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新

李明新,北京小學校長、北京小學教育集團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北京市首批中小學教授,特級教師,教育部課程教材審查委員會專家,兼任北京市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整體改革委員會副理事長等職,被聘為教育部名校長工程導師,北京市名校長工作室導師,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北師大、北京教育學院兼職教授。在辦學中主張堅守基礎教育本真,提出了“五養”教育理念,形成了“實與活”的教學思想,其推進的學校管理改革、四季課程建設、寄宿教育研究等具有較大影響。
期末將近的時候,考試與減負問題自然又成為大家的熱門話題。怎么對待“減負”,學校各有各的認識,各有各的高招。有年年改革創新的,也有頂風作“案”的。聊天中,我聽到了一些學校如何加重負擔的做法,也耳聞了一些學校如何“減輕”負擔的觀點,仔細一想,他們都對素質教育有誤讀。加重負擔的學校說:光搞素質教育,不重視學習,不增加負擔,不重視考試行嗎?學生倒是快樂了,什么都沒學到,考試成績下降誰負責?“減輕”負擔的學校說:我們當下實施的是素質教育,追求的是學生的快樂學習,不應該看重考試,更不應該看重分數,多搞點活動,讓學生快樂最重要,考成什么樣都沒關系,只要快樂就行。這兩種說法雖然不同,但是對素質教育的認識卻是一致的,都認為素質教育是不重視學業質量的教育。
第一種說法是典型的應試教育固守者的認識。在他們看來,素質教育一定是個幌子,是個門面。他們說“光搞素質教育”,就會“不重視學習”“不重視考試”“什么都沒學到”“考試成績下降”。言下之意是素質教育只抓快樂,不抓學習。
第二種說法是典型的素質教育膚淺論者的認識。有這種認識的不只是一些中小學的干部、教師,社會上普遍的認識都如此。在他們看來,素質教育等于快樂學習,快樂學習等于“多搞活動”“考什么樣都沒關系”。言下之意也是素質教育只抓快樂,不抓學習。
大家想想,如果素質教育真的不抓學習,你能從心底里接受素質教育嗎?今天,之所以素質教育在許多學校難以深入落實,之所以素質教育成為應試教育堅守者的批評對象,確實與“素質教育不抓學習”這個認識有關。其實,家長之所以在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面前糾結,不自覺地站到給孩子加重負擔的隊伍中,也與中小學一些同志的這種錯誤認識與實踐有關。試想,如果搞素質教育就是快樂,就是以犧牲學業水平為代價,學生總學不好、學不會,將來中高考時抓了瞎,哪個家長會不著急、不糾結呢?家長又怎么會認同素質教育呢?因此,學校減負擔,家長加負擔,堤內損失堤外補。社會上學科培訓班火熱,與家長對學校教學質量的擔憂甚至不滿意有直接關系。不解決素質教育與學業水平的關系問題,負擔就不會真正減下來,培訓班熱也不會從根本上降溫。
因此,素質教育要想在廣大教師、廣大家長的心中扎下根,要想在社會上站穩腳跟,就必須旗幟鮮明、理直氣壯地說:素質教育不是降低學習質量,而是提高質量;素質教育不是只搞活動,不抓課堂,而是必抓課堂,必抓學業水平。我們反對用考試和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方式,但是并不否認科學的考試對學生學科能力考查的必要功能。毋庸置疑,課堂是學生學校生活的主要空間,課堂學習質量是學生成長的重要標志。素質教育的課堂不是低質的課堂,而應該是有效的課堂、高質的課堂;真正的素質教育的課堂應該讓學生讓學生越學越愛學,越學越會學,越學越善學;素質教育的課堂應該讓學生學習充實、學有底氣、不怕考試。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認同,家長才能放心,社會才會稱贊。
那么,要提高素質教育的課堂質量應該著力抓什么呢?用一句話說就是抓學習力,即抓學習動力、學習能力、學習毅力。首先是抓學習動力。不管哪個學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形成熱愛學習、熱愛學科的情感,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樹立恰當進取的學習目標,是學生從學習成功走向新的學習成功的強大動力。有了這個動力,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才能走向自覺,走向深入。二是抓學習能力。高質量課堂的標志不是課本背得牢不牢,而是文化積淀厚不厚;不是學習知識多不多,而是學習方法會不會;不是刷題試卷有多厚,而是學習視野有多寬。掌握學習方法,培養思維能力,開闊學習視野,提高學習素養,才是關鍵的質量內涵。我認為,而且我過去的語文教學實踐也證明,學生會學習,學科能力就會強,能力強就不怕考試。三是抓學習毅力。毅力就是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精神,就是直面困難、不怕挫折的勇氣,就是心有目標、矢志篤學的追求。談到學習毅力,必然涉及到樂學與苦學的問題。如果只快樂沒有學科能力、學習成績的提高,不是理想的教學;如果只有學習成績的提高而痛苦不堪,恨學如仇,也不是理想的教學。理想的教學應該是在艱苦的學習中享受進步的快樂,在快樂的學習中激發更強烈的求知欲。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都要辯證看待苦與樂的關系。只是不同學段側重點不同而已,但是決不能搞表面的快樂,或沒有樂學追求的苦學。
我一直認為,搞應試教育不對,但是因此就說考試不對是不客觀、不實際、不理智的。考試本身作為一種評價手段無所謂對錯,用的時機合理,試題科學,那就是好的。考試能力的核心是學科能力,學科能力強,不用害怕考試。我們搞素質教育,不是不要考試,而是要大力研究考什么和怎么考才更加科學的問題;搞素質教育,不是不抓學習,而是要研究學什么和怎么學才更有質量的問題。
最近聽到某區的一位教委領導說:什么時候,我們區里的家長都不去給孩子報培訓班了,那個時候才說明我們的教學質量真正提高了。這樣的話無疑是一道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