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能力不僅可以反映出一個學生的語文素質,同時,它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更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就語文而言,沒有廣泛的閱讀就難以打好堅實的語文基礎;就學生的成長而言,沒有廣泛的閱讀就難以理解和領悟漢語語言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并影響到學生其它學科的學習,進而影響到學生將來進一步的深造、工作、成人和成才;所以我們必須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創設情景 以書為伴 由淺入深 大力推薦
閱讀能力可以反映出一個學生的語文素質,閱讀能力的培養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就目前的語文考試而言,閱讀和寫作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其它方面是不可比擬的。因而,作為語文老師,如何才能迅速、有效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看法。
一、創設情景,培養學生積極的閱讀興趣
偉大詩人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從小就讓孩子養成愛讀書的良好習慣,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孩子的課外知識,更重要的是好書還能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培養孩子正確的品德和行為。那么如何讓孩子對讀書產生濃厚的興趣昵?
1.必須要讓學生愛上閱讀。國際上的專業組織每年都會在世界范圍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少年兒童作多項“素養測試”,其中位列第一項的便是“閱讀素養”。很多的學者和研究機構都拿閱讀水平來衡量一個人能力的高低。閱讀水平高的人,不僅找工作的能力強,而且也更容易得到幸福的人生。
2.試著將閱讀作為獎勵,會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孩子都喜歡得到獎勵,也大多會認為獎勵的是好的東西。在我所帶的班級中,每當學生表現較好得了表揚時,我就會獎勵他們看書的時間,或獎給他們新的感興趣的書,這時候孩子們就會顯得異常欣喜和珍惜。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覺得書籍是對他們最好的獎勵,也就會對閱讀興致盎然了。
3.創造好的閱讀環境。閱讀的興趣要從小培養,環境的熏陶最為重要。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很難想象,如果辦公室里的老師一點兒都不喜歡看書,閑暇之余只顧玩手機,那么學生怎么會“自己”喜歡上書呢?所以說老師應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與學生一起閱讀。在我們班,每天有三讀:早晨學生到校以后,師生進行30分鐘語文課本的晨讀;中午師生進行20分鐘的課外書籍閱讀;晚上回家后和父母進行30分鐘的親子閱讀。我們讓學生的家中,每個房間的角落里都有放書,書柜里有,客廳的沙發頭上有,甚至他的床頭都有屬于他的書,在大人們的臥室書柜里也放滿了屬于大人們的書。這樣,孩子在家里坐到哪個地方都能很方便的隨手拿起一本書翻翻,無形中增加了閱讀量。其實在家庭里頭,父母或爺爺奶奶應該多和孩子在一起讀書,成為孩子的閱讀榜樣。同時,我們經常讓家長和孩子一起交流閱讀讀的方法和感受,鼓勵孩子將書中的故事情節給爸爸媽媽大聲地講出來,把自己的內心想法說出來,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繼續編故事,相信一直這樣做,孩子們的想象力得到開發的同時,他們的閱讀興趣也會變得更加濃厚。
4.挑選閱讀書本的重要性。我認為給孩子挑書首先要挑高品質的讀物,什么是高品質的讀物呢?我認為選擇孩子愛看的書,使孩子對閱讀產生好感,就是高品質讀物了。我們建議家長在給孩子挑選書本的初期,也就是孩子幼小時期,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費,更加環保一點,可以利用網絡,先從網上去篩選一篇自己認為不錯的故事,然后繪聲繪色地朗讀,或者放給孩子聽1-2遍,然后看他的反應,假如喜歡的反應很大,那就可以把這本書買回家了。
二、以書為伴,養成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
只有學生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讓其產生讀書的動力,也才能將老師的“要我讀”轉變為“我要讀”。學生一旦對課外閱讀產生了濃郁的興趣,就一定會想方設法尋找閱讀機會,從中獲得滿足感,并且產生愉快的感情體驗。平時交流讀書心得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交流最近一段時間讀書的樂趣;甚至有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借助語文教學的課堂,旁征博引,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我覺得,語文教師必須是一個知識淵博、喜愛讀書之人,讀書是一名教師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師在課堂上的妙語連珠,會在不經意間感染著學生,更會激發他們強烈的閱讀欲望。教師可以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引導鼓勵學生有計劃有目的制訂他本人的讀書計劃,并且定期地檢查他們讀書計劃的落實情況。選擇合適的時間,舉辦一些與讀書有關的活動:比如可以讓學生向大家推薦自己喜歡讀的一本書;也可以介紹此書中最喜歡的一個人物;還可以在每節課前讓學生朗誦一篇自己喜歡并且熟記于心的文章……我想,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孩子們一定會沉浸在書的海洋中,一起感受閱讀帶給他們的快樂。這樣,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會自然而然形成了。
三、由淺入深,加強課堂閱讀指導
每天上新課之前,老師都要著眼全局,在吃透教材和學生上下功夫,找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設置好坡度,讓學生有一種伸伸手就可以摘到桃子的感覺。每節課都必須讓學生知道這節課要學會什么,教師只要根據學生的能力和閱讀程度進行點撥和指導,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閱讀,調動其主動性和積極性,做到全面參與。讀書之前,老師要設計好思考的問題,訓練學生的思維,假以時日,相信會有很大的提升。
四、大力推薦,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讀書是提高文學修養和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作為學生不能只拘泥于對課本知識的掌握,還應該大量的閱讀。因此要求學生廣泛閱讀,擴大閱讀量,以達到擴大知識面、提高閱讀能力的目。這必須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秩序地進行。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有計劃、有目的地向學生推薦適合的書籍。教師要有選擇地向學生推薦一些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書籍,如:科幻讀物、中外名著,現當代少兒文學作品、作文選以及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書籍。雖然一開始會有一定的難度,但是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礪,一定會提高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因此,授完新課,教師可以推薦與課文有一定聯系的文章給學生閱讀。總之,教師所推薦的讀物,盡可能多種類型,以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葉老說:“形成能力,形成習慣,使學生終生用之。”因此,只要我們教師堅持不懈,一步一個腳印地打好每天的閱讀基本功,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隨之大幅度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