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伊
摘要:在中國家庭,我們這些孩子一直都是家長和全社會聊不完的話題。幼兒園、小學、中學直到高中,除了家和學校以外,課余時間,究竟把我們安放在哪里,托管給誰,學什么,吃什么,怎么樣,成為了最讓家長頭疼的事情。尤其近年來,關于幼兒園和中小學生的熱點事件不斷曝出,產生了強烈的輿論共振。因此,這里我想以一個高中生的經歷和視角來談談校外托管服務這個公共話題,和所有關注這個問題的家長和同學們,談談我們的一點思考和建議。
一、讓人迷茫的市場
校外托管服務機構作為一個新興的市場產物,究其根本,它的產生是源于家庭和社會的實際需求。在當下,這個新興市場方興未艾,主要與以下這幾點因素息息相關。所以我們要探究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就有必要從需求側來分析這個市場產物生成的原因。一是三點半現象。下午三點半這個學生放學時間和五六點鐘家長下班時間是個尷尬的"時間差",一直讓家長們疲于奔命。要么總是請假早退,要么干脆辭職,而許多家庭則選擇請"銀發族"早送晚接。"放學了,誰能來接我",一個簡單的問題,卻讓各方為難。二是中國式教育。我媽媽曾經是小學教師。她反映在九十年代末 “三點半”現象出現后,很多學校通過延長課后時間,開設各種活動課堂和補習班,雖增加學生課業負擔,但一度解決了“三點半問題”。但是當教育部又嚴令減負之際,很多學校放棄了校內托管服務陣地,校外機構因此集中進入市場,她們把學校原本加重學生負擔的那一套又拿過來重復了一遍,于是托管機構往往就是讓學生超前學習、超難學習、超量學習、超重學習。因此,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之間的大戰從學校轉戰到校外托管服務機構,學生們一直苦不堪言。三是農村城鎮化產生的留守兒童問題。近年來,隨著城鎮化腳步加快,我縣很多農村孩子進城讀書,很多農村家長為此在城鎮購房陪讀。一方面農村家長自身沒有什么文化,沒有能力輔導孩子學習;另一方面,很多農村家長在冬季農閑進城陪讀,春秋農忙季節回去種地,于是很多孩子被寄放在校外托管服務機構。家庭教育經常缺位,家長素質參差不齊,于是校外托管服務市場應運而生野蠻生長。
二、讓人堪憂的亂象
我曾經對居住過的縣城學校周邊的小飯桌、補習班和學生住宿點等校外托管服務機構進行過隨機走訪,其中有的正式掛牌營業,有的就在居民區里,我們家里一個閑置的學區房就曾經被租用。作為一種校外托管服務機構,無論在場所環境等硬件建設上,還是在師資員工等軟件管理上,幾乎很少有能夠達標的。無證經營現象普遍。從我縣教育行政部門一次清理整頓校外托管服務機構行動中獲取的數據看,我縣校外住宿點260個,住宿生1038人,“小飯桌” 122家,其中,獲得食品經營許可證的僅有17家,其余均為無證經營。食品安全無保障。小飯桌”住宿點一般以家庭經營為主,多是夫妻店經營模式。原材料大多是隨意采購,廚房設施簡陋,多數都沒有餐具消毒設備,也沒有生熟分開處理。一般僅限于吃飽或好吃,還做不到吃好,更談不上營養衛生。從業人員門檻低?!靶★堊馈焙洼o導班從業人員多為下崗職工、退休教師,有些就是農村上來陪讀的家長,在和他們交流中發現,關于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教育教學管理等從業人員必備知識都十分缺乏,普遍把看好、吃飽作為基本標準。消防安全存隱患。在走訪調查中還發現,大多數“小飯桌”、住宿點都沒有配備泡沫滅火器等消防設施,室內門窗及防護欄設施根本不符合消防安全通道有關規定,更不要提組織學生安全演練了。很多住宿點為了多招收住宿生,設置大通鋪,床位擁擠,超員嚴重,消防安全隱患讓人不敢想象。市場監管執法難。因為這些住宿點和小飯桌和輔導班多數隱蔽在校園附近居民區內,不掛任何牌子,所以食藥監局等執法部門敲不開門也走不進去,讓很多托管服務機構成為隱形組織而無法監管。以上這些問題幾乎是當前這個新興業態的慣常現象。
三、讓人期待的未來
小學生“3點半現象”已經成為2018年全國“兩會”的第一個重點問題,校外托管服務機構建設作為關系千家萬戶的一個民生問題,也必將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從問題入手我建議各級政府在監管這些校外托管服務機構這些“灰色地帶”“真空狀態”時,能夠考慮以下意見:建立聯管機制。建議各級政府將規范校外托管服務納入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來,行使政府主體責任,指導成立全市聯合整治校外托管服務機構領導小組,明確具體管理部門,設置聯合管辦機制,設置證照辦理流程,從源頭上明確牽頭責任部門、配合部門及各自職責分工。嚴格準入制度。建議制定出臺校外托管服務機構準入制度和準入標準,經各級人大審議制定成為地方行政法規。同時嚴把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師資學歷證明、從業人員健康證、消防安全許可證、餐飲服務許可證等證照審批關口,設定準入門檻。對托管服務機構用房面積、師資配備、床位數量、廚房面積、餐具消毒、冷熟分離、消防設施、門窗及防護欄改造等硬件建設和軟件管理方面提出硬性的行業管理標準,讓監督管理工作有據可依。實施動態監管。建議監管部門聯合執法,定期不定期對此類機構進行行業檢查、個體抽查。建議相關監管部門聯合建立網上共管平臺,通過建立完善登記備案制度、信息報送制度、風險預警制度,確保各服務機構相關運營動態信息隨時在線即時可查。任何一個方面出現問題,相關監管部門均可統籌掌握動態信息做出處理或預案。施行退出機制。對托管服務機構達標戶實行掛牌登記制度管理;對未整改或整改不達標的"小飯桌"堅決予以取締。對發生食物中毒、性侵幼童、消防安全等惡性事件、造成人員傷亡或重大社會影響的托管服務機構,列入行業失信失管黑名單,終生取消其準入資格和從業資質。相關信息在媒體公告。
另外,建議各級政府借鑒上海、北京等地先進做法,還應以學校為主渠道,充分利用學校在管理、人員、場地和資源方面的優勢,解決學生部分托管服務需求。還可以以社區為補充,在現有社區中整合利用場地、人員等方面的富余資源,開設三點半課堂、周末課堂、假期七彩課堂等,有條件的也可以為中學生、高中生提供晚上或周末自習室服務,分擔解決家庭托管服務需求。期待,一個讓所有孩子喜歡,讓所有家庭放心,讓全社會滿意的社會托管服務體系能夠盡快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