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依欣
摘 要:在現代社會中,電子商務的發展越來越迅猛,隨著李克強總理提出的鼓勵信息消費,鼓勵電子商務,創新發展電子商務,這無疑給現今的電子商務下了一劑猛料,在各個電商行業中掀起了一陣熱潮,與之相反的傳統零售業,在電子商務的打擊中,艱難前行,銷售額不斷下降,在糾結做不做電子商務中猶豫不定,是轉型還是繼續堅守?本文針對目前傳統零售業面臨的現狀,以及電子商務的沖擊做出一系列分析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電子商務;傳統零售業;影響
一、我國傳統零售業面臨的困境
電子商務在現金的社會中發展迅猛,勢頭強勁,典型的代表就是淘寶、天貓、京東等給傳統的零售業造成了巨大的打擊,主要體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
1.對市場規模的擠壓
艾瑞報告顯示,就2014年來講,我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為12.3萬億元,同比增長21.3%。而其中,網絡購物占比超兩成,市場交易規模達到2.8萬億,增長48.7%,另外,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全國整個一年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的總額數據,網購交易額相當于社會消費品總額的10.7%,年度電商滲透率突破了10%,根據這份報告,我們可以認為隨著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很多電商都已經看準了三線、四線甚至是農村的市場,未來的幾年我國的網購市場依然保持著27%左右的符合增長率,雖然目前來說,網購市場相對于傳統的零售業來說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大,但是從報告可以看出,占有的比例已經有明顯的提升,這對于傳統零售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2.客戶群體的分流
就目前的互聯網發展速度來看,隨著用戶的不斷增多,截止到2014年12月,我國的互聯網用戶達到6.49個億,光是新增加的網民就達到3117萬人,互聯網的普及率已經達到了47.9%,相較2013年來說提升了2.1個百分點,其中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數由2013年到2014年這一年之間,提升了4.8%,由此可見,互聯網的發展大大的提高了電商的發展,電子商務的客戶群也從原來想一線二線城市發展到了三四線城市、農村等,削減了傳統零售業的客戶群體。
3.市場競爭的加劇
就2012年到2014年這兩年時間來說,服裝行業網購市場交易額為由3188.8億元發展到6153億元,同比上漲了41.48%,家電行業來說,增長的更為厲害,網購交易額由1060億元發展到2011億元,同比上漲了51%,其他的食品、化妝品、圖書等行業都同比增長了很多,可以說網購正在一步一步的吞噬實體店的市場。
二、造成目前傳統零售業困境的原因
1.價格上沒有優勢。眾所周知,傳統的零售店都需要租店面,這個租金可多可少,一般在黃金地帶的話,租金是非常昂貴的,還要聘用員工,又是一筆不菲的管理費,其次是進貨的中間環節,通過供應商進行進貨,往往增加了中間的差價,又需要備足庫存,因此降價的空間就相對很小了,相較而言,電子商務的成本就是小很多,同樣是銷售同一件商品,傳統零售業賣的價格更高,但是獲得的利潤卻是比電商更小的。
2.時間上也沒有優勢。在傳統的購物環境中,消費者需要一家一家的門店逛才能選到自己心儀的商品,比較浪費時間和精力,相比較而言,網購的話,只需要直接打開網頁就可以搜索到各種產品,通過商家的對比和消費者的評價就能很快的挑選出滿意的產品,網上付款之后還能直接快遞到家,既快捷又方便,這給現代社會高壓高強度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3.在銷售機會上也存在著明顯的劣勢。我們可以發現電子商務是24小時營業的,只要你選中了商品隨時隨地都能下單,但是傳統零售業卻有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實體店的營業員不可能24小時都在上班,銷售的范圍只有限制,廣告效應也不夠,消費者不能在第一時間了解新產品,延誤了商機,因此在銷售機會上也明顯小于電子商務。
三、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
1.網絡增長速度很明顯。根據之前統計的數據來說,網絡銷售市場增速明顯,這都得益于強大的網購消費者的支撐,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網購,不僅僅是因為網購比較方便快捷,更是由于網上的商品比較齊全,各個檔次的應有盡有,選擇面很廣,也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網上銷售物品,線上線下同步發展,這實際上也是一種良性的循環。
