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榮偉
自從AlphaGo(阿爾法狗)戰勝圍棋高手柯潔、李世石之后,人工智能應用越來越受到關注。近年來興起的數字化資產配置,被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是最有可能出現下一個“阿爾法狗”的領域。
不過,理財顧問變成“機器人”,不少投資者還是難以接受?!皵底只Y產配置”(Digital Asset Allocation),一個嶄新的名詞,聽起來很酷,卻受到了不少人的質疑,“智能投顧真的能夠代替人成為自己的理財專家?”
真正成熟的機構少之又少
由于技術與金融結合難度大,以及國內標準化產品不足、交易規則復雜、交易成本磨損太大等高門檻,再加上行業水平良莠不齊,這樣的投資環境,讓大部分投資者無所適從。在這樣的情形下,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瞄準了數字化資產配置,或者叫做“智能投顧”。
“智能投顧”這個概念進入中國僅兩年有余,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受到不少理財者的追捧。智能投顧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關注。
數字化資產配置能自動、智能地幫助中產階級完成私人銀行級別的財富管理工作,因此極大地迎合了中國投資者當下的需求,他們希望能在利率低、股市疲軟、樓市不景氣的國內市場上尋找負擔得起的投資建議,并渴望獲得良好的投資收益。
比如,由璇璣公司開發的“璣智”越來越受到投資人士的青睞。“璣智”特別強調由職業理財顧問輔助客戶厘清財務目標并提供專業咨詢建議,告訴投資者可投資資金最終適合的賬戶類型。在進行投資前,投資者需要用“璣智”的風險測評系統在線進行風險等級評估,確定自己的風險屬性。然后,系統會自動匹配投資者適合保守、穩健、成長和積極四類賬戶中的哪一個——這樣能解決投資者“風險屬性不明”的問題,從而降低投資“與目標不匹配”的可能性。
不過,目前真正了解并能成熟運用這項技術,像“璣智”這樣的機構少之又少,“有些只是把名字換上了所謂‘智能投顧,或者說,把原來人做的事情搬上了互聯網,配上一款APP,因此其所謂的‘智能投顧,噱頭大于實質?!睒I內人士不無憂慮地指出。
國內數字化資產配置面臨的挑戰
“盡管數字化資產配置市場的潛在規模很大,增長速度相對較快,但實際上目前只管理著很小的資產量。”總部位于上海的金融研究公司Kapronasia的創始人Zennon Kapron說。尤其是數字化資產配置服務在當下的中國,剛剛興起,尚屬于一個嶄新的產業,面臨著不少方面的挑戰。
首先來看,數字化資產配置服務門檻降低了,但技術門檻提高了。全球擁有數百個金融市場以及各種各樣的數據,“在不同的市場里,又有不同的因子去做分析判斷,比方說供求關系、美元指數、市場的風險偏好、資產的正負相關度等等,各方面都有多種價格表現和互動表現?!睂I人士指出。于是,人們需要整套的多維數據處理模塊去進行人腦難以容納的計算,而解決算法與機器學習問題,就像是數學家列出了一道正確的公式,而在應用中仍然面臨著千差萬別的實際問題,“并非有了一款APP,什么問題都一勞永逸了?!?/p>
從金融技術而言,數字化資產配置不僅需要足夠豐富的資產以供選擇,還需要根據用戶特征定制最佳資產配置方案。以精確至小數點后四位為例,十個資產就有高達10的36次方的組合方式;在運行過程中,需要通過機器學習實時捕捉金融市場變化,調整模型并進行再平衡和調倉;交易執行時,還需要從大類資產中具體挑選合適的產品,尤其在中國市場,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多樣性不足,各類資產交易成本與時間各異……實際操作中更是大大增加了數字化資產配置的難度。
此外,底層資產的選擇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美國市場有數千種ETF,標準化程度高,交易成本低,因此美國的數字化資產配置均采用ETF為底層資產。而我國ETF產品只有127只,規模不足,且大部分以股票型為主,結構相對簡單,很難分散風險,必須用其他資產作為補充和代替。
國內數字化資產配置將走向何方?
智能投顧在中國剛剛起步,盡管數字化資產配置行業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還不能很好地以量化指標來衡量其價值。面對上述多方面的挑戰,中國的數字化資產配置將走向何方?
首先,數字化資產配置代表了金融市場創新發展的一大方向,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監管部門若能在保護和支持創新的前提下,介入并提前避免和防范風險,將對國內金融市場帶來更多積極創新的空間。
2017年11月17日,人民銀行、證監會等五部委公布《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專門拿出一個章節來對可能到來的資產管理智能投顧規則框架進行勾勒,這是監管部門針對資產管理業務首份頂層設計的綱領性文件。根據《意見》的要求,智能投顧類資管業務需要針對其特點披露其算法缺陷等問題。此前,如何將人工智能引入財富管理行業,業界一直在探索,而有關智能投顧的監管尚未明確。
其次,“人機結合”面向機構是新趨勢。數字化資產配置平臺與持牌機構“人機結合”的模式成為了最佳選擇。相比于普通用戶,機構用戶能高度識別數字化資產配置平臺的技術實力,且人們對財富管理機構擁有更強的信任度。事實上,領先的數字化資產配置公司已經開始以to B端的方式打開市場,有的數字化資產配置公司公開宣布:面向機構客戶。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金融科技對資管行業影響越來越深、越來越廣,預計未來幾年智能投顧的資產管理規模有望每年翻倍增長,人機結合的投顧模式有望成為未來該領域的發展趨勢。
第三,國內智能投顧應該在資產配置優化走上“接地氣”的本土化之路,也就是和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相結合。曾在美國工作的聚愛財CEO任衡表示:“我相信10年以后,人工智能所運用的量化技術可能就會像水電一樣普及,在共性的基礎上解決個性的問題,增加用戶和金融專業人士之間的信任?!?/p>
盡管數字化資產配置仍然還在起步階段,招商證券仍預測,至2020年,由數字化資產配置公司所管理的資產將迅速增長至6萬億人民幣(約9050億美元)。“從這一點來看,許多中國中產階級都能從(數字化資產配置)中獲利,而不只是總在使用移動手機的年輕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