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舟(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自治區 呼和浩特 010020)
18世紀末到 19 世紀初,藝術歌曲這個名詞產生于歐洲并作為一種抒情歌曲的通稱流行開來。[1]藝術歌曲擁有著嚴格的創作內容、技法、藝術形式和藝術要求,是一種詞、曲、伴奏的完美結合,它的歌詞都由著名詩人所創作,文學造詣非常高,鋼琴伴奏非常重要,藝術與技術含量都有很高的水平。并且各國都擁有著自己的藝術歌曲我們這里以德國為例因為德國藝術歌曲最為突出,影響力也很大,德國作曲家們將德國的語言特點和音樂相匹配加上精心布局的鋼琴伴奏將歌曲烘托得淋漓盡致也產生了許多大作曲家和優秀作品。
通過對西方音樂學習,中西音樂交融形成我國藝術歌曲形式,跟外國藝術歌曲形式一樣,中國藝術歌曲的歌詞也是非常考究,吸收了很多古詩詞文化,將詩歌性和音樂性完美結合,作曲家很多出國留學歸來將國外的先進作曲技法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做出來的歌曲具有先進性卻不失中國的傳統文化,將高雅與質樸完美的結合,其中黃自、蕭友梅、趙元潤等優秀的作曲家產生不少優秀作品,至今傳唱度,藝術性,文化性極高。
藝術歌曲始終都是我國音樂藝術院校聲樂專業教學與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2]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文化,加強自己的文化內涵,從而能更好地演唱藝術歌曲,通過藝術歌曲的學習增加了自己的素養、內涵,使得表演起來真摯不浮華。對于學習者的音樂性也有所提高,藝術歌曲非常注重伴奏部分,那么怎么將伴奏與歌曲相融合,怎么用伴奏引導自己走進歌曲、享受音樂這都是提升歌者的知識,最后將呈現出一個藝術性的歌者。
真正入門想學習聲樂的人剛剛接觸時還很有興趣,但是通過學習一段時間后能真正堅持下來學習的又很少,當我們不認識聲樂時候覺得就只是唱歌,比起那些數理化簡單多了,但其實學習一段時間后發現并不是所想,想達到一定的聲樂水準一定要有敏捷的思維和長期的訓練基礎,很多聲樂學習者急于求成的唱一些詠嘆調等一些有難度的曲子雖然學下來了卻聲音空洞,表現猙寧,自己非常不舒服從而不喜歡聲樂,所以我認為在初學聲樂的時候應該多唱藝術歌曲,藝術歌曲一般短小精悍、旋律跨度不大,語言優美,旋律動聽,學生相對容易掌握,從而增加學生的自信心、表演欲。當用藝術歌曲打好基礎,對于日后聲樂道路非常有幫助。
藝術歌曲促進了我們技術的鞏固,為什么說藝術歌曲更注重技術,因為很多歌唱者天生條件好,可以唱詠嘆調歌劇。那么天生條件一般的就不能學習聲樂了嗎?當然不是。條件一般的可以通過后天運用好的方法加以訓練也可以成為歌手。雖然藝術歌曲音域跳動不大但是優美綿長,所以歌唱連貫性一定掌握好,不然失去藝術歌曲的音樂性。想做到同樣的感覺那么氣息占很大的地位我們需要用均勻的呼吸去唱,將胸腔站定不能上下起伏兩肋打開,將肚子流動起來控制好氣息使得聲音不偏高偏低。藝術歌曲人物沖擊不大,不需要較強的力量,但是穩定性卻要拿捏好,嗓子控制好不動用同樣的位置去歌唱將聲音做到統一,藝術歌曲演唱講究的是控制,要把氣息、聲音、感情拿捏的非常精準這就考驗的是技術。
作為學習多年的聲樂學習者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聲樂學習的道路漫長且艱辛但是很快樂,為什么說漫長呢因為聲樂這門藝術不是可以急于求成的,是一門長期學習進步的學科,往往我們初學的時候看到一些大藝術家唱的很棒,我們就想一步登天去模仿他們,往往落得適得其反。聲樂學習需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每個步驟都做到扎實,循序漸進的學習,這時藝術歌曲可以作為我們攀巖的基石。
1.真正認識聲樂
很多人學習聲樂并沒有真正認識聲樂,聲樂也叫作藝術歌唱。不是歌曲唱的難、聲音唱的高那就是聲樂,那種一味地追求高音聲音缺乏美感的聲音不是真正的聲樂,所以必須從觀念上改變自己的想法,根據自己能力唱出在能力范圍內好的聲音,再通過訓練提升自己。
2.不要盲目跟風
每個人演繹有每個人的風格,不要千篇一律的盲目跟風,看到別人唱的好也要去唱那首歌,不看看符不符合自己風格,適不適合自己的音域,頭腦不清楚是不行的,很多歌唱家適合唱一些室內樂藝術歌曲他能演繹得很好,卻想追求歌劇的作品,所以最后的結果自己也唱得不舒服還不能將其特長發揮的淋漓盡致。不要對藝術歌曲有偏見,覺得簡單不能發揮自己,其實很多歌劇演員在唱這些作品時往往控制的不是那么好用歌劇的方法去唱,失去了藝術歌曲理性的東西破壞了它獨有的藝術感覺,所以如果你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優勢就應該好好發揮自己的優勢,要清楚不只是歌劇才叫做聲樂。
3.提高對藝術歌曲的重視
對藝術歌曲的重視應該從剛開始接觸聲樂開始,教師們就應該布置曲目從藝術歌曲學起,因為這門綜合藝術能全方位的提升學習者的音樂性,不能忽略對藝術歌曲的學習,這樣學生也會對藝術歌曲加以重視,一步一步的穩固學習,因為很多學生為了藝術考試,應付考試而選擇不符合實際水平的歌曲,不管技術做到做不到就是唱,從而影響音樂質量和自身發展,所以作為教師應該用藝術歌曲給自己的學生打好基礎然后一段時間以后技術穩固后再看個別的走向。
1.不要忽略藝術歌曲的伴奏
藝術歌曲的伴奏非常考究,要處理好人聲與鋼琴的合作與分工將自己帶入音樂中,不同支體代表著不同情緒,例如我唱過的一首舒伯特的《紡車旁的瑪格麗特》作品用六連音的音型模仿紡車的聲音烘托瑪格麗特平靜而憂郁的內心,當情緒激動時就入不和諧音達到高潮伴奏的變化將主人公內心渲染的淋漓盡致。
2.藝術歌曲的表達方式與演唱風格
吐字咬字,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藝術歌曲,要注意各國的咬字與風格,像意大利的藝術歌曲熱情,注重元音要將元音唱響,德奧藝術歌曲的嚴謹,輔音非常重要有些詞語前后都有輔音,要是咬不住唱出來就沒有德奧特色,中國藝術歌曲很多用古詩詞譜寫而成要根據中國的特色將中國的韻味表現出來,要把那個時代的風情變現出來。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表達方式和演唱風格
3.完整的演繹
我們說藝術歌曲綜合了伴奏,文學,音樂等綜合藝術。所以我們學習前要一步一步的準備,但是不能將其拆分開,不能顧此失彼。當學好藝術歌曲擁有扎實的技藝才能為我們聲樂學習鋪出光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