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茶英 江莉 李冬云 余云丹 衛國英
【摘 要】選修課是我國高校課程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兼具知識拓展、技能提高、綜合培養等,與必修課有著明顯的差別。然而,選修課開設存在很多問題,其開設、教學質量、考核評價等是薄弱環節,導致課程內容的選擇隨意或者過于專業化,課程考評方式老套,其作用沒有充分發揮。研究了國內外選修課開設與考核現狀,提出了針對我國專業選修課考核與評價的建議,促進多種評價元素混合的新教育考核評價方式的形成。
【關鍵詞】高職院校;專業選修課;考核;評價
中圖分類號: X3-4;G6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2457(2018)04-0066-001
The Reform of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s for Selective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O Cha-ying JIANG Li LI Dong-yun YU Yun-dan WEI Guo-ying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etrolog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hina)
【Abstract】Elective cours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niversity's curriculum system in China. They also have knowledge development, skills improvement, and comprehensive training.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with compulsory courses.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setting up of elective courses, and their establishment, teaching quality, assessment, etc. are weak links, resulting in random or over-professional course content selection. The course assessment methods are old-fashioned, and their role has not been fully realized. The status quo of selection and opening of elective courses at home and abroad was studied, and proposals for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fessional elective courses in China were proposed, and the formation of a new education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method that promoted a mixture of multiple evaluation elements was promoted.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s; Elective courses; Evaluation; Evaluation
0 引言
選修課的概念源自于1998年的教育教學改革,高校選修課是高等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其內容基本圍繞不同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進行擴展,幫助學生拓展專業知識的領域,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由于選修課課程體系不斷完善,合理和具操作性的選修課質量評價體系和嚴格的考試制度, 包括選修課教案、講稿、期末評教、督導聽課、精品課程評定、考試等各個環節的質量標準還有待改進,導致公共選修課整體水平不高。
大教育家蘇格拉底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秉c燃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力,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學生為中心,加強教師專業素養、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健全和完善課程考核與評價方式,從單一的紙質化閉卷考試轉變到開放性小組討論,視頻簡介,論文寫作,無紙化開卷考試等多種元素混合的新教育考核評價方式,是提高選修課教育質量的主要手段[1-2]。
1 國內外高校選修課考核方式分析
為了查明我國高校與國外高校在選修課開設和考核方式上的差異,通過文獻調研了美國、德國和法國高校選修課的開設情況[3-4]。美國高校注重教學相長,重視學生新知識的學習能力,問題分析能力和獨立創新能力。美國教育更注重學生平時的社會經歷和綜合素質培養,包括論文,家庭作業以及課堂上討論的參與度等方面;德國作為現代大學的發源地,全新采用學分制來衡量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量身定制學習計劃,確定參加考試時間,考核主要以實習和有時間限制的學分制攻讀為主;法國采用高淘汰率的教育體制,課程設計分為三種:大課,指導課,實踐課。大課主要是基礎理論教學,以閉卷考核為主,指導課是在老師指導下,通過講解,輔導,研討等形式對學生做出考核評價,實驗課通過具體實驗,考察和具體操作進行考核,旨在加強對事物的感性認識加以理性的探討,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相比較國外,隨著現代教育新大綱的推行,我國高校選修課的期末考試也從延續了幾代的傳統的閉卷紙質化考試,轉向了開卷,無紙化開卷考試等。
2 考核與評價方式改革
(1)側重基礎理論的專業選修課,可改紙質考試為無紙化網上答題模式,同時綜合上課出勤率、平時作業及小組討論(主題研究報告,小組集體研究成果、成果匯報及答辯水平、小組分工與協作情況、上課表現情況等等)分值比例,決定期末成績。該方式能夠比較全面地評價學生在課程中的學習程度和知識掌握水平,多維度觀測學生在研究能力、寫作水平、表達能力、協作能力等方面的進步與成長。
(2)側重自主實驗的專業選修課,以往是實驗報告考核為主,現可期中、期末分別抽取某1-2個實驗為考核標準,綜合平時出勤,實際操作,實驗報告書寫完成情況考核與評價,促進學生增強動手能力以及認真程度。
(3)為提高專業選修課的教學質量,學校及學院須加強課堂教學的監控和評價。對課程教學的重要環節進行專家、教學管理人員、學生等多方面評價,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和完善。在教師方面,考核內容、考核難度、出題方式、題庫建設方面等做到循序漸進的完善[5]。
3 總結
選修課課程憑借其靈活的課程設置、多樣的教學形式以及廣泛的學科領域,是本科教學中重要組成部分。針對不同類型的專業選修課,需進行不同的考核與評價方式改進,使學生從新穎的方式中收益。高校專業選修課考核與評價機制的改進,有助于拓寬學生知識領域,優化學生知識結構,促進學生的能力發展,培育適應社會發展的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郭瑾莉.地方高校公共選修課程教學改革初探—以華北水利水電學院為例[J].科教文匯,2013(11):30-31.
[2]周宗明.論創新人才及其培養[D].華中師范大學,2004.
[3]任玲,夏德宏,羅圣國.大班專業選修課考核環節改革與實踐[J].中國冶金教育,2012(5):24-26.
[4]沈瑛.選修課考核方式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1):48.
[5]喬娟.通識選修課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及途徑——以甘肅政法學院為調研對象[J].教育教學論壇,2015(51):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