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 玲 薛志紅
20世紀80年代,國家規定各級師范院校都必須開設教育基礎課程。一般情況下,教育基礎課程對各專業的師范生統一開設,所配套的教材也都不分專業方向,統一使用。但是,由于各專業師范生將來所面臨的教育對象具有鮮明的年齡階段性特征,內容相同的教育基礎課程顯然缺乏針對性。與此同時,教育基礎課程教材領域的諸多教材,通常理論層次較高,在高職院校,出于對學生接受能力和學習效果的考量,教師在授課時只能選講或淺講其中的部分內容,并未能發揮其最大功能。此外,教材的呈現方式是教育學學科概念構成的學科原理體系,而非滲透著基于“教育事實”的職業屬性,這與專業培養目標相脫離。因此,高職院校師范生基礎課教材存在專業化欠缺的問題。
高職院校師范生教育基礎課教材專業化路徑探索要遵循兩個原則。其一為“理論知識以夠用為度”原則,即一個知識點講到什么程度,或者以什么樣的方式呈現,必須從專業要求出發,保證教材的應用性和實用性,切實為專業服務,為學生日后的職業道路服務;其二為“理實一體化”原則,即在教學環節,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讓學生邊做邊學,激發學習興趣。
“學前教育現代教育技術”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使用的教材與非學前專業所用的《現代教育技術》教材相比,有以下特點:
第一,培養學生的信息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展示等職業技能,并運用在具體工作情境之下。該教材的內容與體系結構充分反映現代教育技術的最新理論、最新技術和應用成果,并以幼兒園教師教學活動為主線,以促進幼兒學習和發展為目標,從應用技術改進課堂教學和優化課程學習來凸顯技術能力的構成。在應用教育技術改進課堂教學方面,關注幼兒園教師利用教育技術進行講解、啟發、示范、指導、練習與反饋等所應具有的能力。
第二,該教材與幼兒園教學和管理的要求充分對接。教學知識點使用圖文并茂的高清圖來呈現,全書降低了理論難度,加大了技能強度,重點突出實用性和針對性,注重培養幼師生的實踐能力。教材在技能訓練項目上采用模塊化結構,訓練內容側重當前幼兒園最新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樣例。訓練項目的編排,無論在體例設計還是邏輯架構上都追求務實、規范與創新,顯示了寬闊的視角和開闊的思路。
第三,為了突出學前教育專業功能,教材編寫團隊始終跟幼兒園保持密切聯系。教材提出本學科對學生的實習實踐任務,要求幼師生定學期到幼兒園進行教育實習。在教育實習中,學生零距離接觸3-6歲的幼兒,了解幼兒教師的日常工作,認真完成各種實踐任務,感受教育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的作用,通過在幼兒園的實習,可以很好地鍛煉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幼兒園教育活動具有廣泛性、啟蒙性、游戲化的特點,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存在隨機性和潛在性。“學前教育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的目標是要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在數字化時代,要讓數字化的高端產品走進幼兒園,服務幼兒園。配套教材的建設要能夠充分開發、整合、利用專業資源,提高專業化程度。
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專業資源的整合。第一,整合幼兒學習資源——這是整合的內容,強調課程內容經信息技術處理后成為幼兒的學習資源;第二,整合要利用信息技術——這是整合的途徑,強調通過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實施教育教學活動;第三,整合為了改變幼兒的學習方式,這是整合的目標,強調使信息技術真正成為幼兒認知、探究和解決問題的工具,培養幼兒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不是簡單地將信息技術與課程疊加在一起,而是將信息技術有機地融合到課程中,在融合的過程中,主體是幼兒園課程,不是信息技術。
在該教材中,關于如何實現專業資源的整合,模塊“信息化幼兒教育活動設計與評價”將作為重點內容講授。在實施幼兒園信息化教學過程時,信息化幼兒教學設計是重中之重,從操作過程看,實際上是對課程的基本要素,即目標、內容、學習活動、媒介、空間和環境、活動策略、評價等,按一定的方式方法進行編制和處理。
《學前教育現代教育技術教程》的編寫首次將學前現代教育技術內容與江蘇省教育廳對學前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相結合。認證標準中指出教學內容應注重基礎性、全面性、先進性、實踐性,吸收保教科學的前沿知識,引入學前教育研究與改革的最新成果和優秀的保教活動案例,豐富、優化課程內容。達標細則要求如下:
第一,注重師范生的主體參與和實踐體驗,采取案例教學、探究教學等教學方式,注重師范生的實踐能力、反思和研究能力。
第二,注重在課堂教學、課外指導中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設自主學習的空間,激發自主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錘煉自主學習的精神、掌握自主學習的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效能。
第三,注重應用信息技術推進教學方式的改革,引入多媒體教學,建立教學網絡平臺,開放慕課(或SPOC)、微課、課堂實錄等學習資源。
第四,與學前教育專業相關的信息化教育設施和數字化教學資源滿足專業學習需要,網絡系統及運行質量滿足課堂教學及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擁有與學前教育必修課、選修課相關的數字化資源并不斷更新,方便學生使用。
《學前教育現代教育技術》的出版發行填補了全國幼兒教育師范生現代教育技術教材的空白,目前已在20多所高職高專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使用,受到讀者廣泛好評,這與該書編寫出版過程中明確的專業化取向密不可分。
(馬玲,徐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副校長,副研究員;薛志紅,南京大學出版社副總編,副編審)
參考文獻:
[1] 雷運清.淺談高職教材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0(11):89-90.
[2] 于忠海.教師教育“教育學”教材專業化缺失與重構[J].高校教育管理,2008(5):70-74.
[3] 胡寅生.師范院校教育學教材建設中的幾個問題[J].課程·教材·教法,2003(10):54-58.
[4] 趙潔.高職高專優質教材建設的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3(17):72-75.
[5] 王艷萍.五年一貫制學前專科教育專業教材選用研究[D].西南大學,2013.
[6] 靳玉樂,王洪席.十年教材建設:成就、問題及建議[J].云南教育:中學教師,201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