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黎
【摘 要】目前,我國立法中并無“黑白合同”這一術語,它只是對一種社會現象的概括,其實質是一種交易行為。建設工程領域中“黑白合同”的出現是合同雙方經濟博弈的結果,也是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建筑市場逐步走向完善的結果。論文就建設工程中的“黑白合同”問題進行探析,簡要分析其基本特征、存在的不同情形及在不同情形下的法律效力和個人的一些思考。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is no "black-white contract" term in our country's legislation. It is only a summary of a social phenomenon, and its essence is a kind of transaction behavior. The emergence of "black-white contract" in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s the result of economic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It is also the result of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lack-white con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briefly analyzes its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 situations, and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of legal effect, and personal thinking.
【關鍵詞】黑白合同;合同效力;建設工程
【Keywords】 black-white contract; contract effectiveness; construction project
【中圖分類號】D92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8)03-0047-02
1 引言
由于利益關系的沖突,在當前的建筑工程招投標領域存在一種極其普遍但卻不正常的現象,即“黑白合同”現象。建設工程招投標雙方當事人在簽署正式的招投標合同外,還另外簽署一份實際履行的協議。兩份協議中協議內容有差異,大多是承包人在簽訂中標合同之外另外給發包人出具的各種讓利、縮短工期的承諾。往往為了規避招投標制度,或者用來謀取某種非法的利益。黑白合同的出現違背了我國招投標法所確立的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這將使公開招投標失去意義,進而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應明令禁止[1]。
2 黑白合同的定義與特征
2.1 黑白合同的定義
“黑白合同”又叫做“陰陽合同”,顧名思義即為“白合同”和“黑合同”兩份合同構成。“黑白合同”是一種社會現象的概括稱呼,指的是對于同一招投標形成的兩種不同的合同,兩種合同之間內容上存在較大差異,為在交易中達到某種目的牟取不法的利益而簽訂的兩份合同。依據 《招標投標法》的規定,招標單位、投標單位簽署的并且在工程管理部門備案的建設工程的施工合同被稱為“白合同”。特點是按照正規的程序流程簽訂,在工程管理部門有備案的合同。相反,在逃避政府有關法律規定的,私下簽訂未在工程管理部門備案并實際履行的跟“白合同”內容有重大變更的施工合同稱為“黑合同”[2]。
2.2 黑白合同的特征
“黑白合同”具有以下特征:①兩者都是招標單位和投標單位為同一個標簽的合同,但是合同約定的內容有著很大的差別,比如工程款的數額、施工時間、質量等級、履行方式等方面的差異,概括來說就是主體相同,內容不同。②“白合同”在工程主管部門進行過登記,備案公示,但并沒有實際履行;“黑合同”雖然沒有進行公示備案等,但實際履行方案是依據“黑合同”。③招投標雙方簽訂“白合同”是為了使建筑工程合法化,辦理正常的法律手續;而“黑合同”是為了逃避法律監督、逃避國家稅收,為招標單位謀取不法利益的一份協議。兩份協議的簽署往往存在著非法的招投標行為[3]。
3 黑白合同的常見形式
