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勤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吉林有限公司網絡部,吉林 長春 130000)
干線光纜是整個干線傳輸網絡的載體,它承載著省際以及省內的所有重要業務。隨著干線傳輸網絡的不斷發展,干線光纜的長度也在逐年增加。近年來,吉林省干線傳輸網絡不斷壯大,干線光纜的長度也在不斷增加,2016年,吉林省光纜長度達到7 949 km,比2015年度增長了24%,這一比例每年仍在不斷提升。近3年來,干線光纜故障平均修復時長不斷延長,由2014年3.3 h延長至2016年的4.4 h,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已經嚴重影響了應用業務傳送和用戶感知。因此,在日后的工作中,我們要盡快解決這個問題。
結合工作實際,對2016—2017-03干線光纜每月平均修復時長指標進行分析。2017-02,修復時間最長,為6.8 h;2016-07—08,修復時間最短,為2.9 h,該時間段平均修復時長為4.4 h。
對目前光纜修復過程展開調查,修復過程分為故障通知、故障點定位、光纜熔接和故障恢復確認4個環節。對目前光纜修復的各個環節進行分析,通過現場調查和數據分析,對2016—2017-03干線光纜修復各環節(故障通知、故障點定位、光纜修復、恢復確認)平均需要的時間進行統計,具體如表1所示。
從表1中可以看出,導致干線光纜修復時間長的原因是定位故障點時間長。
表1 干線光纜修復各環節平均需要的時間統計
對2016年干線光纜修復中定位故障距離所需要的時間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定位故障距離時長平均為70.3 min,大于標準值45 min。查看各地市的干線光纜路由圖的完整率情況可知,各地市的干線光纜路由圖完整率最高為40%,均在80%標準下。運用直真系統,采取抽樣調查的方法對各地市的干線光纜ODF信息進行檢驗。
檢測結果顯示,各地市的ODF準確率最高為80%,均小于標準值97%.所以,導致傳輸網絡干線修復時間較長的原因是:①人工定位故障耗時長;②光纜路由圖缺失;③光纜ODF信息準確率低。
在公主嶺和長春蘇州北街安裝自動化監測設備。該設備能夠自動定位故障距離,節省人工定位所需要的時間。使用自動化監測系統后,可以快速定位故障點與中繼站的距離,有效縮短干線光纜修復時長。在發生的3次故障中,該設備定位成功率100%,準確率100%.
核查各地市傳輸機房干線光纜ODF標簽信息,更正其中不規范和錯誤的標簽,形成干線光纜ODF信息表。通過光纜ODF信息核查工作完成9個地市光纜ODF信息核查,使得光纜ODF信息準確率達到99%.
核查全省的干線主備用光纜(直埋、架空、管道),標注經緯度信息。根據干線光纜的經緯度信息,在地圖上繪制干線光纜路由圖。完成松原、白城、四平、遼源、通化、白山、延吉和吉林8個地市的光纜路由圖繪制工作后,干線光纜路由圖完整率達到93.3%.
在所有對策實施完成后,統計2017-07—09干線光纜修復時長,對此次活動的成果進行檢驗。數據統計結果表明,優化措施實施后,傳輸網干線光纜修復時長從4.4 h減少到2.85 h,優化效果顯著。再次統計干線光纜修復各環節時間發現,定位故障點時間長已經變為次要影響因素。
統計2014-07—09的4G傳輸網絡保護失效次數,并與活動前做了對比,發現保護失效次數大大減少,7月份為263次,8月份為186次,9月份減少至125次,效果顯著。同時,再次調查、統計傳輸網絡中影響保護失效次數的因素,發現傳輸網絡帶寬利用率過高現象已經基本解決,因傳輸設備交叉能力不足而導致4G傳輸網絡保護失效所占的比例最大為36%.
此次優化活動為我公司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通過小組活動大幅縮短了干線光纜的處理時長,減少了支付給代維公司的費用,共節約開支114萬元。在實際工作中,合計改造帶寬跨段光纜總計93 Gbit,在通道中斷的情況下,業務仍能正常傳輸,為公司增加收入694.6萬元。同時,通過優化活動,減少了4G傳輸網絡保護失效的次數,提高了網絡穩定性和通信質量,大大減少了由于網絡保護失效導致環網業務被中斷的次數,有效提高了客戶感知。另外,開展優化活動,縮短了干線光纜修復時長,保護了干線傳輸網路的安全性,有效提高了通信質量,提升了用戶感知,減少了用戶投訴量,提升了我公司的品牌形象。
本文就干線光纜修復時長進行統計,對影響光纜修復時長的因素進行分析,解決了由于定位時間過長導致修復時間過長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采取建立自動化光纜監測系統、核查干線光纜ODF信息、補充繪制全省干線光纜路由圖等手段提升了光纜維護及故障處理能力,縮短了故障點定位時長和干線光纜修復時長,為我公司網絡穩定運行和故障快速處理提供了有力保證。
參考文獻:
[1]湯進凱,王健.PTN技術發展與網絡架構探討MPLS[J].電信科學,2011(S1):177-181.
[2]朱京,劉昭偉,雷學義,等.PTN——信息通信基礎承載網絡的演進與變革[J].電力系統通信,2009,30(4):52-59.
[3]王曉義.PTN網絡建設及其應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
[4]凌永發,王杰.多協議標簽交換技術的應用[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05,14(3):255-258.
[5]馮徑.多協議標記交換技術[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