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英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美國率先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使用“3S”技術,大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水平,開啟現代農業時代。目前,農業信息化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中的應用十分普遍。我國傳統的農業生產水平不高,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發展,計算機信息技術研究越來越深入,而且新技術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雖然目前農業信息化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依舊處于起步階段。
1 農業信息化在農業現代化發展中的作用
1.1 農業信息化的含義
農業是我國農業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農業信息化指的是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來提高農業生產水平,促進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農業信息化建設是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體現,農業現代化是相對于傳統農業提出的一個全新的概念,具體來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農業資源和農業環境信息化,我國地域廣闊,不同地區的農業資源有差異,利用農業信息化技術可以掌握農業變化規律,促進農業生產。第二,農業生產和農業管理信息化,指的是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以互聯網為基礎的農業信息網絡,實現全面信息化發展。第三,農業生產資源和農產品市場信息化,指的是通過國家政策的引導,促進我國農產品逐漸走出國門,占有一定的國外市場份額,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第四,農業科技推廣信息化,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開展長效的農民教育,對農業科技成果進行宣傳,利用信息化網絡、新媒體平臺等,傳播農業科技成果,以提高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
1.2 農業信息化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1.2.1 促進現代農業快速發展。農業現代化是未來農業發展的必然方向,而現代農業發展就必須要利用信息化技術,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可以為農業現代化提供必要的支持。
1.2.2 有助于培養更多新型職業農民。新型職業農民是一個全新的角色,指的是具有管理技能、業務技能、生產技術的全能型人才,在農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需要更多新型職業農民,農業信息化建設就有助于開展農民教育,讓農民與外界接軌,獲得更多信息、技術、知識,培養更多新型職業農民,為農業發展做出貢獻。
1.2.3 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是手工農業,以農民辛勤勞作為主,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可以利用各種現代化技術,將農業生產資源、農業信息等整合起來,加強農業新型組織建設,為農民和市場搭建橋梁,極大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2 農業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農業信息化是農業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在現代農業生產過程中,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越來越普遍,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2.1 農業信息的適用性不廣
在農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到適用性,尤其是要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對基層農戶的作用。目前很多農民的知識水平不高,他們對農業信息化建設的認識也不夠強,政府建立了專門的農業信息化網站,但是這些網站對農戶的適用性不強,農戶更需要的是農業技術、市場供求等方面的信息,農業信息網站上的信息不夠及時,更新不頻繁,對農戶來講作用有限。
2.2 農業信息化基礎相當薄弱
農業信息化建設需要一定的硬件和軟件條件,而且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總體上來看,我國的農業信息化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發展不平衡,一些地區的農業信息化建設進程較快,但是一些比較偏遠的農村地區的農業信息化建設水平不高,基礎設施條件比較薄弱,不利于農業信息化持續發展。
2.3 農業信息資源共享機制不健全
農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要給人們分享更多的農業信息,尤其是農民、農業生產管理者,以促進農業實現現代化發展。但由于農業信息資源建設滯后,導致很多農業信息資源沒有及時共享,而且沒有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標準,各個地區的農業信息資源不均衡,不利于農業全面發展。
3 利用農業信息化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3.1 強化政府作用,加大農業信息化建設的支持力度
農業信息化建設是一項持久性工作,而且涉及較多行業,綜合性較強,從國家到省市、到鄉鎮,都需要國家的支持、引導、管理。政府部門要發揮相應作用,不斷加大投資力度,給農業信息化建設撥付資金,購置更多計算機設備、通訊設備等,為農業信息化發展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另外,政府部門應該要積極做好農業信息化的統籌規劃,對農業信息化建設目標進行明確,細化工作,落實責任機制,積極探索建立多種形式的投入與運行機制,逐漸形成政府主導、社會企業參與的格局,確保農業信息化建設能夠順利實施。
3.2 促進農業信息資源的共享
農業信息資源共享,才能真正發揮出信息資源的作用,為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支持和幫助。現代農業發展應該要從傳統農業思想觀念中跳出來,堅持信息資源開發、共享。首先,在本地要形成全面的信息網絡,加強對農業信息資源的開發,比如對農業市場的發展方向、農業生產趨勢等信息進行收集、整合,形成統一、規范的信息資源,供農民使用。其次,要在本地建立健全的共享機制和信息標準,對農業信息的發布制度進行統一,使得各級農業信息網站發布的信息都按照統一的、標準的格式,實現農業公共數據的兼容與共享,便于養殖戶和社會群眾及時獲取多元化信息。
3.3 實施農業信息化人才戰略
農業信息化人才戰略是促進農業信息化發展的關鍵,當前還缺乏專業的農業信息化人才。對此,農業以及有關部門,需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培訓制度,編寫通俗易懂的教材,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多元化培訓教育,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招聘更多專業化人才,到基層服務,同時對農業信息化人才進行長期培訓開展脫產培訓和在職培訓相結合的的方式,壯大農業信息化人才隊伍。
綜上所述,農業是我國農業體系中的重要部分,在信息化時代,農業發展也要逐漸實現信息化建設,對信息化技術進行應用,加強對農業相關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且不斷完善信息共享機制,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