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浩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看,企業所雇傭的資源是否對企業有價值,往往取決于這些資源能否為企業帶來盈余。某些資源可能比一般資源有超額的價值貢獻,但問題的關鍵是要看這些超額價值如何在資源擁有者和資源雇傭者之間進行分配。
我們現在可以看人力資源管理中另外一個重要問題,薪酬定位。請問:邁克·喬丹在芝加哥公牛隊打球時,他的工資是過低,過高,還是正好?
不懂球的人當然想不通為什么玩球的人能掙如此大錢。對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他的工資簡直太高了,高得離譜。
但是,如果這些人知道喬丹直接和間接地創造的價值是多少,他們一定會為喬丹打抱不平的。喬丹拿到的工資和所有收入肯定小于他給所在球隊和NBA以及相關商家創造的價值和財富。
喬丹之所以有價值,就是因為老板雖然付給他的工資比其他一般球員高若干倍甚至幾十倍,他仍然能夠給他的雇傭者帶來巨大的價值盈余。可謂千分價錢萬分貨。
自己掙,也給別人機會掙。這也可能是有價值資源的一個特點吧。這些資源從不把屬于自己的(或自己創造的)價值完全徹底地拿干凈,而是給雇傭者或者合作者留有盈余。
長此以往,雇傭者和他人在第一時間想到的必定是這些資源。于是,這些資源也就不會斷了檔期。
(摘自《浩言管理》北京大學出版社 圖 /亦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