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一行三人駕車穿行在蜿蜒的青藏公路上,當視野突然開闊,眼前出現(xiàn)舒緩起伏的大片青草地,一群群牦牛悠然地啃食著離天空最近的時光……我們不由驚呼,美麗的那曲到了!
那曲,藏語意為“黑水”,又稱之為“羌塘”,意為“北部的草原”。從拉薩出發(fā)途經(jīng)羊八井、當雄,只需360公里就可抵達。這里是青藏公路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整個地區(qū)在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懷抱之中,西邊的達爾果雪山,東邊的布吉雪山,形似兩頭猛獅,守護著這塊寶地。
眼前的那曲沒有樹,沒有風,極目遠眺,神的畫筆從最高處的雪山開始,沿著陽光的脈絡依次畫出冰川的白、巖石的褐、青草的綠、溪流的清以及廟宇的紅和氈房的黑。那些流動的牛羊、手提酒壺糌粑的牧人是散落其間的星辰,在湛藍的畫布上時隱時現(xiàn)。
那曲草原更是一幅由藍天、白云、彩虹、牛羊和綠色織就的錦緞畫,純美如仙境,不受世人干擾。“天蒼蒼,野茫茫,風吹早低現(xiàn)牛羊。”這段歌詞用來形容那曲草原恰如其分。藏北草原是大自然的獨創(chuàng),是當今世界上為數(shù)很少的一塊未開發(fā)的處女地。在人們的想象中,那里空曠、荒涼、神秘,然而事實上與想象大相徑庭,這里地勢平緩,大小湖泊星羅棋布,地熱溫泉常年云蒸霧罩。夏秋之季,開闊的藏北草原上茵茵綠草點綴鮮花,蔚藍的天空中自云飄蕩、雄鷹自由飛翔,碧藍的湖水蕩漾,天水一色。作為西藏最大的牧區(qū),那曲不僅盛產(chǎn)全西藏質(zhì)量最好的酸奶等奶制品,還有質(zhì)量一流的牛羊皮。
那曲境內(nèi)的古代象雄遺址,建于山腰,石頭建筑,規(guī)模宏大。遺址距今1600多年。象雄王國曾經(jīng)在青藏高原顯赫一時,苯教就形成于此時。公元8世紀,象雄被吐蕃王朝所滅。如今與著名的達果雪山、當惹雍錯并存的象雄遺址存有無數(shù)斷壁殘垣,供人憑吊和觀光。古老的象雄產(chǎn)生過極高的文明,對后來的吐蕃以至整個西藏文化都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然而其神秘的消亡留下了許多千古之謎。
在那曲尼瑪縣文部鄉(xiāng)不遠的窮宗有大片遺址,也被稱為象雄都城之所在。窮宗附近的當惹雍錯是苯教徒最看重的神湖,湖邊今存一建于懸崖山洞中的寺廟——玉本寺,相傳為苯教最古老的寺廟,香火尤盛。
除了玉本寺,那曲還有藏北規(guī)模最大的藏傳佛教黃教寺廟——孝登寺和扎西桑典林尼姑寺。那紅色的廟宇,吱呀作響的轉經(jīng)筒,以及晝夜不息的誦經(jīng)聲……令來自喧囂都市的我們獲得了內(nèi)心的寧靜。
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動物,它們棲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帶,早晚覓食,善奔跑。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之中的福娃迎迎,便是以藏羚羊為藍本,以贊揚其能在嚴酷環(huán)境生存的頑強生命力,表示挑戰(zhàn)極限的精神!
