其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接觸音樂及感受音樂。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通過設計與音樂教學內容相一致的游戲,可讓學生逐漸深入的了解音樂,及漸漸的提升其音樂素養(yǎng)。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不管是教學活動中的音樂,還是當下的流行音樂,均具有節(jié)奏感,而這一特點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其音樂學習的熱情,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節(jié)奏感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小學音樂教學應有效的結合動作與語言,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靈活性、節(jié)奏美感,如:對于音符課程教學活動來說,可通過擬人的形式作用將音節(jié)的快慢比喻成跑、快跑、十分快速的跑等。同時,對于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應向學生詳細的講授曲調的節(jié)奏,分散開不同節(jié)奏的音節(jié)與曲調,并安排相應的學生對各個節(jié)奏的音節(jié)與曲調進行演示,從而讓學生們在游戲過程中進一步提升音樂學習能力,使得學生之間建立融洽的關系,確保小學音樂教學活動有效開展[1]。
音樂并非單獨的藝術,該藝術可與舞蹈、繪畫等各種各樣的藝術相互融合,如:將音樂與舞蹈進行融合,就是我們常說的“歌舞升平”。為此,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結合具體教學內容來搭配對應的舞蹈,從而讓學生可以動起來。基于這一情況,教師可依據(jù)性別對全部學生進行分組,且學校需布置一間專門開展音樂教學的音樂教師,完善音樂教室中的一系列設施,主要有:多種樂器、舞蹈鏡子及服裝等,以便教師更加有效的組織音樂教學活動。其中之所以要按照性別進行分組的原因是:小學音樂教學中涉及到諸多的民族舞蹈,男女存在一定的區(qū)別。為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舞蹈游戲時,需對男學生與女學生加以分開教學。此外,由于舞蹈游戲的種類十分豐富,教師在向學生播放音樂的過程中,可讓其進行音樂模仿,如:在舞蹈游戲的應用過程中,當播放烏克蘭民歌《德聶泊爾》時,教師應向學生大致的描述烏克蘭的風土人情及地理位置等,再對所有學生進行分組,學生應結合相關資料來編舞,通過這一方式,使得學生不僅學到相應的音樂知識,并讓學生在參與舞蹈游戲過程中逐漸提升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及注意力,進而提升其音樂學習水平,大大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質量[2]。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可開展音樂小比賽,以此來調動學生音樂學習的熱情,并在比賽過程中逐漸提升樂感。同時,可借助豐富多彩的游戲教學法,為學生營造健康科學的音樂學習氛圍,使之在愉快的進行音樂學習,并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提升音樂課堂的質量及效率,借助趣味性的音樂比賽及活動,能夠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競爭意識,并收獲成長。此外,豐富多樣的教學模式可將音樂細分成樂器、舞蹈、歌唱及樂感等多個方面,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進行樂器比賽、歌唱比賽、舞蹈比賽等,從而讓學生認識到音樂課程的重要性;且借助賽事來評選優(yōu)秀獎項,從而讓學生獲得榮譽感,讓社會各界及家長認識到小學音樂教育的重要性,為我國音樂人才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加上,豐富多樣的游戲教學手段可借助多種游戲手段及音樂內容,從而在極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音樂學習熱情,逐漸養(yǎng)成能力,大大提升學生的整體音樂素質,促使其各方面不斷發(fā)展。
學生要能夠對音樂情感與節(jié)奏加以掌握,必須自己動手實踐。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運用實踐游戲,能夠讓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并使其動手能力得以大大提升,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更加全面的感受歌曲中包涵的情感,如:在《大風車》中,學生往往無法體會到歌曲中所表達的大風車可轉動的情景、天地是如何的好看等,這就需要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動手制作,借助實踐游戲來使學生對自己制作的東西產(chǎn)生情感;同時,教師了讓學生躺在草地上,把自己制作的風車舉過頭頂,從而讓學生看到風車在風的驅使下轉動起來的情景,從中獲得一定的滿足感,最終體會到歌曲所要呈現(xiàn)的情感。此外,由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了風車,其對風車存在一定的感情,在風車轉動的過程中,學生不僅看到了情景,還獲得了一種成就感,且充分的理解到歌曲所蘊含的意義,最終提升小學音樂教學的實效性[3]。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學生往往比較好玩好動,其不能夠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為此,教師需要通過游戲的方式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對音樂游戲加以有效實施,可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集中其注意力,并有效的培養(yǎng)其音樂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