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
漫步浦東,由一道圍網隔開的兩個區域,被人形象地稱為“關內”和“關外”?!瓣P外”這10平方公里的區域,便是浦東的外高橋保稅區。1991年,朱镕基出訪西歐五國,向外賓解釋道:“中國的保稅區,就是你們的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ZONE?!?/p>
1990年浦東宣布開發開放五個月后,一行人從四面八方、坐車坐船、穿越蘆葦蕩,在一棟簡陋兩層小樓上,宣布成立我國大陸第一個“境內關外”的保稅區——外高橋保稅區。“中國經濟要現代化,就必須實現國際化,而保稅區正是中國經濟與世界最先接軌的地方”,原上海市副市長、浦東新區管委會主任趙啟正表示。
作為第一批外高橋開發浪潮中的領軍人物,外高橋開發公司首任總經理阮延華說:“采取自由貿易和出口加工結合的模式,以自由港為目標,實行商品、人員、物資豁免關稅和進出口自由,新型經濟輻射新區的建成,首要破冰任務是建碼頭?!?993年的《解放日報》報道稱,外高橋只用了28個月就建成了擁有“4個萬噸級泊位和1個千噸級駁船泊位”的港區一期碼頭,創造了上海建設史上的新紀錄。
221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73家,亞太運營商企業42家,浦東百強企業34家;外高橋保稅區全年進出口貿易量,2010年為770億美元,后結算口徑改為人民幣,2017年為7959億人民幣,形成了國際貿易、加工制造、現代物流和倉儲四大產業。在外高橋集團股份董事長劉宏看來,這份最新成績單的功勞,重在功能創新。“3年3萬家企業稅收超百億,可境外融資的FT賬戶、對外投資負面清單模式,包括金融服務的創新改革,這些全新理念在外高橋變為可能?!眲⒑暾f。
2013年9月29日,經國務院批準,包含外高橋保稅區、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的四大區域合并,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成立。“三港三區聯動,對傳統的貿易、物流及生產制造,帶來挑戰,必須提升整體能級,延伸整個產業鏈?!眲⒑瓯硎?。近年來,外高橋通過發揮物業、進出口、物流等全產業鏈服務優勢,引導跨國公司業務向研發、維修、檢測等產業鏈高端環節延伸??柌趟荆ㄉ虾#┕芾碛邢薰揪褪怯少Q易公司轉型為研發中心、最終升級為地區總部的典型案例。
近年來,打造具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特色的總部經濟,一直是外高橋的突破重點。劉宏說,我們是在做包括金融、貿易、物流、制造等外高橋保稅區產業大平臺服務。僅10平方公里的區域產出銷售額達1.5萬億元規模,即便在國際上也是絕無僅有的。”比如京東全球首家“無界零售”線下全品類體驗店——京東匯,就是一體化、一站式創新平臺服務新模式,將依托上海自貿區“店倉一體”的優勢,匯集京東全球購的優質商品,整合文化、旅游、金融打造集場景消費體驗。
中國第一道隔離墻的誕生、保稅區第一條道路、第一個港區建設、第一次封關、免稅汽車供應……外高橋的每一天都是新的。長江之水滔滔,奔流到海不復回,28個春秋變遷,下一個10年,外高橋保稅區仍值得被歷史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