那曲西部的羌塘自然保護區(qū)是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驢、黑頸鶴等國家級保護動物的棲息地,特別是尼瑪、雙湖境內(nèi)藏羚羊最為集中。每年11月~12月是藏羚羊的發(fā)情季節(jié),容易看到藏羚羊成群結隊熙熙攘攘的場面。當?shù)叵驅褞覀儊淼讲亓缪蚓奂貐菭柖啵M軌蛴錾洗笕旱牟亓缪颍耘囊慌娜貉蚓奂膲延^場景。
果真,在木嘎雪山腳下,我們一眼就看見成群結隊的藏羚羊聚集在那里,雄雌各主一群,它們各自為政,少有往來,其數(shù)量估計有千余只之多!機敏的藏羚羊發(fā)覺我們后馬上奔跑起來,它們是草原長跑高手,最快可達每小時80公里,即便豐田越野車也不容易追上。奔跑時它們好像還很靦腆,依舊是雄、雌分開各自分開。它們奔走的姿態(tài)非常優(yōu)美,富有力量,特別是雄性藏羚羊的長角就像古代軍隊整齊排列的長矛,奔跑起來浩浩蕩蕩,宛如沖鋒陷陣之氣概。
我們的越野車追了過去,不想突然“啪”的一聲,輪胎爆了,原來草地上滿是碎石片。好在還有一輛車,于是駕駛員根據(jù)藏羚羊奔跑方向拼命地追趕,“咔嚓、咔嚓”,我的快門連連按動,終于拍到了藏羚羊奔跑中的各種姿態(tài)的照片。
雄藏羚羊有一對尖尖的黑色長角,很有力度感,長角可以入藥。最珍貴的還是它的毛絨,當今世界上的一些富豪,一直把擁有藏羚羊絨織成的衣物當作一種榮耀。三五只藏羚羊的毛絨可以制作一條叫作“沙圖什”的披肩,沙圖什又被稱作“戒指披肩”,因這種毛絨披肩十分輕巧,重量僅有百克左右,可以穿過一個戒指中的指孔。將沙圖什穿過戒指,是沙圖什販賣者證實沙圖什真?zhèn)蔚囊粋€傳統(tǒng)。由于纖維細密,藏羚羊絨具有上佳的保暖性,一條上等的沙圖什售價高達十多萬美金。
如今,藏羚羊雖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并被列入《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嚴禁藏羚羊貿(mào)易,但在巨大利益驅使下,一些人還是選擇鋌而走險,盜獵事件時有發(fā)生。
我們在這遼闊的原野上一邊走,一邊思忖:藏北那曲地區(qū)如果沒有藏羚羊和它的伙伴,這片土地該是多么寂寞!它們同人類一樣,同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應該有同等的生存權利,它們都是西藏高原的主人呢!正因為它們的存在,才使得這里顯得更加圣潔而富有生氣,它們是大地的精靈!


那曲河是怒江的上游,行駛在那曲河畔,伴隨兩岸的秀美風光,黑河水蜿蜒奔流過雪山、草原、峽谷和牧人定居村莊,清晰的河岸線和圓潤的怪石記錄著這條古老河流的滄桑歲月,清澈的河水透著圣湖一般的碧綠。
沿那曲河行走的路途更有一處勝景——馬蹄灣。過查龍電站走20多公里,那曲河劃過一個優(yōu)美的弧度,像馬蹄一樣踏在藏北草原。馬蹄灣雖然沒雅魯藏布大拐彎那樣雄壯,但她那接近360度的水灣絕對稱得上完美。馬蹄灣里草灘上沒有想象中應有的人文建筑,也不需錦上添花,那牦牛群就成了最好的點綴,藏北牧區(qū)的景色和生活氣息就這樣顯露著自然與和諧。
尼瑪鄉(xiāng)海拔4200米左右,距那曲縣有130公里,處于高山峽谷中,牧民居住較為分散,有9個行政村91個自然村,1160戶5746人。
