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靜
(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城關鎮金廟初級中學 441500)
數學科目作為一門基礎學科,邏輯性和探究性都很強,需要學生進行更深入的學習.下面,筆者則結合自身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提出一些觀點和看法,以期對培養學生在解題中的讀題能力有所助益.
理科題目和文科類的題目是有一定的差異性的,在閱讀數學題目的過程中,學生要避免文科中跳躍式的閱讀方式,因為數學知識的表現形式是以形式簡約、內容復雜抽象為特點,錯過了一個小小的數學符號,可能就意味著這個題目的正確率要下降.所以,學生在閱讀數學題目的過程中,一定要全神貫注,不要漏掉每一個細節之處,這樣才能準確理解題目中的真實內涵,才能有清晰的解題思路.
初中數學對于學生來說,是難度比較大的,尤其是九年級數學,在學完新的知識后,還要復習七、八年級的相關知識,并且還要通過系統化的方式將三年的數學聯系起來,探究其中的關聯,研究解題思路,在大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以便于在做數學題目的時候能夠調用相關知識給予正確的解答.但是,有很多同學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往往很難找到題目的突破點,根本不知道該從什么地方來解題.這時,部分同學的心理就有了解題障礙,認為這道題目很難,就會失去解題的耐心,從而不會再對題目進行分析與探究.
例如:一次函數y=kx+b的圖象經過點(2,15),與y軸交點的縱坐標為3,則k=____,b=____.當我們拿到這樣一個題目時,部分學生可以根據“圖象經過點(2,15),與y軸交點的縱坐標為3”想到先畫一個坐標軸來解題,能夠直接想到學習的一次函數畫圖,但是還有一部分同學卻沒有思路,然后也就直接放棄這個題目.針對同學們中普遍存在的這種學習現象,我們應該敢于問自己為什么會想不到題目中的圖象經過(0,3)點?為什么沒有解題思路?因為對自己發問是我們學習解題技巧的良好開端.所以,同學們應該沉下心來仔細讀題,仔細找題目中的突破點,認真細致地分析其所給予的條件,明確解題方向,為養成一個良好的讀題心態和解題習慣做好鋪墊.
初中對于學生來說,是學習知識的關鍵時期.每一門科目都要付出時間和精力,尤其是數學.數學本身就是一門抽象且邏輯性強的學科,而數學題目中又時常會隱含一些不言而喻的知識,尤其是在應用題當中.例如“某市為打造綠色城市,投入資金進行河道治污和園林綠化兩項工程,已知2014年投資1000萬元,預計2016年投資1210萬元,若這兩年內平均每年增長的百分率相同,求平均每年投資增長的百分率.”當學生拿到題目時,部分基礎較好的學生根據問題能想到“14~16年增長率是不變的 ,那就可以用1000(1+x)2=1210”這個信息;另一部分同學則可能會直接忽略掉這個隱含的信息.針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這種學習現象,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通過聯想等方法細心讀題并導出題目中隱含的條件,以此實現高效讀題,高效作答.
學習并不是一個單一的活動,而是需要眼、腦、手等多種感官共同作用的一項學習活動.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讀題的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邊讀題邊動腦,不要為了“讀題”而“讀題”.如果學生只是僵化地進行題目解讀,這不僅容易忽視其中所隱含的重要的解題信息,還浪費了大量的讀題時間和解題時間.鑒于此,在解題教學中,初中數學教師就要告訴學生在讀題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如何思考,運用題目中所給出的信息.
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其知識能力有限,對數學的認識還處于淺顯階段,加之數學公式的復雜性,以及題目的抽象性,這些內外因素都會成為學生解題中的障礙.但是,通過數形結合的解題方法則能夠有效解決以上問題.圖形的運用能夠使題目中抽象的條件具體化,形象化,使未知條件和已知條件更加直觀、清晰地擺在眼前.適當的采用構圖造型的方法解決函數問題,是提高學生思維品質的有效手段.例如,在學習《相似三角形》這一章的時候,尋找其中角、邊相似的步驟非常繁瑣,我們如果只依靠雙眼去看題目,是看不出來什么的,并且容易混淆題目中給出的條件,那老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題目給出的已知條件繪制草圖,最后利用直觀的圖形以及一些相關定理來推出未知條件.這樣的解題過程是不是使解題思路更加明晰呢?
綜上所述,本文著重分析了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中對學生讀題的指導策略.筆者認為,在解題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讀題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如果初中數學教師在解題教學中能夠巧妙運用以上的五條指導策略,并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且長此以往,那么,學生的數學讀題能力和解題能力一定會大有進步,解題教學的教學效率也一定會大有提升.
參考文獻:
[1]徐林芳.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中重視對學生讀題的指導漫談[J].新課程學習(中),2013(11).
[2]黃新顏.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中重視對學生讀題的指導[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2(10).
[3]劉大尊.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分析與解題能力的方法研究[J].才智,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