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艷萍
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首先分析了花生高產栽培技術,然后論述了相應的示范推廣效果,現將具體研究內容介紹如下:
1 花生高產栽培技術
1.1 科學選種
花生品種對花生產量和品質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因此一定要結合本地區的種植制度、氣候環境、市場需求,選擇高產、穩產、的花生品種。在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推廣應用較好的花生品種主要有豫花9620、豫花9719、冀花4號、冀花5號、冀花6號、豫花15號和中花12號等。
1.2 合理輪作
花生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大多數土壤中均能夠正常生長,但要想確保花生獲得高產穩產,花生種植可以采用花生+紅薯、花生+胡蘿卜、花生+小麥的輪作方式。通過制定合理的輪作
制度,能夠有效改良土壤微生物環境,緩解連續多年種植花生,導致土壤致病源增加的局面,降低田間雜草和病蟲害危害,達到持續高產的目的。
1.3 種子處理
在播種前一周,將花生拿出帶殼晾曬2~3天,促進花生種子萌發。然后選擇機械播種,將花生殼去除,選擇仁大整齊,籽粒飽滿,色澤好,不存在機械損傷的種子,確保種子整齊一致,為出全苗奠定堅實基礎。在播種之前,要對種子進行拌種處理。選擇使用花生種子包衣劑,按照說明書科學添加。對種子進行包衣處理,確保花生出全苗出壯苗,防治花生地下病蟲害發生。常用的花生種衣劑,主要有“豐洽”或“農洽三合一”等。
1.4 科學選地整地
花生在種植之前要科學選地,選擇土壤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排灌方便、地勢平坦的土地作為種植地,以壤土和沙壤土為宜。選地結束后要做好整地工作,通常情況下,整地深度控制在25~30cm左右。整地之后,保證土壤疏松多孔達到播種狀態。對于犁底層較淺,土壤板結嚴重的種植地在播種之前要使用深松機進行一次全面深松整地。深松整地一般每間隔2~3年進行一次。結合整地還要施足基肥,在播種前20天,每畝撒施生石灰75kg對土壤進行消毒。每畝施入完全腐熟的農家肥100kg或者餅肥100kg,鈣鎂磷肥50kg。播種時每畝追施鉬酸銨20g、硼砂500g、硫酸鋅、硫酸鎂各1000g,肥料混合均勻,拌入細土中撒入播種溝內。
1.5 適時播種
首先,適時早播。適時早播,有利于提高花生生育周期,為花生高產穩產奠定堅實基礎。通常情況下,春季花生播種時間要求土壤層溫度維持在12度以上,一般在3月底開始播種,4月中旬播種完畢。地膜覆蓋栽培模式,可以適當早播;其次,播種深度。花生播種深度應該結合土壤條件、墑情、氣溫和地下水份靈活掌握。土質較為黏重的種植地可以適當淺播,通常播種在3.3~5cm。壤土和沙壤土播種深度要適當深一些,通常播種深度控制在5~7cm。土壤墑情較差的可以適當深播,土壤墑情較好的可以淺播;最后,合理密植。花生播種可以采用人工播種,也可以采用機械化精量播種。選擇花生精量播種機,一次性完成開溝、播種、鎮壓工作。在機械化播種之前,應該做好機械調試工作,確保花生播種深度一致,下籽均勻,不存在漏播重復播種現象。通常情況下,行距控制在40~45cm,株距控制在10cm,每個播種穴播種1~2粒花生種子,每畝確保花生1.6萬株。有條件的種植地可以采用起壟機械化種植模式,壟面寬85cm,每個壟上種植兩行花生,行距35cm,壟高15~20cm,穴距11cm,每個定植穴播種兩粒花生種子。
1.6 苗期管理
首先,查苗補苗。花生播種一周以內陸續進入出苗期,此時要做好田間查苗補苗工作。當花生破土出現兩片真葉時,要及時檢查田間缺苗情況,發現缺苗,要選擇同一個品種的花生及時補種;其次,青棵墩苗。花生出全苗后,及時進行一次中耕除草,用小鋤將花生幼苗周圍的土壤扒開,使兩片子葉能夠全面露出土壤,以利于第一、第二側枝的早發、快發,促進幼苗健壯生長,實現多花、多針、多果、高產;其次,及時追肥。苗齊后花生追肥要在開花前進行。花生根部生長有根瘤菌能夠自行固氮,因此要控制好氮肥施入量,早施氮肥,促進花生快速生長,早分枝。追肥要結合田間花生生長狀態,確保氮肥、鉀肥、微量元素及時施入。如果花生葉子變大,葉片瘦弱,應該在花生生長到4~5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施肥,每畝追施尿素10kg。如果花生生長良好,生長旺盛,則可以不施肥或酌情少施。
1.7 后期管理
首先,中耕培土。花生進入盛花期后要進行深鋤扶壟,加速花生下針。將壟間的土壤向壟內擁擠,縮短花生果針入土距離,為花生果爭生長發育,創造一個疏松的土壤層;其次,合理化學防控。花生進入開花末期,當植株高度生長到30~35cm時選擇使用5%的稀唑醇可濕性粉劑40g,兌水50kg進行葉面噴施,控制花生旺盛生長。半個月后,如果組凈桿高度超過40cm,再噴施一次;最后,病蟲害防治。花生生長發育期主要病蟲害有青枯病、葉斑病、根瘤病等,結合田間病害發生情況,可選擇使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阿維菌素等藥劑進行防治。主要病蟲害主要有蚜蟲、蠐螬、卷葉蛾等,可以選擇使用銳勁特、吡蟲啉、甲維鹽進行針對性防治。
2 花生高產栽培技術示范推廣效果分析
花生在我區種植歷史悠久,通過積極推廣花生高產栽培技術,種植面積逐漸擴大。農戶花生種植平均收入每畝在1400元以上,較高的經濟效益很大程度上激發了農民群眾的種植積極性。但該項技術在推廣過程中依然面臨不少實際問題,主要表現為新品種單一,更新速度緩慢,信息利用不夠,網絡普及不足。為此,就需要積極發揮各級協會的優勢,推動花生種植技術發展,提高花生銷售組織化產業化程度地震有風險,擴大市場占有率。此外,還應該充分利用網絡信息,開展廣泛的科研生產銷售。地方政府部門、農業部門應該加強對推廣系統的資金投入,改善基層地區的辦公條件和交通條件,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民技術員的作用,做好技術跟蹤服務。進一步加強鄉鎮科技園區建設,為農民提供學習先進技術的場地,提高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普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