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的城墻,是作為城市、城池和城堡的抵御外侵防御性建筑,而今,被保護下來的城墻則成為眾人到訪的景點。本期《游口皆碑》,一起來遙望屹立世間千百年的古老城墻吧!

中國有民諺:不到長城非好漢。一直以來,長城都是屹立于世界的最著名、游客最多的古城墻。這是一座持續(xù)的建設工程項目,第一道屏障的建成距現在已經有2000年之久。這些原始的防御工事隨著時間逐漸被侵蝕。早期和晚期城墻建造的主要目標是抵御北部的侵略者,屏障也有在絲綢之路上收取交易商品賦稅的作用。14世紀,明代的統治者建造了長城的現存部分。城墻使用磚塊建造了2000多級臺階,這些防御工事比之前所建更加堅固,能夠更好地抵御外敵?,F在,北京附近沿著叢林覆蓋山嶺綿延的路段是游客最多的部分。

奧勒良城墻環(huán)繞了整個羅馬的七座山丘,由羅馬皇帝奧勒良建于3世紀。城墻厚約3米,高約8米,長約19公里,保衛(wèi)著城市的中心。在5世紀,厚度增加了幾乎一倍,防御功能也有所添加。這些赫然挺立的雄偉城墻已有1000多年的防御歷史,最后一次經歷戰(zhàn)爭是在19世紀。由于城市依靠它做防御,之后幾年城墻做了修復革新,到現在,城墻依然狀態(tài)良好。城墻的一些部分緊鄰公路,經常意外出現在羅馬的大街小巷。

杜布羅夫尼克城墻是當地的第一套防御設施,建于7世紀,位于達爾馬西亞沿岸。之后的幾千年里,城墻進行了修復和翻新?,F在的城墻約建于中世紀,界定了杜布羅夫尼克的地理位置。城墻連續(xù)綿延1828米,高達24.4米,寶塔甚至更高,而且與眾不同。

拜特龍位于黎巴嫩北部地中海沿岸,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城市以古城堡、教堂、高品質的柑橘類水果、沙灘,以及現代夜生活而聞名。拜特龍是腓尼基的大都市,腓尼基人建造它用來防浪潮,現在仍然沿海岸線挺立。雖然它不是世間最長或最完好的城墻,但它卻是最古老的,歷經了更久的風霜。

哈德良長城跨越整個英國,以同名君主命名,標記著羅馬帝國在大不列顛島的最北端。哈德良長城綿延134.5公里,橫跨東西海岸,多年以來,城墻有所損壞,腐蝕,但有些部分依然完好無損。沿著長城的路線,有一條小路可供行走,城墻周圍的區(qū)域幾乎未被開發(fā)。這樣,很容易記錄城墻的原始風貌。小路現已分裂成六條可行走的路段,游客可以進行為期一周的徒步跋涉。

秘魯庫斯科的薩克塞華曼是南美之窗,也是這座古老帝國高超工程技術的典范。它們不使用灰漿,石料卻打磨得如此平整精細,許多地方連石塊之間的接縫也看不出來。這座石墻建筑曲折,用30多萬塊深褐色巨石構筑而成。這里,在每年南半球冬至時,都會舉行傳統的印加節(jié)日太陽祭,很多當地人都把墻與墻之間的開放空間作為公共公園使用。

城墻的第一道屏障由著名的君主康斯坦丁建造,是一座由塔平均分隔的單獨建筑。但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城市繁榮發(fā)展,領土擴展到了原先的屏障之外。以之后君主命名的特奧多修斯城墻擴展了原先的城墻。伊斯坦布爾曾遭受過一次強烈的地震,不過在人們的努力重建下,這些新城墻的許多大門和塔現在依然挺立。20世紀80年代,這些城市城墻進行了修復,現在城墻與現代建筑和公路并排屹立于城市。

卡諾城墻建于11~12世紀,后于16世紀進行了加長,尼日利亞卡諾城的城墻是非洲最令人關注的古老防御工事之一。土制建筑材料的使用,自然保護運動的缺乏,卡諾城墻不像列表上的其它城墻那么完好,但卡諾曾經是,并且現在依然是跨撒哈拉沙漠毛衣線路上的重要站點。15世紀建立并且現在仍然使用的卡爾米市場,是城市輝煌過去的生動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