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蘄
回憶如阡陌,在那些細碎的流年往事間縱橫交錯著。日子總是很漫長,卻又在這難熬的漫長里攜來絲絲溫暖,熱了我的心和那些難以割舍的舊時光。
林笙一手撐起下巴,清澈的眼睛定定地看著窗外飛過的那群候鳥,嘴巴伴著照在他臉上的陽光輕輕蠕動:“喂,看到了嗎?我們就像它們一樣。它們在追尋溫暖宜居的地方,而我們在追尋高闊遼遠的夢想。”這話聽得我戚然,只因我心中根本沒有夢想。
林笙的夢想是當一名畫家。在林笙手中,一張普通的白紙和一支簡單的鉛筆總能交織出一幅讓人贊不絕口的圖畫。
五年級時,父母把我送進了一個英語培訓班,而林笙,則憑著他自己的意愿去學了美術。他每天放學后都會閃進一條狹長的老街,溜到老街盡頭找一個帶著點兒仙氣的白胡子老人學畫國畫。好幾種顏色的墨水在一張張紙上呈現出各種不同的情態,像是在無聲地訴說那些久遠的、古風古韻的江湖故事。我則被逼著背誦一個又一個讓人頭皮發麻的英語單詞,單調地重復著一段又一段的對話。
后來,我們小學畢業,考進了同一所初中。我天天泡在課本和資料里,背著那些難以理解的思想感情,做著那些讓我抓破腦袋的數學題,一切都讓我對未來感到迷茫。而林笙則與我截然不同,他坐在教室后的一個角落里,上課時將速寫本放在故意立起的課本后面,望一眼窗外溫柔的陽光,自由揮筆。
有一次,成績一向穩定的我考試失利,趴在課桌上努力平復著自己的心情。林笙跑過來用手指點點我的肩膀,我一抬頭便撞見了他那張青春飛揚、笑意滿滿的臉。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語氣語調卻深沉得像個大人一樣:“別灰心,失敗了可以再來。把事情看開點兒,這個世界上其實還有很多美好的事情。”
那天放學我們一起回家,路上他笑著問我:“我以后想當一名畫家,你的夢想是什么?”
夢想?我搖搖頭。我想不出來,似乎自始至終我都沒有考慮過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
他望了一眼天邊如火的殘陽,眼眸間盡是抹不去的笑意:“你需要一個夢想。”他沉默了一會兒,眼睛一亮,笑道:“老師說你作文寫得好,不如,你以后就當作家怎么樣?”
那一瞬間,我的整個世界好似都被他打開了燈,燈光是那么亮,亮得我有些睜不開眼。我憧憬著美好的未來,跟著林笙的腳步從迷失走向光明。
于是,我瘋狂地迷戀上了寫作。父母教育我應該把心思放在課程上,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這些毫無意義的文字間。我搖了搖頭,像林笙那樣望了一眼天邊的陽光,笑得釋然:“爸、媽,我聽你們的話聽了這么多年,我希望你們也可以聽聽我的想法。我找到了自己的夢想,確立了自己的目標,現在,我要踏出第一步。”
最后,我贏得了每天一個小時的寫作時間,而林笙,也在繪畫藝術方面小有成就。
現在放學后,林笙會陪我到小時候常去放風箏的公園,他畫畫,我作文。他不止一次地畫下我迎著夕陽認真寫作的場景,并指著那些畫一如既往地沖我笑:“有了夢想,我們就不會再走丟了,你說對吧?”
夕陽下的我微笑著點了點頭,眼底心底,盡是感激。
時光慢熱,年華如歌。林笙幫我找到了我的夢想。他說,未來還很長,需要我們帶上自己的夢想,千山萬水地踏過這條路。
因為,時光是慢熱的,我們一起度過的年華,正在唱著專屬于我們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