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白銀
與傳統旅游相比,全域旅游既是旅游空間布局的完善,也是產業間融合度的提升,更是旅游發展模式的變革,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忠實踐行。
1 推進全域旅游是當前旅游發展的必然
1.1 是旅游扶貧和建設全面小康的現實要求。大部分旅游景點都位于經濟欠發達的貧困地區,在產業發展、要素集聚、技術創新、市場連接、公共設施建設等方面略顯不足。結合地區實際因地制宜地發展全域旅游、鄉村旅游,實施旅游扶貧,把全域旅游作為農村脫貧摘帽和全面小康建設的重要抓手,通過發展旅游提高村民和村集體收入,從而實現鄉村振興和全區域整體脫貧,是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路徑。
1.2 是旅游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當前旅游業存在諸多問題:旅行社、導游管理體系和行業隊伍水平與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不相適應,旅游產品和公共服務等供給與旅游爆發式、井噴式市場需求不相適應,旅游管理隊伍建設、從業人員素質與旅游高速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等等。要實現旅游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實現鄉村振興,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已經成為不二選擇。
1.3 是順應全民游、自助游、自駕游趨勢的時代要求。現代交通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旅游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自助游和自駕游均超過60%,逐漸成為主流。這就要求我們從整體優化旅游環境出發,優化旅游的全過程,配套旅游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體系和旅游服務要素,順應旅游發展的時代要求,推動武旅游大發展、大跨越。
2 以全域旅游助推鄉村振興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2.1 全域旅游氛圍不濃。全域旅游的理念尚未形成共識,宣傳營銷力度不大、投入不足、方式單一,且多為傳統營銷,利用新媒體技術和智慧旅游平臺宣傳營銷有待進一步加強。全域旅游建設和宣傳推廣的力度不足,對全域旅游的理解、認識不夠統一,多數人對全域旅游概念一知半解甚至不了解。全域旅游龍頭景區和精品線路規劃建設滯后,交通主干道、旅游標識標牌設置不足。
2.2 景區提檔升級不夠。缺乏核心景區,世界文化遺產和國字號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夠,缺乏5A景區、游客集散中心和配套的星級酒店,大景區帶小景點,全域景區、城鎮景區、鄉村景點山花爛漫的格局尚未形成。
2.3 服務要素配套不全。“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發展不夠,各景區普遍存在體驗感、參與度不足等問題,游客來得多、留得少,留不住“消費”。交通、食宿、購物、娛樂等旅游配套設施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與全域旅游發展的要求差距較大。
3 以全域旅游助推鄉村振興的建議措施
3.1 圍繞產業興旺,做強旅游產業融合。大力發展休閑農業,促進“農旅”融合。以精品名勝景區為核心,引領和帶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共同發展,優化特色鄉村景觀,促進鄉村休閑與田園養生度假結合的產品開發,實現鄉村生態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發展。穩步發展文創產業,強化“文旅”融合,重點加強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以及加速推進文創產業發展。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推進“城旅”融合,遵循“宜居、宜業、宜游”“產城融合、景城一體”的理念,統籌城鎮建設,錯位發展。
3.2 圍繞生態宜居,做實鄉村旅游發展。立足增進民生福祉,整治“臟、亂、差”,建設“潔、齊、美”。開展以治理違章建筑、亂堆亂放、視覺污染、道路揚塵、道路設施為主要內容的鄉村治理專項行動,建設產業帶動型、旅游服務型、文化傳承型、古村保護型、山村風景型、田園風貌型等多種特色鄉村和風情小鎮。打造鄉村旅游精品線路,點線面結合發展,推進美麗鄉村精品景區建設。適應市場需求,堅持因地制宜原則,合理布局位置,發展不同風格的民宿旅館,推進民宿住宿接待設施建設,集中打造具有片區地方特色的示范民宿。堅守生態底線,通過實施防治水土流失工程、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水生態治理行動,加大耕地保護力度,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實現發展與環境保護互利雙贏、經濟與生態效益協調統一。
3.3 圍繞鄉風文明,做好最美家風旅游。堅持高位推進,狠抓融合共贏,讓鄉風文明為美麗鄉村注入美麗靈魂。依托鄉風文明行動實施鄉村秀美、產業富民、平安建設等民生工程,實現環境美化、產業發展、志愿服務等全覆蓋,讓鄉風文明持久發力。加強對村民文明教育引導,讓文明節儉、喜事新辦、遵規守約、尊老愛幼、厚養薄葬、鄰里互助、誠實守信、愛護環境成為村民的新追求。讓環境衛生整治、危舊廢置房屋拆除、“兩違”整治、“治六亂”等工作成為村民的自覺行為。建設完善各類基礎設施民生工程,推動鄉風文明行動與鄉村旅游、脫貧攻堅、基層組織建設等重點工作深度融合,把軟環境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3.4 圍繞治理有效,做優全域旅游服務。強化農村基層社會治理,培育村民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弘揚景區人民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增強村民自主性、責任性和參與性,自覺投入到美麗鄉村的建設管理中來,促進鄉村旅游和諧發展,實現鄉村旅游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善治”目標。加強對景區景點、賓館民宿、餐飲、旅行社等場所的動態督查和日常管理,加強農村服務從業人員培訓,規范服務行為,提升服務水平和質量。
3.5 圍繞生活富裕,做精旅游扶貧結合。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旅游扶貧富民工程。通過旅游創業、旅游管理、旅游服務、資產回報等手段,促進農民增收致富。重視景區輻射帶動作用,以景區帶村、能人帶戶的方式,建立農副產品銷售點,促進脫貧致富。抓好鄉村旅游帶動,建設旅游扶貧示范村。開通旅游線路,引進旅游項目,帶動旅游投資消費。推進生態文化旅游產業富民行動,通過發展休閑度假康養旅游、鄉村旅游和文化旅游,提升健康養老服務產業,完善城鎮旅游功能,強化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構建智慧旅游體系,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