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瑾
(江蘇如皋初級中學 226500)
初中化學實驗具有極強的邏輯性和推理性,因此整個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都離不開化學知識內在聯系的推理.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一直是新課改對初中化學教學的要求之一,化學實驗所具有的邏輯性強、推理嚴密等特征正好為學生證據推理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客觀條件.教師在化學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化學實驗的這一優勢,對學生開展證據推理能力的培養是落實新課改精神和要求,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養成的重要途徑.
在化學實驗中,無論是何種復雜的推理判斷,其最初的源頭都是基礎知識的運用,都是建立在對基礎知識進行加工和分析的基礎之上的.在化學實驗推理中只有學生牢固掌握了化學基礎知識,才能在推理中做到客觀準確,根據基礎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作出合理的推理與判斷.具體來說,學生除了要掌握化學概念之外,還要對化學中的守恒觀、變化觀、以及元素觀等基本觀念熟悉掌握,在化學實驗推理中能夠準確運用這些基本化學觀念對實驗現象進行解釋,從這些基本化學觀念中找到相應的“證據”.例如,在制取氧氣時,可以讓學生對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進行推測,學生根據使用制取氧氣藥品是固態、液態還是氣態對使用裝置進行推測,學生根據實驗室使用制取氧氣的主要藥品是高錳酸鉀固態藥品,所以選擇裝置為固態加熱型裝置;而在氧氣收集裝置的選擇上,根據氧氣的性質是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溶于水,采取向上排空氣法進行收集,進而在此基礎上合理選擇收集裝置.由此可見,學生對化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是進行合理推理的基礎,基礎知識的熟悉讓學生在進行推理論證時可以做到“有理有據”,讓推理變得順理成章.
探究能力是化學實驗所要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部分,實驗探究能力也是學生推理能力的重要內容.它包括了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科學猜想能力;實驗方案設計能力;收集和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的探究能力是提高學生化學思維的重要過程.例如,在燃燒條件的實驗教學中,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采取的是對比實驗法,控制其中一個燃燒的條件,保留其他條件,進而得出燃燒的必備條件有哪些.學生在化學實驗中對實驗方案進行總結推理時,要在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基礎上作出科學合理的猜想,在此基礎上進行科學合理的實驗驗證猜想的正確與否,作出最終的判斷.在燃燒條件的實驗驗證中,通過上述探究活動,最終得出燃燒的條件是:與氧氣接觸、物質為可燃物、溫度要達到物質的著火點.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的推理能力不僅是通過學習能夠根據一定的知識證據對問題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合理的推理,同時還要有相應的語言表述能力,否則,學生們的推理能力和思維就只能變成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啞語”.教師在對學生開展實驗教學時不僅要培養學生根據證據進行推理的思維能力,同時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將內部思維語言轉化外部語言的語言表述能力.讓化學實驗中學生證據推理能力能夠言之有理、落筆有據.具體來說,學生對自己證據推理過程的表述要做到精煉、準確、嚴謹、規范.例如,在給學生開展溶液酸堿性檢測的實驗教學時,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當用蒸餾水浸潤pH試紙后,所測溶液的pH會如何變化?大多數的學生認為浸潤試紙實際上相當于稀釋溶液,所以pH會降低,然而,實驗結果卻表明,當測試的是酸性溶液pH會變大、如果測試的是堿性溶液則pH會變小,若是中性溶液則測得的pH不變.從這一案例中不難發現,語言表述的嚴謹性對于答案的準確性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在初中化學實驗中,教師培養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是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
學生證據推理能力的培養是化學學科教學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內容和目標,同時也是新課標的內在要求.化學實驗嚴密的邏輯性和推理性為培養初中學生證據推理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教學條件.初中化學教師在實驗教學中,充分挖掘利用化學實驗的這一優勢,從實驗推理過程的語言表述能力、學生的化學實驗問題探究能力、以及學生對化學基礎知識的掌握這三個角度出發,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證據推理能力,是利用化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證據推理能力,促進學生推理能力發展的有效策略和途徑.
參考文獻:
[1]公紅心.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研究[J].學周刊,2016(8):30-31.
[2]潘嘉燕.加強實驗探究 培養學生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1(5):45-46.
[3]田衛兵.如何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學科關鍵能力[J].數理化學習,2016(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