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晏洪
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分析了畜禽糞污治理存在的問題,然后論述了相應的解決對策,現將具體內容介紹如下:
1 畜禽養殖現狀
畜牧養殖是清鎮市流長苗族鄉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畜牧業占到了農業總收入的30%左右。根據農業部門的統計,截止到2017年年底,全鄉生豬存欄量達25000頭以上,牛存欄量在12000余頭,家禽存欄21萬余羽。其中生豬規模化養殖以黑土、陽雀等為代表的養殖場有6個;肉牛養殖以省級龍頭企業王院肉牛養殖合作社為核心,輻射帶動全鄉26個村1060戶農戶發展肉牛養殖,預計年出欄量6800余頭;禽類規模化養殖場40余個。目前,該鄉鎮畜牧養殖模式逐漸由分散小規模養殖向著大規模、集約化、規模化養殖轉變,但傳統散養模式依然占據主導地位,畜禽散養比重在70%左右。大多數養殖戶的養殖區域主要集中在屋前屋后。飼養分散、數量小、規模小是導致畜禽糞污污染的主要原因。部分規模化養殖場,雖然養殖規模擴大,但并沒有配置污染物無害化處理設備,工藝技術落后,這是導致畜禽糞污治理難度較大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
2 畜禽糞污治理存在的問題
2.1 養殖場布局不合理
畜禽養殖在向著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方向發展進程中,由于部分養殖場片面追求交通便利,生產便利,在禁養區,限養區建設養殖場,或者在未經批準的情況下,將養殖場建設在公路兩旁、城鎮周邊和河道兩側。這些規模化養殖場在建設過程中,大多數污染防治設施并沒有和主體建設同步進行,由于污染物無害化處理設施落后,處理不到位,使得規模化養殖場產生的大量畜禽糞便和污水隨意排放,污染周邊環境、水源、農田土壤。
2.2 養殖戶環保意識創
在長期動物養殖過程中,由于一直沿用傳統養殖模式,養殖規模較小,養殖分散,很多養殖戶形成了固定的養殖習慣,只注重獲取經濟效益,不注重對環境保護和資源化利用。在養殖場選址過程中,存在選址不合理的情況,給養殖污染治理留下安全隱患。同時,污染物排放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很多廢物不經處理直接排放,這在小規模散養養殖戶十分常見。同時養殖投入品也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很多養殖戶盲目追求經濟效益,在動物養殖過程中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藥品、飼料添加劑,高劑量使用微量元素和抗生素添加劑,使得動物體內的藥物殘留和重金屬嚴重超標,這也會加劇整個養殖產業對環境的污染。
2.3 糞污處理設施落后
畜禽糞污在治理過程中,不但需要投入大量成本,而且相關的無害化處理設施在運行過程中具有成本高,見效慢的特點。很多養殖場,尤其是小規模養殖場,根本負擔不起糞污處理設施建設和建設后的運行費用。大多數養殖戶只是簡單的修建了一個沼氣池或化糞池,養殖場的糞污處理能力不足,沼氣沼渣沼液利用技術工藝不配套,周圍沒有配套的畜禽糞污消納地,生產出來的代謝產物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2.4 監管不到位
我國關于畜禽糞污處理,雖然已經出臺了相關的防治條例,對新建和改擴建的規模化養殖場明確作出了規定,要求養殖場要建設廢物利用設施,確保廢物達到排放標準后才能排放,同時對養殖場的選址也有了確切的標準。但是從整體的制度和條例實施情況來看,鄉鎮地區為了保障本地區畜牧養殖產業和農業經濟發展,主管部門會降低養殖場的環保標準,很多規模化養殖場并沒有配置與其養殖規模相適應的污染物處理設施,導致污染物排放量逐漸增多。
3 畜禽糞污污染治理對策
3.1 強化領導,落實責任
目前,畜禽養殖污染已經成為農業面源污染的重要來源,污染量大,污染范圍廣,破解畜禽糞污污染難題迫在眉睫,必須引起當地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縣、鄉鎮要成立相關的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督查小組,直接負責組織協調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相關工作。要進一步明確專門聯絡員制度,負責收集、整理、匯報材料。同時還應該組建鄉鎮排查整治工作小組,切實加強轄區范圍內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臺賬的建立和糞污治理。鄉鎮應該將畜禽規模養殖場排查和污染防治工作納入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督查范圍,要定期開展會議,并對各個村集體的專項整治活動進行針對性檢查督查。對于整體工作推進不到位,相互推諉責任的部門應該向上級部門報送,嚴肅處理。
3.2 強化宣傳引導
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媒體途徑,大力宣傳《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機制》等國家法律法規,要在廣大基層地區積極宣傳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的先進經驗和模式。畜牧養殖部門應該聯合環保部門深入基層,開展廣泛的宣傳教育,要逐步引導養殖戶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開展養殖。同時,執法部門還應該督促養殖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從而在全社會營造一個推進畜禽糞污綜合利用治理的良好工作環境。
3.3 科學規劃養殖場
畜牧養殖產業在發展過程中,當地農業部門和政府應該對本地區的環境承載能力進行全面調查研究。養殖企業在建設規劃布局過程中,一定要依托本地區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和現代畜牧業總體布局要求,確保農牧種養平衡、生態循環,持續推進本地區畜禽養殖產業由傳統養殖向著集約化、規模化養殖轉變,逐步調整整個養殖產業布局。同時還應該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強制要求規模化養殖企業配置與其養殖規模相適應的糞污無害化處理設施。地方政府部門應該出臺扶持政策,強化財政補助,有效解決養殖場購置糞污處理設施費用高、運行費用高的問題。
3.4 強化部門協作
著力提升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執法監管能力建設,構建聯合執法聯動機制,切實加強農牧、規劃、環保等相關單位執法隊伍溝通、配合力度,全面實現聯合執法、高效聯動,嚴厲打擊畜禽養殖污染環境違法行為。對未按要求整改或未達到整改效果以及污染嚴重的,堅決依法從嚴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