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勇
在澳大利亞東北海岸的沼澤地里,生活著一種很有意思的小動物。這種小動物有腮、有鰭、有鱗,在生物學上是地地道道的魚。按道理說,寬廣的水域才應該是魚類的天堂,但是,對于這種魚來說,它們更喜歡從水里跳上岸,在沼澤地半干的環境里“快樂”地蹦蹦跳跳。有時它們也在退潮后的淺灘或巖石上跳躍,所以,當地人又稱這種魚為“跳跳魚”,而它的生物學名叫彈涂魚。
科學家們經過研究發現,彈涂魚的主要食物是硅藻,而這些藻類生長在沼澤中,因此,彈涂魚必須從水里跳到沼澤地里來攝食。為了能夠上岸獲得食物,彈涂魚進化出了一種獨特本領:在準備離水“探險”時,它們就會張開大嘴,吸上滿滿一口水,然后再從容地跳上岸,到沼澤地里謀生。這一口水,就像氧氣罐一樣,幫助它們呼吸,延長著它們在陸地上活動的時間。
科學家們說:彈涂魚是由魚演變成兩棲動物的最鮮明的例子。如果沒有這充滿風險又別出心裁的一招,彈涂魚恐怕永遠不會領略到深水世界之外更為新奇的風光,水生動物恐怕也永遠進化不到兩棲動物。
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只有探索,才可能有發現;只有創新,才可能有進步。
適合話題:冒險;創新;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