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利婷
(北京市房山區婦幼保健院,北京 102488)
刮宮術是臨床上對流產后宮內妊娠物殘留患者進行治療的常用方法。進行刮宮術的患者在術后可發生宮腔粘連[1]、慢性盆腔炎、不孕等并發癥[2],嚴重影響其生殖健康。有資料顯示,對流產后宮內妊娠物殘留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進行治療的效果很好。為此,筆者對北京市房山區婦幼保健院收治的85例流產后宮內妊娠物殘留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將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間北京市房山區婦幼保健院收治的85例流產后宮內妊娠物殘留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85例患者的納入標準為:1)流產后2周,其陰道內仍有血性分泌物或少量出血。2)進行超聲檢查的結果顯示其宮腔內有不均勻的回聲。3)進行婦科檢查的結果顯示其宮頸外觀無異常且宮頸口無組織堵塞。其排除標準為:1)就診時其月經量是平時月經量的2倍或2倍以上。2)經超聲檢查結果顯示其宮腔內不均勻回聲 >3 cm或不均勻回聲旁邊的血流信號豐富。3)其血紅蛋白(HB)的水平<10g/L。4)進行血液HCG(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檢測的數值增高。5)患有急性盆腔炎。
對這85例患者使用少腹逐瘀顆粒、鮮益母草膠囊聯合甲硝唑進行治療。少腹逐瘀顆粒的用法為:以水沖服,5 g/次,3次/d。鮮益母草膠囊的用法為:口服,2~4粒/次,3次/d。甲硝唑的用法為:口服,0.4 g/次,3次/d。連續治療7 d后對患者進行血液HCG(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檢測,發現其HCG的水平上升,則放棄用藥治療,對其進行診斷性刮宮術,刮取其宮腔內容物進行病理檢查。若患者在治療期間月經來潮,待其月經結束后3天對其進行復診。
對這85例患者進行2個月的隨訪,將其治療的效果分為治愈、失敗。治愈:接受治療后,患者的月經周期恢復規律,其進行血液HCG(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檢測的結果恢復正常,經超聲檢查顯示其宮腔內無組織殘留且宮腔線清晰、完整;失敗:接受治療后,患者的病情無改善或月經量較平時月經量增多2倍以上,進行血液HCG(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檢測的數值明顯上升。
接受治療后,這85例患者中,病情治愈的患者有81例,治療失敗的患者有4例,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29%。
流產后宮內妊娠物殘留患者多為有慢性盆腔炎史、疤痕子宮及身體素質較差的女性。其流產后發生陰道出血的原因多為其子宮收縮不良、子宮局部發生炎癥導致其子宮粘連或盆腔內殘留的絨毛組織生長。以往,臨床上對流產后宮內妊娠物殘留 患者常采用刮宮術進行治療,但在施行該手術時,需在患者的宮腔內進行操作,可對其生殖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5]。中醫認為,該病屬于“產后惡露不絕”的范疇,是由于患者氣虛、血瘀、血熱所致。氣虛型流產后宮內妊娠物殘留患者的臨床癥狀為月經量少、月經色淡、月經無臭味。血瘀型流產后宮內妊娠物殘留患者的臨床癥狀為月經量少、月經色暗、月經中有血塊、腹痛。血熱性流產后宮內妊娠物殘留患者的臨床癥狀為月經量時多時少、月經呈果醬色、月經穢臭、小腹脹痛拒按、發熱等[3]。血熱型流產后宮內妊娠物殘留患者會發生宮腔感染,可讓其住院進行治療。對氣虛及血瘀型流產后宮內妊娠物殘留的患者進行治療的原則為益氣養血、活血化瘀、祛瘀生新[4]。本次研究中對北京市房山區婦幼保健院收治的85例流產后宮內妊娠物殘留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進行治療。該療法具有消炎、活血逐瘀、促進子宮收縮的作用。該療法所用的藥物為甲硝唑、少腹逐瘀顆粒及鮮益母草膠囊。甲硝唑可消除患者子宮的局部炎癥,改善其子宮粘連。少腹逐瘀顆粒的藥物組成為:當歸、蒲黃、五靈脂、赤芍、延胡索、沒藥、川芎、肉桂、炮姜。該藥的主要功效是活血逐瘀、袪寒止痛。鮮益母草膠囊可促進患者子宮的收縮。鮮益母草膠囊與少腹逐瘀合用具有協同作用,可促進患者宮腔內妊娠殘留物的排出。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這85例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29%。可見,對流產后宮內妊娠物殘留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