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話題作文是由材料引出“話題”,圍繞“話題”展開寫作,新材料作文則要求考生自主提煉觀點,圍繞觀點展開論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看,學生在新材料作文時,語言較為空洞,論證不夠嚴密,究其原因,是平時對材料的積累不夠,應用方法不當。對此,本文就新材料作文的素材的積累與應用作簡要分析。
一、狠下功夫,多方取材
新材料性作文,主題是框架,是命脈,而材料則是磚瓦。只有框架,沒有磚瓦,作文,也如死水。材料是表達觀點或主題的支柱,在動筆寫作之前,觀點需要材料作為支撐。在寫作過程中,觀點或主題則需要材料來表現。如果沒有恰當的、足夠的、充分的材料,觀點就會成為空中樓閣,無立足之地。為此,在新材料作文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學會積累材料,運用材料。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看,學生在積累素材方面方式較為單一,所下功夫不夠。為此,在新材料作文教學中,還得引導學生狠下功夫,多方取材。
首先,要注重從課本上取材,從教材中所選的經典作品中去搜索和積累事例,學會整合素材。如《師說》,先從三方面論述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接著闡述擇師的標準,從三個方面進行對比,點明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對于這樣的作品,對學生學習論證方法是值得借鑒的。又如《獲得教養的途徑》,核心是說讀書的作用,文章開篇說“真正的教養”,再說讀書的作用,最后闡述閱讀經典作品是獲得教養的必要性。這樣的作品,帶給學生的,不僅是對教養的認知,也是對讀書重要性的啟迪,這樣的素材,應引導學生進行整理歸納,學會舉例應用。
其次,要引導學生留意身邊的人和事。在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分析中不難發現,一些學生所寫的作文假、大、空,雖然辭藻華麗,但卻不真實。如2016年新課標Ⅰ卷的圖畫,其實所反映的就是家庭教育的問題,而這也是學生生活中所常見的問題。又如2016年浙江卷所提供的材料,其核心就是如何看待虛擬和現實的關系的問題,2016年天津卷的材料作文則是圍繞閱讀方式多元化展開的,上述的幾個案例,和學生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高考所注重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去發現生活,從生活中挖掘素材。為此,在積累素材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引導學生留意身邊的人和事,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悟出自己的理解。
二、明確標準,合理采用
在寫新材料作文中發現,很多學生雖然平時也積累了不少的素材,但在寫作中卻因應用不當,導致作文失分。的確,如何有效的應用素材并不是隨意而為之的,相反需要根據一定的標準進行。為此,在材料性作文教學中,要注重通過多種途徑而讓學生明確素材的應用標準。
首先,材料是為題干而服務的,材料必須著眼于題眼。在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分析中不難發現,很多學生雖然通過材料閱讀而抓住了主題,但開篇卻沒有緊扣題眼運用素材。如材料展示的是以“傷仲永”為主題的教育材料,讀題后擬定“急功近利,教育之殤”的題目,那么,在篇首就應圍繞“教育”主題選擇素材。
其次,平時所積累的素材應該是真實的,具有可信度的,在應用素材時,也要做到真實。一些學生的作文長篇大論,講大話,說大道理,素材毫無依據可言,讓人一看就覺得假、大、空。為此,在引導學生應用素材時,定要做到真。結合材料確定主題,選定文體后,寫記敘文,敘述的事件要符合生活常理,寫議論文,觀點要從生活中提取,更不能隨意編造。
最后,選用的素材要具有典型性。如2017全國Ⅱ卷是圍繞“文化”主題展開的,無論是選擇六個名句中的哪幾句來展開論述,都要始終圍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華淵源流長,博大精深,歷久彌新這一主題,在引用素材時,要選擇能代表中國優秀傳統文華的,能體現民族文華內涵的素材進行。若是要引用名句,定要是耳熟能詳的,又能代表傳統文華的名句。
三、針對問題,巧妙應用
在選擇應用素材過程中,或材料虛假,或平庸雷同,或游離于中心之外,或照搬照套,這些問題的存在讓學生的作文難以突出中心。在引導學生選材時,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首先,選擇精要素材并應用。在選擇應用素材時,要選擇最精彩的,最能反應所擬觀點的素材,如文中需要表現人物形象,就要選擇最能表現其性格、思想的人物素材。若議論,觀點要明確,論據要能服務于論點。如2017年江蘇卷的材料是圍繞“車”展開的,若由車而寫時代的發展,那么,和車相關的素材就應該富有時代特點,能展現時代風貌。
其次,素材要能以小見大。從歷年高考所提供的材料來看,和生活是明確相關的,更多的是要學生透過生活現象去發現現象背后的本質,能以小見大。為此,在選擇應用素材時,哪怕是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也可呈現生命的奇特,也能悟出生活的哲理。哪怕是一次爭吵,一場意外,也能帶給我們人生啟迪,在應用這些素材時,要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最后,要引導學生學會綜合應用,移花接木。在作文中所引用的素材并不一定是生活的原貌,也不一定是完全真實,但要符合邏輯,要符合常理,在應用素材來表現觀點時,一是要綜合應用多種素材,二是要能從別人的事、他人的生活中引申出可以感悟的點。
新材料作文保持了話題的開放性,文體較為自由,而傳統材料作文則只能寫成議論文。在新材料作文教學中,要切實結合學生實際,引導學生學會多方收集素材,學會對素材進行加工處理,合理應用,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