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心言
夏天在北戴河觀鳥濕地拍鳥時,常遇見的攝友中,有不少是來自北京的退休老人。其中有一位見的次數多了,就聊起了他的生活安排。
他說,他就住在鴿子窩附近,是租住的農民房。我說:“租金應該很貴吧?”他說:“如果在旅游旺季短租,自然很貴。按年租,一年也就1萬多元。把北京的住房租出去,一個月可以收入5000元,一年6萬。一進一出,多出四五萬元,愛怎么花怎么花,這可是退休工資以外的收入啊!北戴河生活設施條件不錯,過了旅游旺季人也沒那么擁擠了,物價還比北京便宜,你說好不好?”
他告訴我,什么季節大批候鳥過境,可以拍到壯觀的畫面,什么時候漲潮落潮和鳥在濕地活動的規律等等。
他還說,他不僅在濕地拍鳥,還到處走,哪兒美去哪兒,不光拍鳥,還拍景,拍人。
從他說的北京住房一個月5000元就租出去了,可能不是很富裕的人,可是手里拿的相機卻很高級,可見他對生活品質的追求。
在南戴河一處新開發的海灘,沙灘、游艇、充氣城堡,各種設施齊全,長長的棧道伸入海中,這是海景公寓房開發商為房屋配套的大手筆。在那里兩次遇到一位北京來的退休老人在棧橋上海釣。問他是不是住在旁邊的公寓。他說不是,這里的房子太貴。他前幾年在離海略遠的地方買的房,很便宜。“反正開車不到20分鐘的路程,該有的享受都有了。”
從這兩位老人身上可以看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過去大不一樣了。從前退休的老人盼的是生活無憂,怕的是物價上漲退休金不夠用。現在至少是不愁衣食了,于是進一步使生活更美好就提上了日程。
當然美好生活的實現也不是容易的事。高檔的海景公寓不是人人都買得起,可是人們還是可以在現有的條件下,在現實存在的各種差異中發現提升生活質量的可能。前面說的那位老人就利用了北京和北戴河之間房租的差價,實現了以房養老。重要的在善于發現這種可能。
我女兒的一位朋友熱愛旅游,可是一場重病使他成為離不開輪椅的病體。最近發現他成了郵輪的常客,一再隨郵輪出海。他行動不便,到了碼頭也不能下船,就是在船上享受郵輪提供的各種服務,其樂融融。
日歷一天天地翻過去,生活總要不斷地更加美好。美好要靠創造,要靠奮斗,也要善于發現和運用。發現美好,也發現適應自身情況實現美好的途徑。用得好,對更加美好的生活也是一種促進,可以推動更多美好的事物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