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安全生產“雙主任、雙分管”制度,實行黨政領導掛鉤督導制度;建立安全生產重大事項報告制度,推行安全生產“網格化+實名制+公告欄”監管機制……全國“安全生產萬里行”江蘇泰州行新聞采訪座談會上,泰州市安監局局長陳忙耕介紹說。
據了解,泰州市是江蘇省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試點城市。近年來,泰州市聚力安全生產改革創新,出臺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為全省安全生產改革發展提供泰州實踐。
明責知責是落實責任的前提和基礎。泰州市各級黨政切實擔負起領導責任,把安全生產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在工作思路、用人導向、資源配置等方面給予堅強領導和有力支持。
今年4月,泰州市委書記韓立明到任以來2次召開市委常委會聽取安全生產工作匯報,市長史立軍帶隊對所轄的市(區)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督查。5月初,泰州市人大、市政協還分別開展安全生產執法檢查、民主評議安全生產工作。
《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實施后,泰州市委市政府迅速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5月22日,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簡稱泰州《意見》),九大部分36條具體內容,進一步從制度上構建明責、壓責、督責、追責、問責“五位一體”工作體系。
在強化黨委和政府領導上,泰州《意見》明確,各地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人同為本地區安全生產工作第一責任人,各市(區)政府由擔任本級黨委常委的政府領導分管安全生產工作。建立市、市(區)政府領導聯系條塊、鄉鎮(街道、園區)領導聯系重點企業的安全生產督導制度。安委會設立由政府各口分管領導牽頭的專委會。各市(區)黨委每年至少召開兩次黨委常委會會議,研究解決安全生產重大問題。各市(區)政府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安全生產工作。各級黨委嚴格執行安全生產履職問責制度,強化各級監委對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監督問責。
“值得一提的是,泰州市的市(區)、鎮街(園區)層面試行安委會主任由同級黨政主要負責人共同擔任,目前興化市、高港區已實行‘雙主任、雙分管’。”陳忙耕說,姜堰區還調整增加區監委、區委巡察辦和區督查考核辦等部門職責,明確區監委對各鎮(街道、園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實施監督,明確區委巡察辦將各鎮(街道、園區)、區各有關部門(單位)貫徹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履行黨委和政府安全生產職責情況納入區委巡察內容;明確區督查考核辦將是否執行安全設施“三同時”情況作為項目考核驗收的內容之一。高港區委書記、區政府區長同時擔任安委會主任,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全體副區長、區人大、政協相關領導同時擔任安委會副主任。園區(鎮街)作為基層安全監管“細胞單元”。今年4月,高港區各園區(鎮街)分別建立園區(鎮街)“一把手”書記、主任“雙主任、雙分管”制度,進一步壓實領導責任。

同時,泰州市匯聚各專業領域力量,“借力”明晰責任體系,持續深化“1+X”責任體系建設。在市安委會下設油氣輸送管道等13個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各專委會由分管副市長擔任“第一主任”,分管秘書長及行業領域牽頭部門主要負責人擔任主任,在市安委會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進一步提高全市安全生產治理水平和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姜堰區、高港區、靖江市也都分別成立專業委員會,推動責任層層分解、逐級傳遞。高港區各園區、鎮街還充分發揮地方協會的行業自律作用,最典型的就是胡莊鎮商會,通過定期召開安全生產座談會,交流并解決安全生產突出問題,為各企業負責人提供了良好學習交流平臺。
“各市(區)黨委和政府配齊配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領導班子,設總工程師專業技術領導崗位。加強鄉鎮(街道、園區)安監機構能力建設,配齊配強監管力量,將鄉鎮(街道、園區)安全生產執法車輛納入市(區)執法用車計劃。建立完善以網格化托底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每個網格至少配備一名安全生產網格員,明確網格員職責,建立考核獎懲辦法,切實發揮網格員作用……”泰州《意見》明確。
據姜堰區副區長顧鵬程介紹,姜堰區實施安全生產履職考核,將履職考核結果納入對鎮(街道、園區)、有關部門和單位年度績效管理考核體系,并且將考核結果納入領導干部實績考核內容,作為選拔任用干部的參考依據。2013年以來,姜堰區委先后從區安監局選拔1名正科職、6名副科職領導干部,先后有3名鎮街安監辦主任被提拔到副科職領導崗位,12名鎮街園區分管安全負責人得到提拔重用。該區建立安全生產履職保證金制度,由鎮(街道、園區)、有關部門和單位于每年初向區財政專戶繳納一定數額的履職保證金,年末根據考核結果分別予以返還或者扣減,鎮(街道、園區)、有關部門和單位可按照履職保證金返還金額安排等額資金用于安全生產工作考核獎勵。“履職保證金獎勵制度的正向激勵作用極大地調動了各級干部的履職積極性。”顧鵬程認為。

