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半邊天,當前的小學習作教學,依然問題多多。從學生每年的試卷分析中不難看出,閱讀和寫作都是學生較為薄弱的環節。這也成為我們語文教師頭疼的問題。因此,我們的作文教學急需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既能讓學生對習作感興趣、習得方法,又能讓教師從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來。“寫、評、改作文一體化”的作文教學,即從準備醞釀——試寫初稿——習作修改——定稿抄清——評價欣賞,層次非常清楚。感覺清新、實用,減輕了教師負擔,提高了學生興趣,如春雨,潤澤了我們的習作之田,讓學生真正成為習作的主人。
一、作文與閱讀教學相結合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如果沒有閱讀教學作為作文教學的前提,作文教學就會出現本質上的停滯。因此,作文教學要與閱讀教學相結合,緊扣教材,讓教材和作文結合起來。作文教學,要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把整個中里的寫作知識點,分成若干個課時,然后,讓老師們集體備課,寫成不同的教案,比如,有關人物描寫的,就有外貌、肖像、動作、語言、心理,除了作文立意、結構、語言、書寫等常規立意外,每次作文,根據教材特點,教學計劃,確立重點訓練點。在結合每個單元的作文訓練重點,根據單元訓練重點,訓練學生寫作方法。例如,魯教版四年級上冊《父親的菜園》一課中,老師的作文課,結合課文引領學生找出突出人物品質,描寫父親言行的句子,體會作者的用詞精妙的寫作方法,并發揮想象進行續寫,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從續寫中學習運用習得的方法。充分為習作進行知識、選材、方法的準備。真正讓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于寫作。讓學生覺得課文學習,與作文息息相關,與生活息息相關,與做人息息相關,合乎語文生活化、語文培養人塑造人的教學宗旨。
二、方法指導與學生互改相結合
葉圣陶先生說過:“修改文章的權力首先應屬于作文者本人,老師只給些引導和指導,該怎么改,讓學生自己考慮決定,養成自己改的能力。”
素質教育的課堂打破了師生單向的封閉的交流形式,而是創設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向的開放的活動氛圍,這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學會交流,而且體現了教學是生命與生命的碰撞的過程。作文評價也應如此。在作文評價中,就開展了同桌互評、小組互評的活動。學生在讀文、評文的過程中,學會了欣賞別人文章的優點,有的針對別人的文章結構提出寶貴的意見,有的能發現文章中的好詞佳句,有的也能針對別人的不足提出不同的看法,諸如此類的評語在學生作文本上常常出現。學生參與評閱他人的文章不僅提高了自己的語文能力。同時,他們學會了欣賞別人,學會了尊重他人;被別人批閱作文的學生也學會了傾聽別人的意見,虛心地接受別人的看法,也能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發展。學生拿出自己的文章讓同學自己修改,互相修改,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如在習作修改講評課中,老師可以通過許多學生習作優美詞句,總結好文章的標準:事情具體清楚,語句通順、有條理,表達出真情實感、啟示深刻、修辭方法、描寫方法。合作學習并交流,指出自己的習作的優點和不足,然后讓其他同學評一評優缺點,提出修改建議。這種為評改提供交流平臺,加強學生品評修改自己和他人文章的妙處,益處。好文章是改出來的。
三、評價標準與優點賞評相結合
“欣賞別人,就是以人之長補己之短的明智之舉”。 先從整體上引導學生判斷是否符合寫作要求,告訴學生修改文章是有章可循的,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正確運用修改符號,強調修改步驟等,教給學生修改方法,不斷引導學生給文章加入“佐料”,提高學生的寫作修改能力。首先明確作文評改標準,大致分為字體和標點、內容、結構、表達、語言、創意等幾方面。
(一) 字體和標點
1.字體是否美觀、端正、書面是否干凈、整潔。
2.錯別字。要求將錯別字在原文處打上標記,并在旁批處打上方框,重復的錯別字不計。
3.標點。強調句號、引號、嘆號、問號、書名號的使用,錯誤的在原文中打上標記,在旁批處修改。
(二)內容
1.中心是否鮮明、集中、突出。中心是否切合題意,內容是否真實可信。
2.選材是否圍繞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實際,是否具有典型性、新穎性。
3.看人物形象是否豐富,性格是否合乎情節,材料是否豐富。
4.文句是否有意蘊,感情是否豐富,真摯感人,是否讓人有回味,或引人發笑,或為之感動,或為之深思等。
(三) 結構
1.層次段落劃分是否清晰,結構是否完整,構思是否新巧,如倒敘,插敘等。
2.段落之間是否過渡自然。
3.前后是否相照應,開頭和結尾是否得體。
(四)表達
如記敘文,要求做到抓住細節(動作、神態、心理、語言、場景等)描寫,對事情有自己獨特的觀點或感情,能透過現象揭示本質。
明確了評價標準,讓學生采用初讀、細讀、總評的方法分層去讀作文,修改作文,明確每次作文由批改孩子寫出眉批,總批、等級、評賞人、日期,并畫出好詞好句、錯別字標點、病句。從賞評一個句子,一個片段,到一個題目。讓寫作者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產生一種幸福感、成就感,增強寫作信心,讓賞評者從中有所收益。
總之,素材來自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培養學生作文能力,發展學生創新性作文,是歷史賦予每個語文教師的職責。我們應該站在新世紀培養新型人才的高度,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學會學習、學會創造,打好堅實的基礎,我們的作文教學之路就可開拓出一個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