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翔宇
(山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伴隨時代的發展以及科技的進步,各行各業都想要擴充自身的知識和提升自己的競爭能力,想要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脫穎而出。一般情況下,一個企業想要快速發展,必須有大量的資金作為強大的后盾,由于企業自有的資金無法滿足需求,必須通過融資獲得資金支持,其中資金來源一大部分是來自負債融資。一定的負債經營肯定能讓企業產生財務杠桿利益,使企業得到較多的收入;不然企業將會面對重大危機及復雜的財務風險,更可能會使資產不能償還負債,落入破產。因此加強企業的防范意識和采取必要的措施是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負債經營是企業由于原有資金的限制及不足,為了維持自己的經營活動,擴展經營規模,提高核心競爭力和發展技術創新等,這些情況會使企業現金流量不足,最后經過向金融機構借款,發行企業債券,運用企業的商業信譽或者融資租賃的形式來獲得更多資金的一種運營方式。
2.2.1 負債償還能夠使得經濟利益流出企業。遵照合同商定,企業必須準時歸還到期負債的本金及利息就會形成企業的財務費用,也會使得大量的現金流出企業,最后導致了經濟利益的流出。
2.2.2 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從協商好的有效之日起,資金的使用權就由債權人轉換到債務人那里,所有權仍歸債權人,除非有其他條件,一般情況下如此,債權人沒有權利決定資金的使用和對其實施控制,債務人可以運用這筆通過負債借得的資金,并將其用于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
2.2.3 負債經營的資本成本與時間相關。企業在借款時要簽署有關的借款合同,合同中就規定了企業的借款期限,而貨幣具有一定的時間價值,所以負債經營中的資本成本也具有一定的時間價值,即負債經營的資本成本與時間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它們并不是毫無聯系的。資金應用時間越長,負債的借款利率越高,需要付出的代價越多,相應的資本成本也就越高。
2.2.4 負債經營的兩面性。企業利用負債運營是風險與收益并存的,一方面經過舉債籌資會擴充企業的運營范圍及規模,提高企業的現金流量,進而提高企業的價值;反過來,太多的債務,會擴大企業歸還債務的費用,給企業帶來一些不能夠避免的危險。這關鍵取決于企業的投資報酬率與負債資本成本的大小,當投資報酬率大于資本成本時,會給企業帶來更多的收益;反之,會使企業面對的危險擴大,產生財務風險。
本文的財務風險具體表現為企業為獲得一些現金而引起的風險即籌資風險。企業在平常的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要積極地采取適當的措施來防范財務風險。
負債經營一定能夠使企業產生多余的利潤,只有適度負債,企業才能產生良好的收益,然而如果企業的負債結構不恰當,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將會大大增加。所以,如何才能保持恰當的負債結構,保證負債的適度,對每一個企業來說都是相當重要的。
企業應該保持合適的負債。當企業資金短缺時,一般都會考慮到對外借款,通過籌集的款項來維持企業的運營,然后如果借款不當,不但不能夠改變公司現在的情況,還會面對較大的風險。企業如果有負債就一定會產生財務風險,而過多的債務更會增長企業的財務風險,我們大致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討論。
1.要承擔無法按時歸還負債的風險。
2.要承擔利率變化的風險。
3.增加企業再籌資的風險。
管理者應該具備一定的風險防范意識,正確地對待風險,用辯證的思維來分析,這樣有了風險的防范意識才能夠深入討論風險管理,并按照企業的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防范措施,保證風險防范意識要貫穿與企業的整個經營活動中。
企業的資本構成按照來源的不同可以分為權益資金和債務資金。企業應該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所處的經營環境,市場競爭力等因素,來判斷能夠承擔風險的大小,確定適合企業的最恰當的資本結構。當企業處在比較有利的經濟環境中,競爭力比較小時,應該采用比較寬松的政策,在評估企業的風險后,根據評估的結果適當的借入更多的資金;當企業處在不好的環境中時,競爭力也比較大,此時就算借入再多的資金,競爭力也不會提高,反過來會增加財務危機,使其面臨的風險加大,這時企業應該運用相對緊縮的政策,縮減債務資金,適時地改變企業的資本結構。
如果資產的流動性比較低,說明企業可能有太多儲存的存貨,使多數現金被存貨占有,使得企業的貨幣資金減少,到期償還負債時,可能由于沒有足夠的資金而破壞企業的聲譽,使企業不足以償還債務,財務風險增加。所以,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應該加速資產的流動來保證企業歸還債務的能力。
任何一個企業如果想要永久地發展和生存,就要有充足的資金來保證正常的經營活動。資金的來源有多種多樣,最好的還是利用企業的剩余利潤。但是如果企業連續虧損,要想獲得收益就要利用負債經營,從金融機構借入資金后,應用合理,能夠獲得收益并且償還利息;應用不合理,可能會導致資不抵債陷入破產。所以,保持一定的獲利水平,企業能夠自給自足,適當降低企業的借款,從而減少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可以使得企業的管理者在分析現狀的基礎上,及時地采取適當的方法來防止財務風險對企業造成較大的損失,可以讓管理者及時發覺造成財務風險的因素,故企業應當樹立合理的,科學的預警系統。
企業在進行負債經營時,應該考慮負債償還的日期以及償還的金額和利息,合理的運用企業的資金。快到歸還借款的時候,企業應該減少現金的流出以便及時歸還債務,防止因為沒有足夠的現金無法償還借款而給企業的信譽造成不良的影響。
[1]杜學軍.企業負債經營的風險及其防范對策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4,19:305+362.
[2]劉建青.淺析我國中小企業負債經營[J].甘肅理論刊,2010,(6):70-71.
[3]劉金蓮.試論企業負債經營的風險與防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4,No.37205::1-16.
[4]賈守治.我國建筑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1(11):43-46.
[5]Ling Zhang,Edward I Altman.Shou Chen.Financial Distress Warning Models based on MDA and ANN Techniques-China’s Experience.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2007(5):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