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甜
(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廣西 柳州 545000)
隨著汽車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自主品牌主機廠的利潤壓力引發供應商同行業出現低成本競爭,導致單家供應商的份額占比降低(零部件供應商數量激增),出現約71%的供應商采取降低品質等級或質量管理水平的方式降低成本,以提高自身競爭力。調查顯示,45%的售后市場投訴問題由配套企業零部件降成本降質量造成。換言之,在低成本壓力下,供應商的降質量舉措會直接影響零部件產品品質,影響整車車輛感官品質及售后市場顧客滿意度。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科技的快速發展,供應商品質管理已形成一種系統化、集成化、敏捷化的管理模式。為適應商業環境的急劇變化,企業的生存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動態的經營環境使得供應商品質管理模式的快速反應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并強調需要加強靈活的供應商評價與選擇管理,盡可能地滿足企業的需求。抓住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使企業適應企業間日益激烈的競爭和內外環境的日新月異的變化。在新的經濟體制及管理理念下,舊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滿足需要,企業面臨著新的挑戰。企業要回顧和發展自身的理性思維,必須重新思考和構建自己的評價與選擇系統。而供應商質量評價標準作為供應商品質管理中的一個節點,不僅能夠有效地發揮最大的作用,同時它還是供應商品質管理中的核心準入條件,使高質量資源供應商鏈體系整合得以實現。
供應商產品質量控制環節主要包括原材料入庫檢查控制、各工序質量控制、出庫檢查控制、到主機廠現場異常控制及最終售后市場終端用戶的異常響應分析。持續對供應商品質管理、質量管理水平進行提升是前置供應商品質績效評價的一項重要活動,它也指運用質量管理理論和供應鏈管理理論在供應商質量管理活動中對供應商進行評價、選擇和管理,目的是提升供應商過程質量保證能力,持續提供品質符合或超越主機廠質量標準及最終市場客戶期望的產品,在整個組織的質量管理中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為維持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在對供應商進行質量績效評價時,應站在發展的角度,注重對其長期合作發展能力進行評價。
供應商質量管理可以分為量產前和量產后2個階段,量產前的質量管理主要集中在對潛在供應商的質量驗證、質量保證能力的考核等方面,而量產后的質量管理工作則是對產品質量一致性的管控和質量的改進活動。優質的整車不僅依靠主機廠嚴格的質量管控,還離不開品質優異的零部件企業。相較于流程化和機械化的生產過程,對供應商的質量管理則更具挑戰性。
在實際中,應秉承“品質經營”的理念,盡可能提升在J.D.POWER質量調研中的排名,獲得顧客認可。圖1為量產前、量產后供應商評價與選擇示意圖(在量產前期對供應商的評價、審核、選擇和質量跟蹤及在量產后的質量跟蹤、確認和完善)。
隨著零部件成本越來越低,供應商采取降成本的方式各有不同,要想長期獲得較強的競爭力,必須從提高品質方向入手,對零部件生產過程質量及實物質量評價標準實施持續完善,在最大程度上確保所提供的零部件質量符合顧客期望。供應商選擇主要遵循“Q.C.D.S”原則,即質量、成本、交付與服務并重的原則。
在平衡成本的因素下,對即將納入選擇的供應商生產過程及體系過程實施有效的品質提升,以符合選擇的標準,這屬于前置供應商選擇的活動。該項活動也可以使企業適應企業間激烈的競爭、消費者需求的急劇變化和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是一種新的管理策略和概念。
隨著供應商評價與選擇的多樣化,本文主要探討自主品牌主機廠如何在低成本態勢下開展供應商選擇的動態管理,如何選擇合格的供應商,如何實施前置供應商選擇活動,如何實施供應商動態提升與淘汰。
以下主要從選擇標準化作業度高的供應商、選擇重點供應商實施質量專項管理、采取末位供應商限期整改的做法、采取供應商凍結做法進行闡述。
圖1 量產前、量產后供應商評價與選擇示意圖
隨著時代的發展,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確認供應商已經建立有一套穩定、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具有生產所需特定產品的設備和工藝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部分供應商為了應對嚴峻的低成本態勢,在生產過程中對其質量管理手段進行更改,由原來的標準化作業的現場質量管理轉變為作坊式的現場質量管理,這在極大程度上影響了產品質量的一致性管控。為此,可在供應商質量選擇上運用質量體系評分細則條款選取標準化作業度高的供應商,防止選取了不合適的供應商而導致成本增加與質量下降。
對于極具低成本優勢的供應商,選擇性納入重點幫扶,制訂專項改善提升計劃重點提升,實現供應商過程質量管理水平及實物水平的提升。主要通過運用質量體系評分細則條款,逐項對重點供應商實施幫扶提升,通過月度現場監察的方式及驗收整改資料的方式對整改效果進行驗證,同時跟蹤3個月供應商零部件在主機廠現場的質量體系幫扶效果。該做法可提高高性價比供應商占比。
對末位影響供應商納入重點供應商質量實施專項提升,并規定時限(半年)整改,若未完成整改,則考慮暫停其新產品開發資質。
若實施2次納入重點供應商專項管理后,仍然未達到整改要求,且對結果質量指標影響嚴重,則納入供應商凍結清單,由采購部實施供應商凍結。
想要提高整個車輛制造行業的質量,在競爭趨向于白熱化的狀態下占據優勢地位就要求供應商的在零件的選取階段能夠更好地對零件本身的質量做出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結合程度、供應能力等眾多因素做出最有利于自身發展與競爭力提升的選擇,對于目前零件供應商選擇中存在的問題一一解決。
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逐漸推進,給原有的零件生產提供了全球化發展的機遇,但也有挑戰。針對原有供應關系制約零件供應全球化的推進,可以對現有的眾多零件生產企業進行統一管理,根據生產的種類進行分類。這將是解決原有供應關系被取代對當地零件生成廠商造成影響的一種方法,也是逐步引領本土零件生產商走上國際化的一條發展道路。
車輛的生產需要數量眾多的不同的生產零件,零件的選用對最終車輛制造產業的生產與制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單單進行零件的選取就需要考慮眾多不同的方面與因素,針對不同類型的車輛組裝,需要建立較為穩定且全面的零件供應選擇體系,一方面可以給車輛零件的選用提供有力的標準,防止因選取不合適的供應商而導致成本增加、質量下降,另一方面可以給零件生產商提供技術進步的方向與競爭發展過程中提高自身競爭力的發展方向。
面對汽車制造行業競爭范圍的逐漸擴大與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加,零部件的選材等與生產成本和整車質量息息相關,在車輛零件選擇的過程中,主機廠必須有效運用績效評價、質量體系評價、日常/專項幫扶、限期整改/凍結方式對供應商進行有效的評價與選擇,從而提高汽車行業零部件供應商高性價比占比,通過供應商評價與選擇的關卡,為主機廠在競爭中占據領先地位爭取非常有利的資源儲備及時機。
參考文獻:
[1]郭耀煌,李英凡.生產商和供應商戰略伙伴關系分析[J].哈爾濱理工大學學報,1999(5):72-75.
[2]仲維清,侯強.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模型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2(3):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