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坤
摘 要:對于液壓系統而言,其穩定性和施工進度有很大關系,為了降低系統給施工帶來的不利影響,必須對具體故障進行深入研究,以便于根據故障做好相關維修工作,確保工程機械液壓傳動系統可以穩定運行。對此,文章首先分析工程機械液壓傳動系統故障特點,然后對其診斷方法進行闡述,最后研究系統故障維修方法,意在為維修人員更好進行檢查工作起到指導作用,從而促進施工操作有序進行。
關鍵詞:工程機械;液壓傳動系統;故障診斷;維修
中圖分類號:TU6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06-0059-02
1 工程機械液壓傳動系統故障特點
在工程機械中,當液壓傳動系統出現故障時,其特點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第一,隱蔽性,對于工程機械而言,該系統主要是以密閉環境下運行,加之系統工作介質比較特殊,在出現問題時很難對其進行肉眼觀察,從而導致系統故障具有隱蔽性特點。第二,多樣性,在進行液壓傳動系統故障的分析發現,可能是因為多種原因造成,如介質泄漏等,從而造成壓力不穩與噪聲過大等,同時還和工程機械等電器故障存在聯系,使其成為綜合性故障。第三,復雜性,通過分析其故障原因可知,液壓傳動系統故障產生原因比較綜合性,如系統壓力過低,隨之出現泄漏問題,或者電泵、閥門故障所引發的故障等,對此,系統故障具有復雜性特點。
2 工程機械液壓傳動系統故障現場診斷方法
2.1 基本診斷
和智能診斷方法比較,基本診斷主要是在傳統維修方法下進行,以發揮其故障有效診斷的作用,具有包括以下幾點:直觀檢查,重點是對部分簡單故障進行檢查,利用眼看和手摸等方法,以實現系統故障的檢查,例如:對于直觀檢查方法的應用,可以對系統是否出現泄漏情況進行準確判斷;對換診斷,在對故障進行維修、排除時,如果缺少精密儀器進行,可以對懷疑零件以相同型號零件更換的方式,對其故障進行相應排除,從而掌握該零件、單元故障情況;儀表測量,在進行液壓傳動系統診斷時,可以利用液壓油壓力和流量等參數,對故障點進行仔細查找;原理推斷,根據工程機械液壓傳動系統原理發現,都是通過不同液壓元件,結合系統回路進行組合匹配所形成,如果發生故障情況,可以采取分析推理的方式,對故障部位、原因進行初步了解,以便于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解決。
2.2 智能診斷
主要是以現代診斷方法和技術等為主,在對液壓系統故障予以深入研究后,以便于實現故障點的有效診斷,具體包括:其一,模糊邏輯診斷,利用模糊邏輯函數,在對系統故障原因、故障現象間模糊關系進行深入了解后,以模糊邏輯函數方程進行計算,以此進行故障原因和狀態的識別。其二,事故樹分析法,按照統計資料進行液壓傳動系統故障原因的處理,使用過程發生的故障情況應作為頂事件,通過事故葉的描述,借助布爾代數予以求解,從而得出事故產生原因。其三,信息系統診斷法,將系統故障知識內容作為數據基礎,構建信息化診斷數據庫,如果系統出現故障,可以對其故障情況進行輸入,通過計算機知識內容的查找掌握故障原因。
3 工程機械液壓傳動系統現場故障的維修
3.1 液壓泵
液壓傳動系統內,其中液壓泵是以提供動力為重要作用,在整個施工環節,主要包括兩種形式,即齒輪油泵與葉片泵。結合工程經驗顯示,齒輪油泵故障表現為液體泄漏,極易造成泵體壓力和流量的顯著下降,很難達到工作性能相應要求,應該做好齒輪和軸承等相關檢測,并對損壞零件進行及時更換。而葉片泵故障維修時,需要對其進行相應拆解,同時進行受損定子的更換,如果出現轉子與葉片磨損情況,應在最短時間進行維修。
3.2 液壓油缸
液壓油缸在系統內具有提供壓力作用,如果該部件出現故障問題,具體表現為:一方面,油缸泄漏情況下,應該對油缸密封器件進行檢查,掌握其破損程度,如果破壞應予以及時更換,減少油質造成的較大危害;另一方面,當油缸的密封件出現損壞時,往往會造成空氣的侵入,應對其進行相應更換,如果液壓油內雜質超出相應標準,需要進行液壓油的過濾,使其危害度得到顯著降低。
3.3 液壓馬達
