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峰(武漢歌舞劇院,湖北 武漢 430000)
有一種關系叫做“兄弟”,有一種感情叫做“堅守”。武漢歌舞劇院創排舞蹈《哥哥》,表現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兄弟情感。兄弟就是在對方需要自己的時候會成為他的堅強后盾。作為一名智障弟弟的哥哥,他背負了巨大的責任,照顧弟弟需要他付出超出常人的精力。作為弟弟,從不懂事、無理取鬧到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對哥哥的付出:“我拿什么報答你?下輩子還要做兄弟”。兄弟間從來不需要一份承諾,卻也依然真心!
2015年10月《哥哥》榮獲第四屆湖北舞蹈“金鳳獎”(職業舞蹈)評獎(作品)三等獎。于2016年7月入選由文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十一屆全國優秀舞蹈節目展演。2016年11月參加第十一屆全國優秀舞蹈展演“十一藝節”專場演出。2016年12月參加全國精品節目“向全國人民匯報”演出。2017年參加了中國文聯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百花迎春》。2017年8月參加了香港舞蹈博覽2017荷花獎;紫荊杯聯合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專場演出。作品《哥哥》之所以能取得這么大的影響力,是因為它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用藝術的手段更加升華了手足之情。這也是我自導自演的一部優秀作品。
現實題材作品,在舞蹈創作上不會出現“舞蹈技法”機械化植入!更加真實,動作語匯接地氣。審美上容易讓觀眾讀懂與接受。現實題材的作品,創作者更容易通過自己最真實的感受,進行創作。現實題材不單指“重大題材”,生活中許多點點滴滴的事物,都是現實題材創作的不朽源泉,這就要求編導要善于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挖掘生活并升華現實中的事物,從而創作出反映實際生活當中的舞蹈。
如何去選擇現實題材進行創作:“真、善、美”、“丑與惡”、“親情、友情、愛情”。創作就應該挖掘人物角色內心深處的情感進行藝術加工,這樣作品才會引起觀眾共鳴。曾經有一位央視臺春晚戲劇導演談到《哥哥》這個節目:“小品、相聲這樣的語言藝術,它們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優勢去‘完美’殘障人士。但有時候為了節目的喜劇效果,而去丑化殘疾人。用殘疾人的“弱勢面”當做笑柄,取悅觀眾。今天卻讓我很吃驚,一個舞蹈作品。不用一句話,就用簡簡單單生活中樸實的動作,讓我體會了殘疾人淳樸的心靈。讓我感受到了兄弟之間偉大的親情。我們戲劇界的人應該自責,可以采取不同的角度去闡述正能量的事情。”現實題材有好與壞,選擇的角度決定了作品的深度。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創作接地氣作品,傳達正能量。
現實題材舞蹈《哥哥》的舞臺呈現:一束光;一把椅子;一個腳盆;二位演員走心的表演!一束光:不需要任何華麗的燈光,因為純粹。一把椅子:生活中最普通的椅子,因為真實。一個腳盆:哥哥雙膝跪地幫殘障弟弟洗腳,因為關愛。演員沒有用任何高難度的動作和技巧。僅用生活中最樸實的形態與造型,加上細膩真實的表演就贏得了所有觀眾的認同。舞蹈應貼近生活,編導者對作品的創作不應只是技法的展示,而忽略了生活的點滴。合理運用技法,為作品真加光彩,一味的炫耀技術會遠離作品實質,那么作品就留不住觀眾的心。作品《哥哥》并沒有用過多華麗的技法,但抓住人性的初心,才贏得了觀眾的認同。
如何挖掘現實題材的舞蹈動機:善于捕捉細節,要有“心靈之眼”!導演的眼里可以找到生活中的拓展性,藝術家眼里可以找到生活中的不可能。不光要在舞蹈語匯上提煉出行為動作,而是要在情感的深處進行挖掘。這樣動作語匯才會真實、生動。才會讓簡單動作得到升華。把生活經歷、文學素養、感悟能力、觀察能力、聯想能力綜合起來,作品才會感染觀眾。舞蹈《哥哥》中,捕捉到弟弟的心靈深處。他身殘卻志不殘,一直都懂得哥哥的難處。哥哥為了他放棄了一切。整個舞蹈的內核就是情感,情感是存在于舞蹈作品外化動作的形態根本。這個情感動機,作為動作的存在體,他自身具備可塑性,可發展性。通過推、拉、抱、托舉、失重造型,來刻畫情感與動作的結合。然后把所有造型進行力度,速度,幅度空間的層次變化,加以情感線來組合與結構。從生活中發現情感,從情感中提煉出肢體語言,再利用肢體語言表達內心情感。從而融合成一部有靈魂的作品。
馮雙白主席說編一個舞蹈作品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說什么?”,“怎么說?”。說什么:就是你想表達的中心思想。怎么說:是導演選擇從什么角度去表達。但創作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說什么?”得有三個的度:高度、態度、深度。起點得高,站得高看得遠。高度決定著作品的品質。做事情態度一定要端正,不要浮躁。需要樹立良好的態度,表達正確的觀念。作品不要泛泛而談,一定要有深度。橫向思維,多聯想多深挖。找到作品最終想表達的中心思想。“怎么說?”,導演選擇的切入角度很重要。萬事開頭難,作品開始就是故事的起點。舞蹈《哥哥》作品。開場用一束冷光,打在處于中度空間的弟弟,他那正在顫抖的動作和對生活無助的眼神表達內心的迷茫。哥哥在舞臺的后區端著盛滿熱水的腳盆,拖著沉重的步伐卻帶著對生活充滿希望的微笑向弟弟走來。舞蹈的結尾是畫龍點睛之筆,作品有始有終。一個好的現實題材作品。結尾往往都是有精神、有高度、有靈魂、有思想、有正能量的寓意。現實題材最終還是表達社會上存在的人性的善良與美好。堅持創作來源于生活,體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來用人民的故事,講藝術。
當然現實題材的舞蹈不是唯一的舞蹈形式。但是在當今社會中是不可缺少的表現形式之一。舞蹈作品要順應社會、服務人民,舞蹈應該創作出無愧于時代、反映現實生活、激發人們積極向上的現實教育意義的作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發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