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蘭 謝政權 陳 杰
(中核武漢核電運行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223)
AP1000核電技術是從美國西屋公司引進的非能動壓水堆核電技術,是我國第三代核電技術之一。AP1000設備冷卻水系統(CCS)是閉式回路的冷卻水系統,在電廠正常運行工況下,將各設備的熱量傳給廠用水系統。
本文介紹的設備冷卻水系統(CCS)的模型采用美國GSE公司的JTOPMERET圖形化建模工具組態而成。AP1000設備冷卻水系統(CCS)的模擬范圍為全模擬。設備冷卻水系統 (CCS)的模型集成在AP1000電廠全廠仿真模型即全范圍模擬機之中,全范圍模擬機通過滿工況,變工況及事故運行工況等不同的運行狀態來模擬真實電廠的運行。
流體系統建模遵循動量平衡、質量平衡以及能量守恒三大定律,對于氣相以及液相均獨立計算動量、質量以及能量方程。
動量方程:

質量方程:

能量方程:

流體系統主要計算壓力、流量、焓、溫度、熱傳遞、氣相濃度、沸騰和凝結率、濃度、反應性、電導率、可溶化學濃度等重要參數。
JTOPMERET的程序結構,如圖1所示,MST(主計算機同步任務管理,控制主計算機實時系統執行)以及SST(從計算機同步任務管理,控制從計算機實時任務執行)處于程序結構的頂端,驅動RTEXEC(實時執行,由MST或者SST驅動,用于模擬機模型間的集成執行)以及IEXEC(內部執行,用于實時多模型共同測試),均處于服務器層。工程師層有控制模塊,控制模塊控制各程序段,各程序段控制模型內各組件,組件由某些特定編碼的子程序構成。

圖1 JTOPMERET程序結構
JTOPMERET流體網絡主要由節點 (node)、連接(link)、壓力邊界(pressure boundary)、流體邊界(flow boundary)、熱邊界(heat boundary)、泵、風機、閥門、熱交換器等組成。下面簡要介紹節點以及流體通道的類型。
(1)節點(node)
JTOPMERET共有9種node,依次為常規型、汽輪機型、容器型、冷卻塔型、熱交換器殼側型、熱交換器管側型、管道型、氣體分離器、液體分離器型,設備冷卻水系統主要應用常規型,容器型,熱交換器殼側型、熱交換器管側型。
(2)連接(link)
JTOPMERET共有3種link,依次為質量流量連接,熱流量連接以及簡單連接三種。其中質量流量連接用于連接節點,熱流量連接用于連接熱邊界,簡單連接用于連接各種測量儀表,如壓力變送器,溫度變送器等。設備冷卻水的節點圖運用了以上三種連接。
(3)邊界(boundary)
JTOPMERET共有4種boundary,分別對應壓力邊界、流量邊界以及熱流量邊界以及熱節點邊界。設備冷卻水系統運用了壓力邊界,流量邊界以及大量的熱邊界。
設備冷卻水系統(CCS)是在反應堆正常運行時和事故工況下,向一回路帶放射性介質的設備提供冷卻水、將其熱量傳至最終熱阱、并避免放射性流體向環境泄漏的閉式水回路。系統設有兩個機械系列,每個系列各有一臺泵,一臺熱交換器。兩個系列共用出口總管和入口總管(圖2)。出口總管有一支管通向安全殼,以供水至主泵和下泄熱交換器等設備,另有支管分組通向安全殼外的其他設備。安全殼內設冷水系統的運行壓力高于安全殼的設計壓力,以避免安全殼氣體向系統的泄漏。設冷水正常供水的溫度不超過35℃,最低溫度不低于 15.6℃。

