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瑩 馬英
摘要:在老年期癡呆中, 血管性癡呆和阿爾茨海默病是兩種主要疾病,其中前者有較明確的病因和危險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防,而且治療途徑廣泛,本文從多個角度闡述血管性癡呆的治療。
關鍵詞:血管性癡呆;治療
血管性癡呆(vasculardementia,VD)是指由各種腦血管疾病引起的腦功能障礙而產生的一種獲得性智能損害綜合征,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臨床表現為記憶力衰退以及高級認知功能減退。其預后相對好,治療途徑廣泛, 且在一定程度上可進行預防。目前,VD 無特效療法,關鍵在于預防腦血管疾病。該文對VD 的治療進行總結和概括,以提高人們的認識,為VD 治療提供一個客觀依據和新的思路,并為VD 治療尋找一種有效、簡便、經濟的治療方法。
一、血管性癡呆的西醫治療
(一) VD的藥物治療
1.鈣拮抗劑 尼莫地平是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的一種,與其他鈣通道阻滯劑不同的是,降壓作用較弱,具有極高的脂溶性,極易穿透血腦屏障,所以主要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尼莫地平對腦部血管及中樞神經具有雙重保護作用。其治療VD的作用可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擴張小動脈及微循環血管,防止血管痙攣性收縮,改善腦部血供;②抑制神經元細胞鈣內流引起的鈣超載,保護腦部神經元;③抑制缺血區腦細胞過氧化作用,減少自由基產生,保護缺血區神經元。本試驗通過組內比較也印證了尼莫地平能夠改善VD患者高級認知功能。
2.銀杏葉提取物 是一類天然的抗氧化劑,其在調節免疫、清除自由基以及抗氧化、抗衰老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銀杏葉提取物是血小板活化因子強有力的拮抗劑,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的作用,能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抗炎癥和抗過敏等。對于VD 患者的臨床治療,在改善患者的智力精神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銀杏葉提取物優于氨酪酸類藥物及丹參制劑; 在改善患者癡呆水平方面,銀杏葉提取物優于胞二磷膽堿; 在療效方面,提示銀杏葉提取物在治療VD 上有顯著作用。
3.吡咯脘類 此類藥物屬于益智類藥物,主要增加腦細胞的能量代謝,使神經細胞的反應性和興奮性提高,可選擇性作用于大腦皮層和海馬,促進并增強患者記憶力,同時提高患者的認知能力,代表藥物為吡拉西坦、奧拉西坦。吡拉西坦為腦代謝改善藥,屬于γ-氨基丁酸的環形衍生物,能促進磷脂以及氨基酸的吸收,還可以增加腦內蛋白質的合成,其抗腦缺氧作用可保護多種外源性傷害刺激對大腦的損害,從而改善學習和記憶能力等;奧拉西坦能增加膽堿的攝取量,因其可透過血腦屏障,增加腦部組織對葡萄糖及氧的利用,可明顯增強記憶力,并能保護神經元。也可改善老年性癡呆和記憶障礙癥患者的記憶和學習功能。研究發現,奧拉西坦在提高VD 患者漢密爾頓憂郁量表評分和簡易精神狀態檢查表評分,改善記憶、思維和學習能力等方面優于吡拉西坦,且藥物安全性高。
(二) VD相關性因素的干預
高血壓治療,一般認為收縮壓控制在135~150mmHg可改善認知功能;抗血小板聚集治療,阿司匹林等可改善腦循環;2型糖尿病是VD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對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療對VD有一定的預防意義;用他汀類藥物可以降低膽固醇,對預防腦血管病有積極意義。
(三)認知癥狀的治療
維生素E、維生素C和銀杏葉制劑等可能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膽堿酯酶抑制劑多奈哌齊對VD可能有效;腦賦活劑如吡拉西坦、尼麥角林等有助癥狀改善。對患者出現的精神癥狀、各種不良的行為、睡眠障礙等,應進行相應的藥物治療。患者的康復治療亦很重要,關系到其生活質量。
二、血管性癡呆的中醫治療
VD的中醫治療以針灸治療針灸療法為主,在祖國醫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不但不良反應小,而且見效快,經濟實用。近幾年,針灸在治療VD 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頭穴分區叢刺長留針法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治療腦血管疾病的針刺方法,是我國著名針灸專家于致順教授對針刺頭部穴位的總結與深化,于教授認為十四經的循行均可通達頭部,因而刺激頭穴,可以起到對氣血陰陽的綜合調節作用;于致順教授在多年臨床和科研的基礎上,提出“針場”假說,根據場的理論,采用透經、透穴的方法,運用多針叢刺,長久留針,在臨床上發揮了顯著的療效。于向華和張海峰將60 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治療結束后顯示均有一定改善,但治療組療效更為顯著;結果提示,頭穴叢刺長留針法能增加大腦皮質功能區之間的協調和代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障礙,增加腦血流量,進一步證實了頭穴叢刺長留針法治療VD 的優勢。
參考文獻:
[1] 趙淑清,董加純,李玲玲. 奧扎格雷鈉聯合銀杏達莫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J]. 中國實用醫藥,2007,2( 26) : 51-52
[2]胡泉,涂翔,張嬿,等. 銀杏葉提取物治療血管性癡呆的系統評價[J]. 遼寧中醫雜志,2013,40( 4) : 683-685
[3]Béjot Y,Aboa-Eboulé C,Durier J, et al. Prevalence of early dementiaafter first-ever stroke: a 24-Year population-based study[J].Stroke,2011,42( 3) : 607-612
[4]張立,關瑩,邢艷麗. 頭穴叢刺治療血管性癡呆32 例[J]. 針灸臨床雜志,2010,26( 6) : 18-19
[5]于向華,張海峰. 頭穴叢刺長留針法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觀察[J].上海中醫藥雜志,2012,46( 12) : 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