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春明
摘要:能力的提高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趨勢。體育教學也不例外,加強學生自我鍛煉能力的培養是現代體育教育發展和社會的要求,是現代體育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培養學生自我鍛煉的能力也日益受到體育教師的關注。
關鍵詞:體育;教學;自我鍛煉;能力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培養學生自我鍛煉的能力也日益受到體育教師的關注。那么,如何在高中體育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呢?
一、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我鍛煉能力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自我鍛煉能力是指學生在無教師的情況下完成練習任務和進行身體鍛煉的能力,是對學生鍛煉的自覺性、鍛煉的目標程度、鍛煉的內容和方法以及獨立處理鍛煉中出現問題的能力的綜合考量。自我鍛煉能力首先表現為一種意識,即自我激勵、自我調控、自我評價。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我鍛煉能力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在于:
(一)由高中體育課程特點所決定
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與中小學有著明顯的不同,其側重點有所偏移,對學生鍛煉意識的培養更為關注。高中階段體育課程在新課改思想的指導下進行了適量的調整,更加突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注重學生自我鍛煉能力的培養、良好習慣的養成與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這決定了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進行自我鍛煉能力的培養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二)是高中生自身特點的必然要求
高中階段的學生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已漸趨成熟,是學生逐漸獨立化、自我化與社會化的重要階段,是為學生升入高一級學校與走上社會打基礎的重要階段。就體育教學而言,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要加強方法的指導,使學生逐漸學會自我學習與自我鍛煉,形成基本的自我鍛煉的能力。但是學生在這一階段是無意識學習,他們還沒有學習的自覺性與主動性。這主要表現在課上在教師帶動下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非常高,教學氛圍異常活躍,但在課下對于教師所布置的鍛煉任務卻置之不理,這是令教師極為頭疼的事情。同時由于高中生的學習任務繁重,片面認為加強體育鍛煉會浪費時間,而且勤鍛煉的結果具有延遲性,對身心帶來的益處不是短時間能見到的,這也是導致學生鍛煉積極性不強的重要原因。這直接影響到學生自我鍛煉能力的培養。
二、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自我鍛煉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加強運動素質教育
為了改變學生的體育鍛煉觀念,提高其認識水平,我們在教學中根據當前的形勢、高中學教學特點和高中學生的實際情況,講清高中體育的目的和任務,體育鍛煉與身體素質、學習工作以及生活的關系,并結合實例講述體育鍛煉對增強體質的作用,使學生真正了解體育鍛煉的意義和價值。另外,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講述體育的基本知識和鍛煉方法等,以激發學生的鍛煉熱情。
身體素質是高中學生學習和掌握運動技術動作的基礎。身體素質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動作的完成,也關系到他們對運動項目的學習興趣和信心。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每節課結束前,我們都要安排一些身體素質練習。
(二)靈活把握主要教材,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采用靈活方法
在傳授教學大綱規定的教材上,教師注重對學生運動技能的教學,教學中對運動技能教學的反映切合體育課改思想,注重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和教學評價。教學的過程運用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等多種學習方法,合理安排好學生對教材的學習。教材的教法,體育教師應該運用各種方法和現代化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對教材內容有一個正確的動作認識和運動興趣。練習時的分組,采用性別分組、技術分組、自由搭配等,學生在練習時有目標,有競爭,有幫助,有快樂。游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也是學生最樂意參加的活動。體育教師安排學生游戲,既可以安排和主教材有關的體育游戲,也可以安排新游戲。但根本的前提是:讓學生在游戲中得以快樂和笑聲。教師可以制定游戲的內容和方法,對于高中生來說,可以根據現有的體育器材或者不用器材,讓學生自由創設游戲;對于初中生來說,教師給予分組指導,對自編游戲最新穎、最科學的小組提出表揚。并對每個游戲給予鼓勵和評價,提出改進方案,調動了學生創作積極性和熱情。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又提高了課堂的氛圍。
(三)課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認識的延伸練習。
這是課堂教學的必然延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課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認識的延伸練習,能培養學生自我鍛煉能力的鞏固、深化、能使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不斷提高,能使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形成習慣。
自我鍛煉練習的技巧性。“技巧”能激發學生的元認識。啟發學生主動掌握新知,促成新的知識不斷得交往,從而不斷擴展學生知識結構的內涵。練習設計的趣味性,多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練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練習設計的生活化。體育鍛煉生活化、社會地將+是不斷提高學生課堂自鍛能力的促進劑,這也是社會大體育全民體育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變體育課小課堂為社會大課堂的嘗試,其意義運高于學生能力培養這一表面。
(四)加強反饋自我調控能力的培養
古人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講得就是一個通過層層反饋進行學習的成功經驗。所以要實現初中體育教學的優化,必須加強對學生的反饋自我調控能力的指導和培養。因為學生本身也是自控系統,能夠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反饋調節。學生學習中的自我調控是學生為促進學習成功,提高學習效果,主動積極地運用調控元認知、動機和行為的過程。
總之,教師首先要明確提出動作質量“標準”和運動成績“達標”要求。其次,要及時了解學生的鍛煉情況,對學生的鍛煉態度、鍛煉成績作出正確的評價。以便學生對自己學練行為價值標準的掌握和準確判斷,進而采取控制與調節,產生一種積極向上,勤奮進取的自我調節機制,從而正確地估計自己和別人的成績,激發并增強自我調控信心與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