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奇
每次跟別人分享自己在美國帶娃的經(jīng)驗,我最常說的一句話肯定是“首先要確保自己不違法”。
聽上去貌似非常夸張,其實一點也不——因為美國對于兒童安全的保護規(guī)定得非常嚴格,如果用中國的標準在美國養(yǎng)娃,很有可能動不動就違法了。
第一次意識到這一點,是一個朋友生孩子出院那天。她先生在去醫(yī)院接娃之前先沖去商店買初生嬰兒專用的汽車安全座椅,他說這是法律規(guī)定的,沒有它就不能帶嬰兒坐車,雖然醫(yī)院離他家也就五分鐘車程。我當時想,美國人真是認真啊,我們當年在國內(nèi)生娃,出院時抱在手上就上車了,也沒聽說出過啥問題。
又比如,在國內(nèi)給女兒買兒童自行車時,我說應(yīng)該配一個頭盔,她拒絕了,說別的小朋友都不戴,她一個人戴顯得很奇怪。在美國你根本就沒得選擇,不僅是自行車,孩子即便是玩滑板都必須要戴頭盔,否則就是違法的。
還有,12歲以下的孩子不能一個人在家,所以代人臨時照顧嬰孩是一項重要的市場需求,很多中學(xué)生都靠這個掙零花錢。偶爾我出門一兩個小時辦點事,讓女兒自己一個人在家寫作業(yè),孩子都露出不安的表情:她不是因為自己一個人待著害怕,是擔心萬一被別人知道會去投訴我。
即便孩子超過12歲,可以一個人在家,也不能獨自過夜。我朋友和她先生因故外出一周,本來讓兒子去同學(xué)家住幾天。兒子說他已經(jīng)13歲了,自己一個人住不違法。過了兩天無意中被學(xué)校知道了,學(xué)校非常緊張,立馬聯(lián)系緊急聯(lián)絡(luò)人,要求確保孩子不能一個人在家過夜。
還有一些情形,雖然沒有明確地違反法律規(guī)定,但也會讓他人莫名驚詫。例如女兒剛參加網(wǎng)球俱樂部的時候,老師給每人發(fā)了一套用品,其中包括一個塑料的運動水壺。有一天她要去訓(xùn)練,當時家里所有的水壺都在洗碗機里運轉(zhuǎn)。我看到廚房里有一個玻璃瓶,是吃完水果罐頭后留下來的,也沒多想,就把瓶子洗干凈讓她臨時當水壺用一次。我去接孩子的時候,教練一見到我就說:“孩子才8歲,你怎么能拿玻璃瓶給她當水壺?”
而我最嚴重的一次違規(guī),自己甚至都沒意識到。那天孩子因為參加課外活動,不能像平常一樣坐校車回來,需要開車去接。我知道每次開車去接,車子都不進停車場的,而是一輛輛排成長龍慢慢經(jīng)過校門口,由老師開車門把孩子一個個送進車里。
為了能早點接到娃,我跟先生說讓他把車停在學(xué)校馬路對面,我下車后步行到學(xué)校門口,直接把娃帶過來上車,這樣能省20分鐘的時間。
當我拉著孩子的手剛想帶她過馬路,站在校門旁邊的校長震驚了,因為在這里根本沒有人步行過馬路,她說這實在是太危險了,她無論如何也不能同意我這么做。
(摘自《深圳商報》 圖/亦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