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光耀金 宇
(1.山西省農業廳會計核算中心;2.山西省農村調查辦公室 山西 太原 030000)
為進一步加強農業廳財務管理,規范財務行為,提高會計核算水平和會計信息質量,保證財政資金和固定資產的運行安全及使用效果,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按照省財政廳內部控制建設要求,結合我廳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實際,制訂了山西省農業廳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內部控制管理制度。
一是遵循國家、省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二是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三是圍繞中心,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四是資金支出實行預算控制、分級負責、規范審批、事后報賬;五是堅持不相容職務(授權批準、業務經辦、會計記錄、財產保管、稽核檢查等)相互分離、權責分明、相互制約、相互監督。
一是規范預決算等財務報告編制。二是統籌安排和使用各項資金。三是強化政府采購、國有資產管理,確保國有資產安全。四是對各類經濟業務活動進行流程控制。五是對機關運行、項目管理、檔案管理等活動進行監督評價。
一是廳長對全廳經濟事項的財務管理負總責;二是廳領導對其分管單位的經濟事項負主要領導責任,參加集體研究全廳經濟事項的其他廳領導承擔重要領導責任;三是各單位負責人(指廳內設機構負責人、事業單位法人代表、指定的經濟業務活動負責人)對本單位財務管理負總責,單位會計機構及會計核算機構(以下簡稱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對本單位會計資料的完整性、連續性負責,經辦人(指經濟活動過程中的具體經濟業務辦理人員)對取得的原始憑證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四是廳財務處負責全廳經濟事項的指導與監督;五是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依規進行會計核算、會計監督。對違反國家相關制度和本制度有關規定的會計事項,有權拒絕辦理或者按照職權予以糾正。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發現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及有關資料不相符的,按照國家相關制度的規定有權自行處理的,應當及時處理;無權處理的,應當立即向單位負責人報告,請求查明原因,作出處理。
一是在廳會計核算中心代理記賬的事業單位和廳機關各處室要指定報賬員,報賬員應按《山西省農業廳廳屬單位報賬員工作細則》有關規定履行工作職責。二是各單位會計機構接受廳財務處的業務指導。會計機構內部工作程序按有關規章制度執行。三是除有關政策法規另有規定的,未經單位負責人同意,任何組織和個人均不得查閱單位財務檔案。四是各單位劃轉撤并的財務處理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五是財務信息公開工作堅持依法公開、民主監督原則。廳財務處按規定方式公開全廳財務收支情況,廣泛接受監督。各單位每年至少在本單位內部公開1次收支情況。
廳財務處負責綜合管理,包括組織預算編報、預算計劃批復下達、支出計劃審批、預算結轉結余管理、預算管理制度建設、預算資金使用監督檢查等;各預算單位與相關業務單位負責本單位預算的編制與管理,包括向廳財務處編報本單位預算、編報預算計劃、支出計劃,組織預算執行和結轉結余資金管理等。
一是預算編制內容。廳本級部門預算由基本支出預算和項目支出預算兩部分構成。基本支出預算按照工資福利支出、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三大類編制。項目支出預算由經費補助類支出和事業發展類支出兩大類組成。經費補助類支出項目又分為單位運轉經費、辦公用房租賃費、網絡運維費、財務經費、立法經費、會議(培訓)費、大型修繕費、大型設備購置費、管理性質的業務工作經費等項目。事業發展類支出是指預算單位組織實施的用于支持經濟社會事業發展,完成特定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在一定時期內具有專門用途的資金。二是預算編制原則。廳本級基本支出預算按照“人員支出按實際、公用經費按定額”的原則編制。項目支出預算依據省財政廳預算編制要求、國家產業政策、財政資金支持方向、財政資金供給范圍,結合年度業務工作需要和各單位履行的職責進行編制。三是預算編制程序。廳財務處根據省財政廳部門預算編制要求,研究提出廳本級部門預算編制指導意見,并安排部署廳本級部門預算編制工作;各預算單位與相關業務單位按照要求,組織編制本單位預算建議計劃,填寫《山西省農業廳財政資金重大事項審批表》,經分管廳領導審批后,報廳財務處,并錄入部門預算項目庫;廳財務處組織審核并綜合平衡,提出全廳部門預算建議計劃并提交廳長辦公會或廳長專題會議審議通過后匯總上報。中央和省財政廳年中下達或追加的本級部門預算項目,由廳財務處按照要求組織申報。
