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又到了一年一度鱸魚產卵的季節,每年3月,基本上都是作釣鱸魚的大好時機。剛剛經歷過漫長寒冬的鱸魚,一方面身體積蓄的能量基本消耗殆盡,急需大量進食補充體力;一方面,它們也要為即將到來的產卵季做準備。
在這個“油菜花開金燦燦”的時節里,大量鱸魚開始從相對較深的水域向淺灘遷徙,急需進食的它們充滿了攻擊性,會對任何在它們面前游動的生物發起攻擊。但由于鱸魚的口裂還沒有完全從冬季的櫻桃小口轉變為血盆大口,其命中率并不是很高,因此,釣友作釣時需要選擇體積相對較小、較輕的擬餌,以及鋒利的、刮手的鉤子。刮手,是我們當地的一種叫法,是指將鉤子在手心輕輕地拖動,能夠刮到皮就說明這個鉤子很鋒利無需打磨,否則建議釣友更換一枚鉤尖鋒利的鉤子或者將鉤尖重新打磨一下。打磨工具,可以是打磨指甲的指甲銼,也可以是購買的專門的磨鉤器。
在最近的一次出釣行程中,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總結出一些作釣的心得與釣友們分享一下。
首先是擬餌的選擇。我接連嘗試使用水面系、拖拉機、波扒、之子狗等擬餌進行拋投,基本上沒有獲得咬口。這一現象說明魚兒的活性較低,餌魚并沒有在水體表層活動。此種天氣條件下,不太會出現大型昆蟲掉落水面的情況。
其次,考慮到魚兒的體力還沒有完全恢復,我開始嘗試使用抽停米諾作釣。此款擬餌雖然獲得了鱸魚的青睞,水下傳來了咬口的信號,但并沒有釣獲成功。我又拋投了幾次,咬口并不如想象中的多,我索性換上胖子作釣。此款擬餌獲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鱸魚發動攻擊的次數和命中率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且中鉤的魚兒活性十足,瘋狂上演洗鰓的戲碼。我想,相較于抽停米諾,胖子更符合這個時節活性較高的鱸魚的胃口吧。
我又分別使用了不同顏色的胖子進行作釣。經過幾番作釣對比,我發現顏色較淺、舌板較小的胖子比顏色較深、潛深更深一點的胖子的釣獲多一些,這可能與冬季大部分餌魚都躲藏在深水、體色相對較淺的因素有關。另外,我作釣的釣場屬于平原型水庫,平均水深并不是很深,這也左右了用餌的類型和釣獲多少吧。
在之后的作釣中,我又嘗試使用復合亮片、VIB等反應餌作釣,結果都沒有胖子好用,于是我結束了反應餌的測試,開始使用軟餌作釣。不得不說,在初春時節作釣,軟餌的威力更加強悍。從軟餌的分類上看,JIG、德州、無鉛、NEKO都有很好的收獲;從軟餌的形狀上看,蝦型、魚型軟餌相較面條蟲的釣獲效果更好一些;從軟餌的顏色上看,沒有明顯的影響,無論是自然色還是反差色都能獲得不錯的效果。
在光照時間相對較短、淺灘面積相對較大的水域,魚兒大部分集中在草區、障礙區的外側,我先將擬餌打到草皮上,然后將其拖落至水中,之后操控釣竿讓其呈現出有規律的跳躍,這種手法并沒有獲得很好的效果。后來我又改用一種慢速勻搜的作釣方式,這種方式備受魚兒喜愛,通常當擬餌行進到一半路程時魚口就開始增多,但釣上來的大多是雄魚,掙扎力道不小,但體型較瘦。
我將船駛入日照時間較長、坡度相對較大的灣子里,依然選擇在草區和障礙區水域作釣。作釣時,基本上擬餌在從草皮落入水中的過程中就會遭遇截口,大部分釣獲也是在草皮的邊緣獲得的。在此處作釣,釣獲的是清一色的雌魚,個個肚大腰圓,大腹便便。盡管體重很大,但掙扎力道卻遠不如雄魚。
關于不同釣點的釣獲,我后來總結了一下。這一時期的雄魚一方面要積極尋找產床,一方面要大量捕食,所以它們會在灘子的草區和障礙區巡游;而這一時期的雌魚處于產卵季,行動不便,為了節省體力就會選擇一些較好伏擊的地點作為藏身之處。此外,如果晝夜溫差較大,坡度較陡的一些灘子更便于它們以較少的體力返回深水區。
關于石質結構區,我需要著重強調一下。在石質結構區水域,如果能夠看到三五成群的鱸魚在結伴漂浮,基本上就可以進行目視作釣了。在此處作釣最關鍵的一點是保持距離,過于接近魚群會讓魚兒提高警惕,降低咬口。保持稍遠一點的作釣距離,使用漂一點的擬餌進行拋投,就能獲得很好的收獲。我在一處水域的石墻下看到3條鱸魚,當時我距離魚群較近,于是我將船慢慢駛開,之后將1.8克子彈鉛與2克T尾魚的組合拋投過去,釣組落水后便遭遇咬口。當我將中鉤的魚兒拉出水面時,另外兩條還在一路尾隨,甚至準備對露在釣獲的魚嘴外面的擬餌尾巴發動攻擊,當時場面非常混亂。我快速地摘下魚鉤將魚從船的另一側放流,然后拋出下一竿。果然,我又輕松地釣獲一條,這時第三條小家伙感覺到形勢不妙,匆匆地游走了。
不過,最可惜的要屬我在一處深水結構處被切線的那條魚。我當時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隨意地將線組拋投出去,所用的釣線線體只有6磅。當擬餌完全到底時,遭遇了重重的一口。我立即發力刺魚,不料魚兒也同時發力,只見手上一頓,釣線被魚兒秒切了。當我再次拋投時,水下已無反應,這樣的結果不禁讓人捶胸長嘆!
春天來了,釣友們奮戰的時刻到了,拿上心愛的裝備趕緊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