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然
氣象醫學,通過觀察天氣、氣候和人體健康狀況,來衡量分析研究氣象因素與人體生理病理的關系,從而闡明氣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及其規律。其目的是要避免對人體有害的氣象條件,并利用對人體有利的氣象條件,以增強體質,防病治病,益于養生。
中醫氣象學的源流,可以追溯到夏商西周春秋時期。強調了“人與天地相參”的整體觀,提出了養生應“順四時而適寒暑”。其實,早在《內經》成書時期,古代醫家就處處強調養生必須順應天時,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云:“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可見氣象節氣對古人養生來說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