一是省財政廳部門預算批復后,廳財務處于15個工作日內將預算控制指標批復各預算單位。預算單位按照批復預算數執行;廳機關行政處室實行預算控制指標管理,根據省財政廳安排廳機關預算數,由廳財務處按照因素法及其工作任務綜合考慮,提出各行政處室預算控制數,經廳長專題會或分管財務廳領導審定,下達各行政處室。二是各單位要按照廳財務處下達的預算數,編制詳細的預算資金支出計劃,填制《山西省農業廳財政資金重大事項審批表》報廳財務處;廳財務處審核各單位預算資金支出計劃,以廳文件下達各預算單位并發至相關廳領導、駐廳紀檢組和廳會計核算中心。三是廳財務處應根據省財政廳有關要求及時公開廳本級部門預算相關信息。
一是各預算單位要嚴格執行廳下達的預算計劃,不得擅自調整變更。預算執行中確因客觀原因,需要調整變更預算支出內容涉及金額10萬元(含10萬元)以上的,由預算單位提出預算調整變更申請報告,經分管廳領導同意,報廳財務處審核并按照有關程序報批后執行。其中,調整變更預算支出內容30萬元(含30萬元)以上的應當按照《山西省農業廳“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試行)》規定執行。二是預算計劃中凡屬政府采購的支出事項,預算單位要在預算計劃(含調整變更)下達后10個工作日內向廳財務處報送政府采購計劃,由廳財務處按政府采購程序辦理審批手續。政府采購手續不完備的,預算單位不得辦理相關支出事項。三是各預算單位要加快預算執行進度,廳財務處逐月對各單位支出情況進行考核排隊、通報并按有關規定獎懲,12月10日前預算執行進度原則上應達到93%以上。每年1月5日前各預算單位應將本單位上年預算資金結轉結余情況、形成原因及整改措施報廳財務處。結余資金原則上全部上繳省財政,經省財政廳批復的結轉資金由廳財務處下達。四是廳財務處負責全面監督部門預算資金的使用情況。各預算單位每季度對預算計劃執行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自查自糾并于季后15個工作日內書面報廳財務處。
廳財務處負責部門決算的布置、培訓、會審、報送等組織管理工作,并按規定批復和公開部門決算。廳會計核算中心負責編制所核算單位決算,其他財務獨立核算預算單位編制本單位決算,并將決算報表報送財務處。各單位對本單位決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準確性負責。
各預算單位和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收入主要包括財政撥款收入、上級補助收入、經營收入、事業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必須全部全額納入單位預算管理。
一是各項收入要嚴格管理。實行開票人、收款人分離,當日款項當日入賬,嚴禁坐收坐支。二是非稅收入嚴格按照省財政廳有關規定執行。三是各預算單位和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的收入實行定期報告制度,每年以3月31日、9月30日為基準日向廳財務處報送單位收入情況。
一是按政府支出經濟分類,支出主要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商品和服務支出、基本建設支出、其他資本性支出、經營支出等。
各單位差旅費支出按省財政廳《省直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和《山西省農業廳公務差旅管理實施細則(暫行)》執行。
廳屬各單位組織召開的各類會議和培訓分別由廳辦公室和人事處統一管理。列入年度預算的各類會議、培訓(包括論證、評審、鑒定等)須詳細編制預算,未列入預算的會議和培訓原則上不能舉辦;承辦單位要嚴格遵守省財政廳《省直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省直機關培訓費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及我廳有關會議、培訓內控制度,控制規模和費用,報賬時須附廳發會議培訓通知、參會參訓人員簽到簿和支出明細清單等。
公務接待統一由廳辦公室按有關規定辦理;車輛運行費按照省財政廳有關規定執行。各單位因公需租賃車輛的,按照廳有關規定執行;因公出國出境按廳有關規定執行。
各單位辦公用房及公用設施維修(護),由使用和管理單位編制詳細的維修(護)計劃(突發事件一事一報),經會計核算機構審核后按政府采購有關規定執行,未經批準不得實施。
太原市新建路59號院、迎澤街新建路312號、省政府東院辦公區各單位公用水、電、暖、物業管理等費用,由廳后勤服務中心代繳并與各單位結算,按《山西省農業廳辦公區水電暖管理實施細則(暫行)》執行。