當?shù)匾晃粺嵝牡南驅е樵阃覀兊轿挥谡诘乇泵娴奈髂暹M行采訪,時間略晚,商量了第二日的行程,就分頭休息了。
早晨9點我們騎摩托車出發(fā),翻過一座山,溯一條叫當布曲的小河而上。但見山腳下五六輛摩托車雜亂地停放,遠望山頂,隱約可見采挖蟲草的牧民身影。
“我們往里面走,那邊山好爬一些”。珠扎對這一帶的地形較為熟悉。他告訴我,有些山比較陡,上是上得去,但如果山上下了雪,就下不來了。
自然形成的道路有些顛簸,但摩托車足以通過,不一會我們來到了拉郎溝里的扎康巴山腳下,山上不遠處就有牧民在匍匐前進,尋找素有“軟黃金”之稱的冬蟲夏草。那曲位于雪線4500米以上,這里的山坡、溝谷以及大面積的草場環(huán)境成為雪域高原最珍貴的冬蟲夏草盛產(chǎn)地,因而這里還是整個西藏乃至青海、甘肅、四川等地藏區(qū)蟲草最大的交易市場。
當我喘著粗氣,邊爬邊歇地來到一處雪山采挖地點時,村民旺布已經(jīng)采到了12根蟲草,另一位村民扎拉上山不久,剛采挖到了兩根。
“這里有蟲草!”旺布就在我身旁發(fā)現(xiàn)了蟲草。只見在他探著頭的地方隱約有一個紫褐色、短短的小棍露出地面,那就是蟲草的尾巴。找蟲草也是一個技術活,如果眼睛不亮,是很難發(fā)現(xiàn)雜錯于蔓草間、與泥土顏色相近的草尾的。
我學著他們的樣子,跪在滿是灌木叢、雜草和牛糞的山坡上,恨不得鼻尖都貼在地上,卻一直沒有發(fā)現(xiàn)它的身影。珠扎也納悶地說,去年還找到了幾根,今天怎么就找不到呢。
找著蟲草上山,慢慢就爬到了山頂。扎康巴山海拔4800米左右,俯望群山、河谷,甚為壯觀。
時間慢慢到了中午,剛才還是艷陽天現(xiàn)在卻一陣冰雹來襲。高原天氣多變,熟悉天氣變化的村民早有準備,大家拿出大塑料布,并招呼我們也過去躲躲,就這樣,男男女女、大人小孩擠在一起,抽煙的抽煙,吸鼻煙的吸鼻煙,有的索性裹起藏袍躺在地上。
冷風攜著冰雹劈劈啪啪地打在塑料“帳篷”上,頭頂轟隆隆的雷聲讓不少婦女發(fā)出“啊默默”的驚嘆。到是小孩格外興奮,擠來擠去發(fā)出開心的笑聲。12歲的嘎瑪仁吉和15歲的普瓊次仁就擠在我身邊,看到相機里的照片,不時露出俏皮的笑。這兩個小孩都挖到了20多根蟲草。
冰雹持續(xù)下了半個多小時,群山瞬間變得雪白。鉆出擁擠、憋悶的“帳篷”,扎拉伸伸腰,唱起優(yōu)美的藏北民歌,歌聲在山谷回蕩。不遠處另一伙人仍躲在“帳篷里”,不時傳出爽朗的笑聲。
冰雹過去,陽光透過云朵灑落下來,草地上的冰雹慢慢變軟。人們散開來,又匍匐在地上,慢慢尋覓……
日近黃昏時,我們受邀回到村主任家,享受了一頓由牛羊肉、酥油茶、青稞酒等組成的美食盛宴。當牛羊沉睡,村里的姑娘小伙在院子里圍著火堆跳起鍋莊的那一刻,夜色映照下的雪山舞動起來,延綿起伏的草原舞動起來,燃燒的篝火和她們胸前的綠松石、紅瑪瑙、銀項圈舞動起來,明月和美少女星辰一樣的眼睛舞動起來……還有黑色的帳篷、青稞酒香以及遙遠的歌謠、沉睡的馬鞍一同起舞。
“來吧,最后一個羞澀的人,拉住我和卓瑪?shù)氖謬梢蝗Γ屛覀冊诨鹧嬷衅鹞瑁约鹤鲎约旱纳瘛!币粋€藏族青年大聲唱著。那一夜,我們忘記了塵世間所有的煩憂,在那曲河畔的這個藏族村莊里,在巍峨挺立的雪山下,把自己徹底融入歡快的歌舞中,融進姑娘小伙甜美的笑容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