2.社區與網購相結合的網絡購物走向社交化。有54%的中國網民表示,他們會受到周邊人的喜歡或者跟進社交網絡,而去選擇購買某一品牌或者某一網店的商品,購物與網絡社交相結合。由于商品放在網上,很多消費者會由于不了解產品的性能和質量而放棄采購,此時如果周邊有人購買了,并且是物美價廉或者是很合心意的商品,那就會帶動身邊人的購入,大家會跟風購買,就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社區網絡,大家在這樣一個平臺可以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購物心得,有好的商品可以互相推薦,甚至一起參與團購,使得大家都購買到價格低廉但又確實好的商品,將直郵、促銷、活動券等銷售活動發揮到極致。
3.線上線下相結合。對于很多大件的物品,或者單價比較高的物品,很多消費者在選擇網上購入時會有顧慮,怕買到的商品有質量問題而且又得不到相應的售后服務,商家也考慮到這個因素,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網購的商品在實體店同樣能夠享受退換和售后的服務,這就打消了消費者的顧慮,同時又省去了去實體店選購的時間和精力,因此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也同樣選擇在網上購買一些貴重的物品。
4.PC與移動終端相結合使得網絡購物更加的移動化。現在社會中人們已經離不開移動通訊技術,用戶可以通過手機、上網本、IPAD等相關工具實現隨時隨地的網上購物消費,4G、WIFI等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加快建設,也為消費者的購物提供了更快捷的渠道和更好的消費體驗。
5.網絡銷售渠道的多樣化。用戶可以從多個入口進入到網購的頻道,除了傳統的互聯網以外,用戶還可以通過手機、電視以及電子書商城等各種渠道買到想買的東西,品種繁多,種類豐富。
四、傳統零售業的發展建議
1.傳統的零售業可以和電商相結合。傳統的零售行業如果僅僅局限于實體店銷售,那么業績肯定會受到沖擊,現在很多商家都意識到這個問題,開始做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手段,所謂的“鼠標+水泥”,典型的例子就是蘇寧、國美等,這樣一來,首先是延長了營業時間,不再是到點就關門,而是24小時營業的一個狀態,其次就是節約了成本,省去了實體店的租金、人工管理費、運營等各方面的成本,最后客戶群體也不再受制于地域限制了,全國各地甚至是全球的客戶都可以通過網上店鋪購買自己喜歡的商品,大大的擴大了銷售渠道。
2.傳統的零售行業可以開發高端市場。很多消費者在購買高端的商品時還是會有顧慮的,畢竟對于網上的商品以及評價良莠不齊,在這點上,實體店有體現出了優勢,在實體店購買可以直觀的看到商品,享受實體店的各種服務,售后也更有保障,因此傳統的零售行業可以抓住消費者的這一個心態,提高服務質量,吸引更多客戶來購買。
3.傳統零售行業可以營造一種體驗式的購物方式。傳統零售行業可以在購物服務、購物體驗和購物附加值等方面進行加強,讓客戶享受這種購物的方式,采納客戶的意見,進行改進,使得客戶在購買商品的同時能夠更好的與商家溝通,商家也能更進一步了解客戶的需求,另外商場也可以集服飾、化妝品、食品、娛樂結合在一個地方,讓消費者有更好的去處。
4.引進大數據分析系統。傳統零售業在做改變之前,可以引進大數據分析,一方面是幫助企業分析一下當前的零售市場前景和未來發展網購之后的市場前景,預測零售以及網購收益,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企業規避一些風險。比如,企業最擔心的庫存問題,在引用大數據分析之后,能夠以最低的成本確保不間斷的生產、銷售甚至是客戶服務,從而改善和優化庫存管理水平。最后,大數據還能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企業在結合線上線下之后,往往在處理數據結構化方面會表現出有些吃力,但是大數據分析可以基于不同層次的客戶指定不同的互動,拉近了企業與客戶的關系,更有利于企業的發展。
五、結語
在面對競爭越來激烈的電商沖擊中,傳統零售行業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給消費者全新的購物體驗,另外也可以結合電商,進行網上銷售,線上線下同時銷售產品,提高知名度,增加銷售業績。
參考文獻:
[1]劉巳洋.傳統零售業面對網購沖擊的出路[J].人力資源,2011.
[2]李穎.網購擴張:傳統零售與電子商務忙“結婚”[J].中國質量萬里行,2011.
[3]張蓉.淘寶網的盈利模式分析[J].西部大開發·中旬刊,2012.
[4]樓安娜.窘境中的傳統零售如何破局.杭州日報報業集團每日商報[N/OL].2012.
[5]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阿里巴巴電商銷售額突破1萬億,網購將徹底改變中國零售業格局.China Foreign Trade[J].中國對外貿易,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