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
《相書》上有這樣一個說法:如果一個人手指又胖又短,鼻頭很寬,背很厚之類的話,就說此人福德很深,是富貴之人。結果這兩年又有人說這是典型的冠心病、高血壓的體質。
同樣一個體征,僅僅是傳遞的信號不同,你馬上會生出兩種完全不同的情緒,以及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理反應,于是對你身體的健康也帶來很多影響。
還有比較常見的事情是一個人去醫院化驗,一看單子,身體里有個一厘米大的東西,他肯定會說:“完了完了完了……”如果這個東西長在臉上,是一顆一厘米大的暗瘡,你又會說:“哦哦,擠掉就算了?!?/p>
為什么臉上長了暗瘡你就不覺得是個事,把它擠掉就完了,同樣是顆暗瘡長在內臟上你就覺得不能接受呢?因為過往的信息知識讓我們產生了不同聯想,這些聯想就形成了一種想象的結果,這個結果會反作用于當下。
我們都以為是過去影響了現在,全然沒有意識到我們想象的未來也會影響現在,而且影響力可以更大。
這就是為什么人們通常愿意給剛出生的孩子花更多的錢,而等他讀到大學的時候,看得出他也不像是一個有成就的人,就不怎么肯投資了。等他到了二十幾歲還在混,混到博士了還要讀書,還不出來工作,爹媽就煩了,心里暗想他是不是要用讀更多的書來逃避工作???
你會發現一個人之所以童年的時候可以獲得很多的資源,一個公司在剛剛開始創業的時候靠一個PPT就能融資,是因為它還沒有長大,它還有很多的可能性——未來可以反作用于現在。
越是遙遠宏大的未來,越能夠對現在產生影響,它甚至比過去的經驗更能夠影響當下。你的未來之心,本身就會反作用于當下的判斷情緒。
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一句話可以讓人紅光滿面,一句話也可以讓人面如死灰。這些都是假的,只不過是語言想象的邏輯。
人之所以成為人,是他活在了自己以為的故事線里面。如果你能夠洞察它的虛妄,就獲得了解脫,如果你能夠利用它的虛妄,你就可以創造價值。
但是終極而言,那只不過是一系列概念和想象的夢幻泡影,我們的內在世界腦補了我們所看見的世界。
我認識一些老公很優秀的女人,她們很痛苦,原因是宮斗劇之類的電視劇看多了。覺得老公在外面認識的女人都是危險品。因為她們有這個想象,就會把所有的信息連接在一起形成這個臆想,最后把老公推向無邊無際的外遇深淵。
你的想象創造了當下的一切,這難道不值得引以為戒嗎?
(摘自“自在睡覺微信公眾號” 圖/傅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