各項經濟業務支出一律使用轉賬或公務卡結算,不得使用現金支付。公務卡管理使用按照省財政廳《山西省級預算單位公務卡管理暫行辦法》執行。
各單位要嚴格控制借款,職工因公確需借款的,由借款人提出書面申請報單位主要負責人審批,廳機關職工因公借款還須經分管廳領導審簽。非本單位在編在崗人員一律不予辦理借款。
我廳各單位承擔的科研項目經費支出按照《山西省科研項目經費和科技活動經費管理辦法(試行)》(晉政辦發[2016]76號)執行。
一是國有資產是指由各單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確認為國家所有,能以貨幣計量的各種經濟資源的總稱,即單位的國有(公共)財產。二是各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按《山西省農業廳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實施細則(暫行)》執行。
一是政府采購是指各單位為從事日常的政務活動或為了滿足公共服務的目的,利用國家財政性資金和政府借款購買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二是各單位政府采購按《山西省農業廳政府采購管理實施細則(暫行)》執行。
一是對外簽訂合同(協議)、委托書等經濟活動;二是公務接待;三是因公出國出境;四是公務差旅;五是國有資產處置;六是廳領導需要審批的其他重大事項(包括“三重一大”、未列入預算計劃的會議培訓等經濟業務、單位預算、臨時追加的重大活動、用款計劃等)。
承辦單位在填寫《山西省農業廳經濟業務事前審批表》等有關表格后按照以下程序執行:
一是廳機關各行政處室辦理上述審批事項須經廳財務處審核后,10萬元以下的由分管廳領導審批,10萬元以上(含10萬元)經分管廳領導審核后報分管財務廳領導審批。二是廳屬事業單位辦理上述審批事項須經單位會計核算機構審核后,10萬元以下的由單位負責人審批(其中涉及單位負責人的須經分管廳領導審批),10萬元以上(含10萬元)報分管廳領導審批。三是各單位辦理會議、培訓事項按廳有關規定審批程序執行。四是上述審批事項須經最終的審批程序完成后方可開展經濟活動事項。
廳機關各處室和廳會計核算中心代理核算單位,實行報賬員集中報賬辦法,廳會計核算中心根據業務需要和具體情況規定各單位報賬時間。
在核準的單位預算計劃支出范圍內,報賬時由單位負責人進行審批,審批時要在支出報銷單上注明列支項目,具體按下列方式辦理報賬:一是廳機關各行政處室,單筆支出5萬元以下由單位負責人審批;5萬元以上(含5萬元)報分管廳領導審批。二是事業單位實行法人負責制,由單位負責人審批。三是凡第三十三條所列事項在辦理報賬時均須附《山西省農業廳經濟業務事前審批表》等有關材料。三是“三重一大”事項支出按照《山西省農業廳“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試行)》有關規定執行。
廳財務處或會計機構對于審批程序完備的業務支出,按下列方式審核:一是廳機關處室由廳財務處審核后送會計機構辦理支付手續。二是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機構審核時,由主管會計接單,審核無誤后辦理支付手續。在會計核算中心代理記賬的事業單位,由主管會計接單,審核無誤后辦理支付手續。其中支出10萬元以上的,由主管會計接單初審后,送會計核算中心負責人審核,再辦理支付手續。
各項支出的原始憑證必須取得符合規定的。原始憑證的時間、項目、規格、名稱、數量、單價、金額、印章必須清楚。按物品、服務項目種類填寫的原始憑證,須附加蓋出票單位有效印鑒的明細單或POS簽購單。凡第三十三條所列事項須附《山西省農業廳經濟業務審批表》等有關材料。
根據原始憑證填制的支出報銷憑證,由經辦人、批準人(逐級)、報賬員初審、會計機構審核人簽字后方可作為報銷時的合法依據。經辦人、批準人、審核人屬不相容職務,不能兼任。對于一次性支出在10萬元以上 (含10萬元)的各類經濟活動實行雙經辦人制度,報賬時必須有兩個經辦人的簽字方可進入報賬程序。原始憑證上必須由經辦人和單位負責人簽字。
各單位報賬員在報賬前,要按照有關要求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整理分類、粘貼。原始憑證記載的各項內容均不得涂改,原始憑證填寫有錯誤的,應當由出具單位重開或者更正,更正處應加蓋出具單位印章。原始憑證金額有錯誤的,須由出具單位重開,不得在原始憑證上更正。自制原始憑證只能用于按有關規定發放給個人的各類補助、獎金和單位內部往來,涉及外單位人員時,要注明其身份證號碼、銀行卡、開戶行、姓名和聯系方式等。
對于不真實、不合理的支出報銷憑證,主管會計有權不予接收;對于記載不準確、不完整、粘貼不規范及有關附件不全的原始憑證,主管會計應予以退回,并要求更正、補充和整理。各單位會計核算機構須按廳財務處要求報送三公經費等財務報表,由廳財務處匯總后報廳領導和有關部門。
會計檔案是指單位在進行會計核算等過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記錄和反映單位經濟業務事項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等各種形式的會計資料,包括通過計算機等電子設備形成、傳輸和存儲的電子會計檔案。
