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亦田,朱曉陽
(保定第七醫院心內科,河北 保定 072150)
冠心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慢性心血管疾病,多見于中老年人群。此病主要是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1]。冠心病患者常會發生不穩定型心絞痛。冠心病所致不穩定型心絞痛具有起病急、進展快等特點。此病患者若未能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可發生心肌梗死等并發癥,從而可危及其生命安全[2]。本次研究主要分析用美托洛爾緩釋片聯合麝香保心丸治療冠心病所致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療效。
從保定第七醫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間收治的冠心病所致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中選取6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美-麝組和參考組。參考組31例患者中有男性15例(占48.4%),女性16例(占51.6%);其年齡為38~77歲,平均年齡(59.4±6.7)歲。美-麝組31例患者中有男性17例(占54.8%),女性14例(占45.2%);其年齡為40~79歲,平均年齡(60.5±6.2)歲。兩組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相比,P>0.05,可進行組間比較分析。
1.2.1 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 1)其病情符合《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中關于冠心病所致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診斷標準,且經心電圖檢查等臨床檢查被確診患有冠心病所致不穩定型心絞痛。2)簽署了自愿參與本研究的知情同意書。
1.2.2 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 1)合并有肝腎功能受損。2)合并有哮喘或心衰。3)有精神疾病史。
為參考組患者采用常規療法進行治療。治療方法是:根據患者的病情采用阿司匹林、單硝酸異山梨酯對其進行治療。為美-麝組患者聯用美托洛爾緩釋片和麝香保心丸進行治療。美托洛爾緩釋片(由阿斯利康制藥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50044)的用法是:口服,初始劑量為12.5 mg/次,2次/d。之后根據患者病情的變化情況為其將用藥量增加至25.0 mg/次,2次/d。麝香保心丸(由上海和黃藥業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31020068)的用法是:口服,2 粒/次,3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3個月。
1)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是:(1)顯效。治療后,患者的心絞痛癥狀基本消失,其各項心電圖指標恢復正常。(2)好轉。治療后,患者心絞痛發作的頻率降低≥50%,其各項心電圖指標明顯改善。(3)無效。治療后,患者心絞痛發作的頻率降低<50%,其各項心電圖指標未改善。有效率=(顯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2)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心絞痛發作的頻率和每次心絞痛發作持續的時間。
采用SPSS 18.0軟件分析本研究的數據?;颊咝慕g痛發作的頻率和每次心絞痛發作持續的時間等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治療的有效率等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美-麝組患者中臨床療效為顯效的患者有16例,為好轉的患者有13例,為無效的患者有2例,其治療的有效率為93.5%;參考組患者中臨床療效為顯效的患者有13例,為好轉的患者有10例,為無效的患者有8例,其治療的有效率為74.2%。美-麝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高于參考組患者(χ2=4.292,P=0.038)。
治療后,美-麝組患者心絞痛發作的頻率平均為(2.9±0.5)次/周,其每次心絞痛發作持續的時間平均為(2.3±0.3)min;參考組患者心絞痛發作的頻率平均為(4.2±1.3)次/周,其每次心絞痛發作持續的時間平均為(3.0±0.6)min;美-麝組患者心絞痛發作的頻率低于參考組患者,其每次心絞痛發作持續的時間短于參考組患者(t=5.196,P=0.001;t=5.809,P=0.001)。
臨床研究發現,與穩定型心絞痛相比,不穩定型心絞痛發作時引發的疼痛癥狀更嚴重,且持續的時間更長。此病患者若未能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可發生多種嚴重的并發癥,從而可危及其生命安全[3]。有學者指出,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發生與患者存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小板過度聚集、血栓形成、動脈痙攣等因素有關;治療此病應從抑制心絞痛發作、改善冠狀動脈的血供及心肌功能等方面著手[4]。以往臨床上常采用阿司匹林、單硝酸異山梨酯等藥物治療冠心病所致不穩定型心絞痛,但效果不佳,且安全性不高[5]。美托洛爾緩釋片可作用于心肌細胞β受體,改善心肌的收縮力,減少心輸出量,從而可起到降低心肌的耗氧量、緩解心絞痛癥狀的作用。麝香保心丸屬于中成藥制劑,其藥物組成包括麝香、肉桂、蟾酥、牛黃、人參、蘇合香、冰片等。其中麝香可活血化瘀、開竅止痛;肉桂可溫陽通脈;蟾酥可開竅止痛;牛黃可開竅醒神;人參可益氣行滯;蘇合香可芳香透竅;諸藥合用可共奏開竅止痛、益氣強心之功?,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麝香保心丸可改善心肌缺血,促進心室肥厚的逆轉,降低心絞痛發作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用美托洛爾緩釋片聯合麝香保心丸治療冠心病所致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療效確切,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