和液壓泵對比,液壓馬達故障的發生幾率相對較低,通常情況下,液壓馬達無需頻繁檢測和操作,但同樣需要做好日常維護,防止出現馬達故障。在整個使用過程,對于液壓油的添加,應該滿足等級要求與清潔度高相關特點,并在完成整個過濾操作后再對其進行使用,防止雜質造成的不利影響。除此之外,對油管進行更換時,應該預防液壓馬達中液體的滲漏,如果空氣進入,會隨之出現噪聲危害與振動危害,從而對其使用造成影響。
3.4 控制閥
控制閥能夠對零部件進行調節與控制,因此,強化閥體間或其他元件之間配合密度,確保機械設備可以正常運行,是降低系統故障的主要原因,在進行維修工作時,應該避免控制閥機械的碰撞。當控制閥出現故障時,整個維修操作應該禁止對其進行頻繁抽動,其原因為:控制閥的抽動會造成精度的下降,甚至發生失效情況。所以,在對控制閥的故障進行維修時,要求維修人員給予高度重視,保證每項檢修工作的有序進行,在確??刂崎y維持穩定狀態的同時,還能促進液壓傳動系統的正常運行。
3.5 液壓系統噪聲(振動)及解決措施
在液壓系統中,噪聲(振動)的危害極為嚴重,它不僅能夠使壓力急劇波動,而且有可能會產生泄漏、油溫快速升高,甚至發生破壞性后果。振動產生的原因很多,一般分為下列幾種:油泵和馬達質量不好;系統進入空氣,產生“空穴”現象;流體對閥體壁的沖擊;由于閥的動作造成壓力差或兩個油路連接時產生液壓沖擊,使管路與壓力容器等振蕩而形成噪聲;機械系統振動引起的噪聲。在本設備修理工作中,產的共振(噪聲)原因為:系統進入空氣;機械振動產生的振動及共振。
液壓系統進入空氣后,就產生“空穴”現象,從而產生噪聲。此現象在泵和閥內比較常見,要排除此現象,有以下措施:檢查油箱液面是否按規定加至油箱上油標的2/3處,以防止油泵油位過低,油泵吸空;更換或清洗吸油過濾器濾芯,以防止吸油過濾器堵塞,吸油不足;檢查管路是否有漏油、漏氣現象并進行處理,防止系統吸入空氣;用手搖泵反復操作,使系統來回運行幾次,將系統中的空氣完全排入油箱。
管路固定不牢靠或管路不合理很容易產生機械共振(噪聲),因此,在管路布置上應按維護修理前的技術狀態進行布置,對松脫的固定機構及時擰緊。管路交叉處要留有充足的空間,油管和油管固定機構之間墊上膠墊,減少機械碰撞;有相對運動元件的機械摩擦所產生的熱量,大部分被液壓油帶回油箱,也會使油溫升高,因此裝配時要保證有相對運動元件的裝配精度。
此外,在液壓系統中,系統可能會出現共振現象,致使壓力急劇波動,溢流閥產生強烈的振動、撞擊、哨叫聲。在某次維護修理過程中,曾經出現吸油過濾器至液壓控制組合間管路振動現象嚴重,且溫度越高,振動越為強烈,并伴隨刺耳的噪聲現象,由此初步判斷可能油管與某一零部件纏身了共振,于是將同型號的溢流閥進行調換,振動現象消失。結果表明因與溢流閥的匹配點原因,使其與油管產生了共振現象。因此,發生共振后,應首先找到共振源,再做相應的處理。
液壓泵和閥也很容易產生噪聲,除了“空穴”現象外,還有可能本身零部件過度磨損導致的內泄露、流量不穩定等引起噪聲,基于修理局限,除空穴現象我們可以排氣解決,其他情況只能更換泵或閥。
液壓系統的共振和噪聲來源及傳播是一個復雜問題,對于維護修理工作來說,該現象的產生于修理過程和使用維護都有密切的關系,只有做好這兩方面工作,才能降低噪聲和振動出現的可能性。
4 結語
總之,在工程液壓系統運行中,當其出現故障狀況時,應該嚴禁盲目隨意檢修,應先對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按照由外至內、簡單至難的順序進行。對于同一元件出現的故障,其產生原因也會存在較大差異,應該強化工程檢修與故障處理,通過對診斷儀器與檢測設備的合理應用,同時構建與液壓系統相符的管理體系,確保系統維護更加合理,在延長機械整體使用壽命的同時,促進企業整體效益的提升,從而保證液壓傳動系統可以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上官兵.工程機械液壓系統故障監測診斷技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J].科技資訊,2015,(14):78-78.
[2]段俊霞.工程機械液壓系統故障監測診斷技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J].山東工業技術,2016,(13):1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