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答題賺現金的游戲引爆了整個直播行業。從KK直播,到花椒、西瓜等多家直播平臺,都推出了這種直播競答:人人都可參加,答對就能分錢。不過,風口太火也易出事。比如花椒直播,就因將香港和臺灣作為國家列入答案選項,而被北京網信辦要求全面整改。
時文選讀
從直播競答的爆火談知識范式的創新
直播競答的爆火,不禁讓人想起了10年前的那部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在沒錢的日子里,人們以幻想奇跡為樂。超低的參與門檻、病毒式的邀請碼傳播,加上一天數次的競答機會,讓直播競答很快就得以風靡網絡。
各平臺的直播競答形式其實大同小異。以KK直播的“金榜題名”為例,每天在指定時間由主持人進行答題直播,一共12道題,每題有三個待選答案,限時10秒鐘,全部答對者闖關成功,參與平分本期獎金。如邀請新用戶下載登錄平臺,即可獲得一次復活機會。
過去,對于KK、花椒這些獨立平臺而言,難度最大的就是流量入口,所以它們會高價購進人氣網紅或電競賽事。兩年來,各直播平臺除了秀場和游戲,再也沒找到吸引流量和留住用戶的新模式。目前的直播競答,雖處于初級階段,但顯然它要比電視或傳統直播,有了更強的互動性,也給人們帶來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未來的趨勢,我們是可以認知到的,一個靜態的、等級化的知識空間,會逐漸被一種動態的、多元的知識秩序所取代。對于知識的創造、分享和利用,我們還處在它戲劇性變革的前夜。希望直播競答的爆火,能給知識平臺的創業者一些啟示。
【素材分析】
網絡改變的不只是知識的創造、傳播與分享的途徑,也在改變人們對知識空間和標準的看法。每個時代對于經典知識空間的認知,都會發生變化。對于網絡直播競答,我們要一體兩面的進行看待。
【適用話題】
創新;網絡;科技;啟示;規范
話題拓展
直播全民答題,燒錢混戰的盈利點在哪兒?
東北新聞網
直播答題就靠著每天撒錢在一眾直播平臺中脫穎而出,但全民直播答題的盈利點在哪兒呢?毫無疑問,各類答題APP在短時間內通過新用戶下載獲得了大波流量,而且通過邀請碼實現了大規模傳播下載,雖然現在是得流量者得天下,但流量變現方式只局限于出售復活卡和插入廣告兩個方式,仍不能抵擋燒錢式的直播混戰。
熱鬧不能是暫時的,相信各大平臺撒錢也是為了以后盈利,這就不僅要解決外掛作弊、宕機、畫面不清等技術問題,提高用戶體驗,還要增加客戶黏性,題目太難會讓人失去耐心,題目太簡單,分得的獎金太少,又沒有了答題的刺激感,各直播平臺可以根據精準人群細分多主題直播間,各主題直播間可以企業冠名,增加電視網絡聯合推廣、廣告植入、以及開發超級客戶,這才是盈利的土壤。
直播全民答題確實開辟了市場,預計會有更多的模仿者加入,但不能任其野蠻生長,加強準入機制監管以及保護用戶隱私必不可少,不能讓全民競猜游戲的全民狂歡成為曇花一現。
網絡直播競答唯有規范方能久存
桂聲網評
可以說,伴隨著“沖頂大會”“芝士超人”“百萬英雄”等有獎競答類活動的風生水起,不少垂直類APP如“懂球帝”等也紛紛開通此功能,著實吸引了大量網民的參與。一時間,網絡直播競答成了平臺吸引流量的標配。不過,令人遺憾的是,瘋狂的背后,諸多風險與亂象也摻雜其中。
比如,據媒體報道,有獎競答題目設置的底線、答題獎金提現、直播數據的真實性等問題開始引發關注。如果網絡競答在缺乏理性和監管下發展,終將亂象叢生,注定走不長遠。
網絡直播競答想要維持“火熱”狀態,于平臺而言,必須恪守法律準則,在誠信與守法上下足功夫,不能急功近利,甚至毫無底線。其次,對網絡直播競答的依法監管也不容缺位。
對于參與者而言,娛樂可行,但也應注意有度。切莫只關注于競答獎金,不妨將此作為學習的契機,在參與時也應注意勞逸結合,切莫沉溺于此不能自拔;另外,對網絡直播競答中存在的問題,也應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以倒逼平臺在規矩內行走。
歸根到底,網絡直播競答唯有規范方能久存。
【小編說】
網絡競答的爆火,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人們對相關知識的了解。但對于網絡直播競答,職能部門應盡快建立相關的信用積分制,對出現原則性問題的平臺“一票否決”,引導業態平穩有序發展,防止過度炒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