據高港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蔣向榮介紹,高港區委組織部門重視安監局班子建設,連續提拔2名中層干部進入領導班子,將執法監察大隊2名副大隊長列為組織部部管干部。區委宣傳部門積極為安全生產發聲,在高港電視臺、政府網站設立“安監之窗”專欄。編制部門為安全生產工作提供人員保障,先后增設下屬事業單位宣教中心、內設機構綜合協調科,去年一次性增加5個全額事業編制。財政部門為安全生產工作提供資金和車輛保障,建立園區(鎮街)及部門履職保證金制度,每年配額返還獎勵。法制司法部門建立“兩法銜接”機制及聯席會議制度,在安監部門設立檢察官工作室。高港區還科學合理設置安全管理網格,全區建立村居監管網格89個,配備專職網格管理員96名,通過范圍定格、網格定人、人員定責,明確網格管理的“四員”工作定位,安全監管觸角不斷向基層延伸。
“平時經常‘咬耳朵、扯袖子、紅紅臉’;安全生產考核時頂真碰硬,不打和牌現已成為泰州安全監管的新常態。”陳忙耕說,泰州《意見》提出,加大安全生產獎懲力度,對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結果優良單位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人員進行獎勵,對成績優秀的給予記功或嘉獎,對考核結果不合格的取消各類評先評優資格。
據介紹,去年底,高港區委、區政府出臺安全生產問責辦法,突出事前問責,強化“盡職免責、失職追責”的責任鏈條落實。通過定期開展安全生產巡查和檢查督查行動,對園區、鎮街屬地管理責任和行業主管部門監管責任落實情況開展集中巡查,巡查結果在全區通報。此外,還定期開展重點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述職點評質詢活動;針對安全生產領域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適時開展企業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集體談心談話,推動企業全面履行安全生產法定責任。“問責辦法實施以來,高港區已對5家單位、11人作出通報、提醒性談話等處理。”高港區安監局局長胡懷扣說。
“嚴格實施安全考核,將各部門、村(居)委、設區、安全員、網格員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部納入考核打分范圍,考核結果按季公布,及時兌現。”靖江市斜橋鎮鎮長鄭立平介紹說,充分落實第一責任人責任,將各村、社區支部書記納入考核獎勵范圍。
“建立安全生產重大事項報告制度,涉及主要負責人(投資人)變更、新改擴建項目、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危險場地作業等有關安全生產的重大事項;全面推行重點行業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積分動態管理制度,實行負向激勵和動態管理;推行安全生產‘網格化+實名制+公告欄’制度。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承諾、行業管理部門、鄉鎮(街道、園區)掛鉤企業領導、安全生產網格員、舉報獎勵政策和舉報電話等信息應當在企業顯著位置公告;推進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對失信行為的企業,納入企業失信‘黑名單’管理,實施聯合懲戒……”泰州《意見》將近年來的探索舉措固化下來,多輪驅動,系統集成推進主體責任落實。

“在建立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清單、主要負責人安全責任清單、安全隱患排查清單三項‘正面清單’的基礎上,去年起創新實施危化品企業違法行為積分動態管理制度,對43種違法情形列出‘負面清單’,實施記分管理、嚴管重罰。”陳忙耕介紹說,截止目前,全市對56家危化品生產企業、化工企業和危化品經營企業的62項安全生產違法行為進行了記分,其中對2家記12分的企業,已依法責令停產停業整頓。今年又在重點工貿企業、中介機構等重點監管行業領域分別推進實施。同時,針對企業一線員工安全意識不強、安全技能不高的突出問題,全方位實施一線防御“五個一工程”(面向企業的一線安全標準化規范、面向危險源點的一線預警監測平臺、面向重大危險源的一線應急救援預案、面向班組的一線隱患治理體系、面向職工的一線應急處置卡),打通責任落實最后“一百米”,全市2700多家重點企業,分類設計、發放應急處置卡36000余張。市政府還連續3年組織重點企業“一把手”進行安全生產公開述職,并接受相關部門的聯合質詢點評;市安委辦組織全市重點涉危企業主要負責人集中談心談話會議,開展事故案例教育,切實強化企業主體責任意識。

靖江市作為國家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試點城市,積極探索,先試先行,以防范和遏制較大及以上事故為主線,創新實施“2468”計劃。靖江市安監局局長蔡斌介紹道:“我們緊緊扭住辨識管控重大風險、排查治理重大隱患兩個關鍵,深化‘2468’創新管理,即搭建管控信息平臺、應急救援平臺2個平臺,構建安全責任體系、雙重預防體系、基礎保障體系、應急管理體系4個體系,強化警示教育、依法治安、責任落實、全員培訓、市場運作、群防群控6項措施,與市消防大隊、公安局、住建局、港口局、交通運輸局等政府部門合作,打造安全體驗中心(主題公園)建設工程、危化品一體化管控建設工程、重點工業企業安全防護工程、消防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程、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建設工程、港口安全管控建設工程、水上交通安全防護工程、燃氣管網安全防護工程8項工程。”
“姜堰區不僅制定出臺了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清單,并將其細化為67項具體責任內容,還在重點行業全面完成風險辨識管控,并聘請專家開展專家制度化檢查;對不會管安全,不會查隱患的小微企業,創新實施了‘安全保健醫生’制度,首批選出78名具有較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的‘安全保健醫生’,為企業提供排查整改隱患、辨識風險源(點)、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協助企業創建并持續運行安全標準化等服務。全區980余家小微企業與‘安全保健醫生’簽訂了‘保健協議’,小微企業風險防范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姜堰區安監局局長竇華泰說。
大唐泰電率先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云平臺等,打造行業引領智慧電廠,推動電力生產安全管理轉型升級。據介紹,公司結合人員定位系統,實現對生產人員、外包工的實時定位管控,借助移動手機APP技術,在生產現場對誤入沒有進入該區域權限的人員進行智能報警提醒,構建集運行、檢修、管理一體化的三維智慧型平臺。“通過對智慧電廠系統的應用,設備缺陷顯著降低,人員工作效率明顯提高,運行人員對設備故障的預判能力也顯著增強,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公司自投產以來未發生一起人身傷亡事件。”大唐泰電黨委書記魏治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