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迪
答:通俗來說,膽囊是我們體內用來儲存膽汁的一個倉庫,而非產生膽汁的工廠,真正產生膽汁的原料加工廠是肝臟,由肝臟生產分泌的膽汁暫時存放于膽囊這個“中轉倉庫”,隨著我們進食后,膽囊通過收縮把儲存其內的膽汁排泄進入腸道,參與消化吸收。
答:正常人的膽囊約一個雞蛋大小,隨著空腹和飽餐后不同狀態,膽囊的大小會有波動變化。如果存在一些結石、炎癥、腫瘤等情況,可能就會引起膽囊腫大,甚至會伴發腹痛、發熱、黃疸等需要緊急就醫的情況。而在這么多的原因中,結石是最常見的,一些膽囊結石堵住了膽囊的開口或者掉進了膽管內,引起了膽囊內膽汁排泄不暢,無法順利進入腸道,進而膽囊逐步增大,慢慢發展到“膽”大包天的地步。
答:膽囊結石的產生有很多原因,除了自身的膽汁代謝因素外,性別、年齡、肥胖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會導致膽囊結石產生。女性朋友,尤其是中年女性,體內激素的變化常是膽囊結石產生的一個客觀原因。另外隨著社會進步,工作壓力逐漸增大,很多年輕人不按時進食早餐,外出應酬暴飲暴食,周末宅在家捧著電腦、手機而缺乏鍛煉,都會增加膽囊結石的發生率。
答:膽囊結石形成后可能因為飲食不當而發生急性膽囊炎,常會引起右上腹痛、發熱、惡心、嘔吐等癥狀,甚至可以在腹部摸到腫大的膽囊。如果急性炎癥無法得到較好的控制,隨著炎癥的進一步加重,膽囊急劇增大,膽囊結石壓迫膽囊壁引起壞死,進而可能會引起膽囊穿孔,導致醫學上真正的膽囊破裂,引起嚴重后果。而長期的膽囊慢性炎癥也可能導致惡性腫瘤的發生,如果膽囊內的結石不巧掉進膽管里,甚至可能引起急性化膿性膽管炎、胰腺炎、嚴重感染休克等。因此千萬別小看一顆膽囊結石,從“膽”大包天到嚇破“膽”可能僅一步之遙。
答:臨床應用得最多的就是超聲檢查,廉價快速,診斷正確率高。腹部CT、磁共振除了可以發現膽囊結石外,對于膽管結石、膽囊腫瘤的診斷也起到重要作用。對于存在膽囊結石時間超過10年以上、結石大于3厘米、伴有膽絞痛癥狀或膽囊壁增厚懷疑惡變的各種情況之一,醫生通常建議手術切除膽囊,微創手術通常是目前的首選。
答:首先,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三餐規律,少吃過量油膩、刺激的食物,適當鍛煉,防止肥胖和糖尿病的發生。如果已經產生膽囊結石或者膽囊結晶等情況,建議至正規醫院就診,定期檢查治療,避免急性炎癥及膽囊穿孔等嚴重情況發生。
最后需要告訴大家,膽囊結石并不可怕,無需談“膽”色變,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真正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處理,就一定能夠避免“膽”大包天和嚇破“膽”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