圖2 AP1000設備冷卻水系統(CCS)過程示意圖
在入口總管上接有一個波動箱,波動箱能補償設冷水溫度變化引起的容積變化,并能補償系統的泄漏。水箱的容積是按30分鐘內泄漏率為11.36m3/h的補償能力設計。波動箱根據低水位信號自動補水。閉式的冷卻回路由波動箱通大氣。為防止各用戶傳熱面上積垢和減少腐蝕,系統需添加緩腐劑。
兩臺設冷水泵為臥式離心泵,每臺的設計流量為2035m3/h,揚程為97.5m。兩臺設冷水熱交換器為板式結構,板材為超奧氏體不銹鋼(AL-6XN)、鈦或相當材料。熱交換器內設冷水的運行壓力高于廠用水的壓力,以防止廠用海水漏入設冷水系統。
在設備冷卻水系統中共模擬了8處破口泄漏故障,包括設備冷卻水管板泄漏,設備冷卻水波動箱箱體泄漏,設備冷卻水泵出口母管破口泄漏,設備冷卻水進安全殼母管泄漏,設備冷卻水供主泵冷卻水管泄漏,設備冷卻水進輔助廠房母管泄漏,設備冷卻水供空氣壓縮機管道泄漏,設備冷卻水供主泵變頻器管道泄漏。故障發生時,供水母管或供水支管破口下游流量降低,被冷卻設備溫度逐漸升高,回水溫度升高,波動箱液位下降等系統響應。
按照設備冷卻水系統P&ID以及過程示意圖,根據JTOPMERET繪制原則,設備冷卻水系統由94個節點,185條管線及設備組態而成。如圖3所示。

圖3 設備冷卻水系統節點圖
模型輸入數據主要包括節點數據輸入、link數據輸入、邊界數據輸入、泵、風機、熱交換器等部件的數據輸入。下面將介紹節點、link以及泵的數據輸入。
節點的數據計算形式及參數輸入界面分別如圖4和圖5所示

圖4 節點的參數計算

圖5 節點的參數輸入
Link的數據計算及參數輸入界面如圖6和圖7所示。
泵的參數輸入見圖8所示。泵需要輸入凈吸入壓頭(NPSH),運行曲線以及壓降,選取泵運行曲線上若干工作點,分別填入其壓頭以及對應的流量,完成泵的參數輸入。

圖6 link的參數計算

圖7 link的參數輸入

圖8 pum p的參數輸入
設備冷卻水系統主要有三種運行狀態:
(1)100%功率正常運行狀態;
(2)電廠停堆 4小時運行狀態;
(3)故障運行狀態。
表1和表2是通過Excel對設備冷卻水系統的模型運算結果及偏差水平進行的實時監測,表3為故障瞬態實時監測。

表1 100%正常運行工況重要參數的測試結果及偏差

表2 電廠停堆4小時運行狀態測試結果及偏差

表3 熱交換器管板泄漏測試結果
設備冷卻水系統運行時的最關鍵參數為系統的供水溫度和流量,通過表1可以看到,100%正常功率運行時,一臺設冷泵和一臺設冷熱交換器運行,供水流量設計值為585.8Kg/sec,溫度為27℃左右,模型的計算值分別為 587.175Kg/sec,27.022℃,誤差在 0.2%以內,滿足誤差要求。電廠停堆4小時后,余熱排除系統在啟用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熱量,此時設冷水備用泵和備用熱交換器需要在余熱排除系統啟動前啟動,以帶走產生的大量的熱量,通過表2可以看到其供水流量和溫度均在2%的誤差范圍內,滿足誤差要求。
在故障測試中,選取的是熱交換器管板泄漏的故障,正常運行時,系統的供水流量和回水溫度分別為587.175Kg/sec,38.448℃,插入故障后,破口下游流量降低,由于設備熱量不足以被帶走而累積,回水溫度逐漸升高,泄漏同時導致波動箱的液位逐漸降低。故障運行狀態符合實際電廠設計的運行要求。
本文介紹了基于JTOPMERET針對設備冷卻水系統的仿真模型及測試結果,設備冷卻水系統的運行狀態符合電廠設計數據要求,較真實的反應了實際電廠運行的各種工況,各回路管線的流量、溫度、節點壓力,箱體液位等參數與設計參數之間誤差均在容許范圍內,達到模型設計要求。
【參考文獻】
[1]Richard H.Hill.Simulation,emulation,&translation,Simulation eb1968;vol.10:pp.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