“黑白合同”是在建筑工程招投標過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現象,按照兩份合同簽署的時間來分類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先簽署黑合同,另一類是后簽署黑合同?!昂诤贤痹凇鞍缀贤敝昂炇穑谡袠酥跋冗M行“私下招標”,在私下確定中標單位時,簽訂“黑合同”然后再由中標單位邀請幾家投標單位一起陪標,走個公開投標的流程,然后簽訂一份沒有意義的“白合同”在工程主管部門進行備案登記并公示。第二類是指當事人都是按照《招標投標法》的有關規定和當地政府有關規定,在嚴格的法律流程下進行的招投標,并將結果進行備案。但在雙方簽署“白合同”之后,招標單位或個人利用職位之便,與中標單位私下簽署一合同,約定對自己有利的條件,之前簽署的“白合同”僅僅在工程管理部門備案和公示,實際施工都按照雙方私下約定的“黑合同”實行。
4 兩種形式的“黑白合同”的法律效力
4.1 “黑合同”簽訂在先
“黑合同”在中標之前就已經簽訂,這種情況下的“黑白合同”屬于無效合同。有些時候,為了個人利益,或者為了招標施工帶來的中標者的不確定性風險,不少的招標單位在開始招標前就與潛在的投標單位進行了交流談判,確定了中標者。甚至,招標還未開始工地就已經在進行施工,然后招標單位和投標單位在組織一場假的招標活動,由中標單位找幾個其合作單位與自己一起參加招標,其他單位故意不中標,讓提前簽好“黑合同”的單位中標。這種內定中標單位的行為,嚴重違反了建筑市場上競標的公平性。無視國家規定的招投標制度,將法律視為兒戲,輕蔑共和國法律而且違反了《招標投標 法》的規定?!墩袠送稑朔ā返?3條規定:“在確定中標人前,招標人不得與投標人就投標價格、投標方案等實質性內容進行談判?!?第55條規定了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 當事人進行實質性談判影響中標結果的,中標無效。在這種情況下,屬于虛假招投標,雙方簽訂的“黑白合同“均不具有法律效力[4]。
4.2 “黑合同”簽訂在后
在“黑合同”簽訂在“白合同”之后的情況,要看后簽的合同是否對先簽訂的合同有著本質性的更改。“黑白合同”的法律效力是否由實質性的變更來決定這個問題在學界存在很大的爭議。有些學者認為,對實質性內容進行更改的“黑白合同”,違反了《招標投標法》第46條規定,該規定屬于強制性規定,因此認定變更的內容無效。也有學者認為,第46條應適用于整個招標投標活動即合同的訂立過 程中,而不應對合同履行過程產生約束力。而根據《合同 法》第77條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昂诤贤狈从沉穗p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雙方完全可以根據情況的變化改變合同的約定,根據后法優于先法,簽訂在后的合同的效力應優于簽訂在前的合同的效力。再者,如果將第46條的規定理解為適用于合同履行過程,在現實中也無法操作,所以應當肯定“黑合同”的效力。我認為兩份合同之間是否有實質性的內容 更改是判斷“黑白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率的重要依據之一,《招標投標法》第46條規定的目的一方面在于防止當事人虛假招投標的規避行為。在虛假投標行為下的合同當然無效,在市場競爭的公平性方面上看,在投標人中標后在簽訂其他的合同,明顯違反了市場競爭的公平性,這樣的合同應該改視為無效合同。對于兩份合同是否有實質性的內容更改,應該有以下幾個要素:質量、工期、工程款、付款期限等。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的建筑市場變化很大,由于客觀的不可控制的因數下雙方進行的有關工程款工期等方面的變更,雙方都接受的情況下簽訂的合同應該視為有效,應當考慮工程價款的變更是否與當時公認的市場價格相吻合,對工程質量等級的提升及工期變更是 否有相應合理的獎勵條件,這些變更是否危及社會公共安全。而更為重要的是,事先的招投標是否是虛假的規避法律的偽裝行為,變更合同是否出于客觀的實際需要,而且是正當合法的。
5 對“黑白合同”問題的一些思考
“黑白合同”問題已經成為了當今建筑工程中的一普遍現象,也成為建筑工程糾紛中的一個難點,合理的處理“黑白合同”問題成為重點問題,減少“黑白合同”糾紛在于根源上解決。出現“黑白合同”的原因主要有虛假競標或者招標單位為謀取私利等。解決該問題應該從招標單位、投標單位、工程監管部門入手。加強法規建設,加大執法力度,打擊虛假投標;加大工程監督力度對當事人的合同只有報備過后才具有法律效力,這樣就可以避免出現黑白合同現象,即只有報備的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加大反腐力度打擊以公謀私的行為。
【參考文獻】
【1】王澤鑒.民法概要[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2003.
【2】 王建東.建筑工程合同典型案例評析[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3】 林镥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簽證和索賠期限問題探討[J].政治與法律,2005(4):56.
【4】郭常斌,丁郡瑜.建筑工程“黑白合同”法律效力解析[D]. 北京:北京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