單位的檔案機構或者檔案工作人員所屬機構(以下統稱單位檔案管理機構)負責管理本單位的會計檔案。
各單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會計電子文檔和其他會計資料應分類歸檔,由各單位按有關規定妥善保管。其中會計電子文檔要做好備份,確保會計檔案連續完整。
當年形成的會計檔案,在會計年度終了后,可由單位會計機構臨時保管1年,再移交單位檔案管理機構保管。因工作需要確需推遲移交的,應當經單位檔案管理機構同意。單位會計機構臨時保管會計檔案最長不超過3年。臨時保管期間,會計檔案的保管應當符合國家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且出納人員不得兼管會計檔案。
廳辦公室負責廳機關會計檔案資料的管理工作,廳財務處負責全廳會計檔案監督指導工作,具體按照財政部和國家檔案局《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執行。
廳內部審計是指廳內部審計機構按照有關規定對廳屬單位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單位內部控制的規范性、有效性等實施的監督、評價活動;其目的是督促廳屬單位遵守國家財經法律法規,防范控制風險,規范財務行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山西省農業廳財務處負責組織實施我廳內部審計工作,具體按照《山西省農業廳內部審計管理實施細則(暫行)》和《山西省農業廳內部審計專家庫管理實施細則(暫行)》等有關規定執行。
一是廳財務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每半年至少組織1次對各單位財務活動的檢查。二是財務監督內容包括:預算編制、執行和財務報告;各項收入和支出的范圍和標準;國有資產管理運行情況;各項規章制度執行情況;廳交辦的其他事項。三是職工保管使用的國有資產,因個人保管或操作不當造成丟失或毀損的,根據有關部門的責任認定,按價賠償。職工因公借款逾期未辦理報賬審批程序的由所在單位催繳或予以通報批評等。退休或調動時,應按廳人事處有關人事關系變動時的規定,辦理國有資產移交手續。四是違反本制度,構成財政違紀違法行為的,按照“誰經辦、誰負責,誰批準、誰負責”的原則,依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規定,視情節分別對單位給予警告或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單位和個人有違反《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規定行為或弄虛作假騙取榮譽稱號及其他獎勵的,應當撤銷其榮譽稱號并收回有關獎勵。五是將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內部控制工作列入各單位年度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內容,把預算執行、財務管理、資產管理等工作的優劣作為單位評比先進、獎懲的重要依據。對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嚴重違規違紀和違法的實行一票否決制。
一是廳屬事業單位應根據所執行的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參照制定本單位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內部控制實施細則,并經分管廳領導審核后報廳財務處備案。二是各單位負責其所辦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所辦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須同時報所屬事業單位和廳財務處備案。三本制度由農業廳財務處負責解釋,自印發之日起執行,2010年4月1日發布的《山西省農業廳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內部控制暫行辦法》同時廢止。
內部控制制度是一個組織的靈魂,是組織內部運行的總調度,是對表對標的最低要求,合規是合法的底線,合法是合規的紅線。只有高度重視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只有重視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自覺用十九大精神指導具體業務,才能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才能確保國有資產運行安全和個人職業職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