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聰
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宜城市供電公司 湖北 宜城 441400
隨著新時代的來臨,電力工程管理引進了新型管理技術,其管理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但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首先,當前電力工程管理規范并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許多供電單位對于工程管理的責任分配不均,再加上管理人員自身素質參差不齊,致使在管理過程中出現責任不到人,監管不力等現象。其次,當今時代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工業化時代,而是科技化與信息化的博弈,需要更多地以數據化和智能化保障工程的順利進行。但當前的電力工程管理系統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由于電力工程管理的復雜性,管理工作涉及電力企業的各個部門,而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管理系統,信息化技術應用不到位致使彼此信息尚無法共享,這就導致電力工程管理人員無法全方位地開展管理工作,無法及時發現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再次,有許多施工管理單位安全意識不足,也沒有完善的安全防護體系,導致施工現場發生安全事故,必須引起廣大電力工程管理人員的注意。
新時期,制訂電力工程管理相關制度不能“依葫蘆畫瓢”,不能僵化地依照過去的規范執行。電力工程管理具有復雜的構成體系,所以更需要跟隨時代的發展以及具體的電力工程情況來制訂管理流程規范。現存于我國電力工程管理中的現象是:管理規范不完整,管理不具有針對性。具體表現在沒有針對不同的工作部門提供對應的管理條例。這是因為不同性質的工作部門需求不同,沒有針對性強的管理規范就不能更好地對工作流程進行管理,對于管理人員而言會造成其職責錯亂,管理觀念會變得模糊,工作責任變得不明確,進而造成部門與部門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的職責不清、責任不明,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導致責任無法落實到人。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工程施工效率和完成質量,甚至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新時期,信息化是電力工程管理發展的必然方向。但目前電力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明顯不足,由此也影響了工程的管理效率。具體來說,信息化可以體現在施工技術和施工監督兩方面。
當前,電力行業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電力大數據具有數據量大、處理速度快、數據類型多、價值大、精確性高等特點,在電力工程管理中明顯大有可為。但尷尬的是,在電力工程管理中,信息化技術尤其是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仍存在不足,缺乏高技術含量的施工監督手段,整個工程管理體系沒有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電力工程是一項危險系數高的建設項目。近年來,電力安全事故頻發,電力工程管理的安全防護體系建設尚不完善。
究其原因:一是企業安全意識淡薄,某些企業管理者認識不夠深刻,只看到安全工作需要大量投入,看不到做好安全工作帶來的效益,導致安全防護體系建設不健全不完善。二是安全工作管理者存在浮躁思想,平時不深入施工一線進行檢查、監督,在沒有全面了解施工工程的情況下還熱衷于走過場、瞎指揮,無法發現施工現場隱患,無法確認安全工作是否到位。三是施工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專業素質不過硬、安全責任意識不強的施工人員不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的相關制度和規范,施工質量粗糙、態度散漫懶惰,最易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四是有些不良商家投機取巧,生產販賣不合格的材料來牟取暴利,加之企業把關不嚴,以至于很多“豆腐渣”工程的產生。
規范和完善電力工程管理體制是提高電力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切入點。在制訂管理規范時,首先,要考慮施工安全問題。其次,在滿足工程按期完成的前提下,對施工中的不可控因素要留出一定的可收縮空間,制訂合理且嚴格的規范條例。再次,需全面規范和監控施工進度和施工重點,在每一個重要工程中都必須做到有規可依、科學施工。最后,在建立科學合理的責任監督機制,出現管理問題時要能落實到人,避免出現相互推諉的現象。
信息化浪潮席卷整個電力行業,在這種趨勢下,要在電力工程管理中加大對電力大數據的應用。如建立電力工程數據庫,將工程數據和施工數據錄入數據庫,借助信息化技術對電力工程的資料進行管理,同時深入分析這些資料,可以為工程安全工作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據,也可以更加準確地分析出事故發生的原因。再比如,借助信息化技術建立施工監管體系,實現實時監督管理,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提高施工效率,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
電力工程中,安全工作是最大的效益。企業要加大對安全管理的重視程度,建立安全工作獎懲制度,提高管理者和工作人員對安全生產的重視度和積極性。電力工程管理者和施工人員要從平時的點滴小事做起,樹立安全生產責任意識,端正工作態度、提高專業素養。此外,企業要對工程項目中使用的設備材料進行嚴格的檢查,只有達到安全標準才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