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攀
【摘 要】人類在發明了核電之后,雖然為世界能源的緊缺貢獻了一份力量,但與此同時也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一些恐慌。自從人類開始利用核能源開始,全世界已經發生過好幾起核泄漏事故,例如日本福島核電站和美國三里島核電廠。核電在解決能源的問題的同時,核泄漏也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存環境和身體健康,所到之處皆為不毛之地,同時對后世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核電廠的安全運行便成為人們開發和利用核能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問題。
【關鍵詞】核電廠;安全性;防控;措施
中圖分類號: TM6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04-0212-002
隨著人類對傳統能源的開發利用,全球的能源逐漸緊缺,同時由于能源過度開發和使用,也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影響,于是人們轉而對新型清潔能源進行開發和利用。而核能因為具備高效率、低污染、低成本的特點已經成為當今人們所利用的最主要的新型能源。想要更好地開發和利用核能,首先要確保核電廠安全的運行。核能雖然解決了世界資源緊缺的問題,但同時也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因此人們對安全利用核能的要求越來越高。
1 核電廠運行中的安全問題
1.1 核電廠運行系統失效
在核電廠運行的安全問題中,最為常見的就是核電廠運行系統失效這一問題,不僅后果嚴重而且會產生聯合反應。例如,如果核電廠發生了核泄漏或其他嚴重性事故,這些事故同時可能影響反應堆冷卻劑系統,致使冷卻劑系統大量失水。在核電廠的運行系統中,反應堆冷卻劑系統是比較重要的一部分。此外,如果核電廠中的蒸汽發生器出現問題,則會導致系統中傳熱管的破裂。此外,出系統異物事故、放射性物質丟失等問題也屬于核電廠運行系統的失效問題。在核電廠的運行中,這些安全問題是不容小覷的。
1.2 核電廠運行管理不到位
在中國的核能行業,由于管理和監管部門的設置比較瑣碎、繁雜、且具有一定的碎片化,因此很難統一集中地去管理核電廠的運行安全。與此同時,國防科工局和國家能源局設置的界限不清晰,在核能開發、新反應堆的研究、國際開發和后端管理這些方面上存在職能分工不均勻的問題。
1.3 核電廠設備出現故障
在核電廠運行的過程中,可能出現一些設備有損壞或失靈的問題,從而阻礙整個核電廠的正常運轉和工作。例如,如果核電廠的蒸汽機超速運轉,將有可能導致整個軸系出現斷裂,引發其他的安全問題。除此之外,設備問題同樣也包括大型變壓器、軸瓦和發電機的損壞。設備故障可能由電氣操作人員操作不當、控制系統失靈和熱工保護的舉動操作導致,需要相關技術人員提高重視。
1.4 安全器具的養護不當
據統計,核電廠中安全工器具的損壞大多是由于技術人員操作不當和養護不到位等造成的,特別是在核電廠中,經常有操作人員在完成作業之后,不通過傳遞繩將安全器具放置穩妥,而是直接從高空拋擲,導致器具使用壽命降低及損傷。除此之外,一些技術人員直接將工具暴露在風吹日曬下,導致器具出現磨損和銹蝕等問題,這些現象都體現出工作人員對正確使用和養護安全工器具意識的缺失,勢必會對接下來安全工器具的使用造成惡略影響。
2 核電廠運行安全性目標的建立
核電站安全性目標包括核設施的設計、施工建造、調試、運營和管理者幾個方面,主要目的是以更高的效率促使核電站運行的安全性達到國家行業有關規定的最高安全標準,將核電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并使得事故發生之后對周邊公眾安全、環境安全的影響達到最小。因此安全性目標首先應當讓社會公眾能夠理解和接受。
安全性目標依照其特點可以分為定量的、定性的、概率論和確定論的。一般情況下,對安全性目標的要求越高,那么此目標則越可能是定性的,這是由在建立安全性目標的過程中其他復雜、不確定的因素決定的。在實際運用安全性目標的過程中,必須首先對定量的、定性的、概率論和確定論的安全問題的信息和數據進行收集,加以全面地考慮,才能夠獲得最大的安全性。到目前為止,對于安全性目標,我國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但對現在已有的核電站對環境輻射的安全性目標,很顯然是確定論的,分別是:(1)在核電站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每一座核電站對人類的輻射影響應不大于0.25mSv每人每年。(2)如果發生一次規模較大的核電事故,公眾個人有可能受到的甲狀腺劑量當量以及有效劑量當量應當分別小于50mSv和5mSv;如果發生一次規模重大的事故,公眾個人有可能受到的甲狀腺劑量當量以及有效劑量當量應當分別小于1Sv和100mSv。除了環境輻射安全性目標外,我國安全管理部門還即將建立核電站技術的安全性目標,比如反應堆堆芯損壞概率的安全性目標。核電站安全性目標的建立和運用對核電站的安全運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需要企業予以足夠的重視。
3 提高核電廠運行安全性的策略
3.1 建立完善的應急管理措施
為保證核電廠安全、順利地運轉、工作,建立完善的應急響應體系也是非常重要的。應急管理體系可以分為四個主要的方面。(1)建立完善的核電站應急管理小組。建立成熟的核電站應急小組可以在緊急情況發生時,對核電站進行有效和及時的基礎上支持,這同時對提高技術人員核電站安全監管能力也有很大幫助。這一點,在很多發達國家核電站的成功案例中都有所提及。(2)建立合格的核電站應急科學技術小組。當事故發生時,核電站應急科學技術小組能夠在第一時間對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合理的分析,針對現場情況提出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在組成應急科學技術小組時應當嚴加篩查,有豐富經驗的核電站工作者及知識豐富的科學院士優先。(3)建立專業的核電站衛勤小組。當發生核泄漏這一類事故時,核電站衛勤小組可以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處理、搶險救災,避免事故影響范圍的進一步擴大,大大減小這一類突發事件對整個核電站及其周邊環境的影響。(4)提高工作人員應急救援的能力。比起發達國家核事故的應急救援措施,我國的還比較傳統,效率也不是很高。為此,應當引進新型應急技術,做到能夠讓核電站每一位工作人員都具備合格的應急救援能力,從而更好地確保核電站運行的安全性。
3.2 建立完善的監管制度
核電企業在開辦核電站之前,首先應當依照國家核安全法規制度及相關的行業規范,在大體上建立安全管理方法,并細化到核電站安全運行的各類章程、突發事件應急辦法以及突發事件的應急措施中去,加強核電站運行和操作的規范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核電站運行的安全。除了監督管理之外,企業還應當加大建設道德激勵制度的力度,并將現代企業管理的方法和策略融入其中,利用道德激勵制度將整體的道德風險落實到個體員工的道德風險之上。有研究表明:道德風險越高,則更容易出現行為敗壞的人,即個體行為的成本與其道德風險成正比關系。如果道德風險越高,則個體的行為成本也相應越高,這對于監督管理制度來說就應當加強。
3.3 提高操作安全性
對于核電站的安全運轉,機器設備、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作業的環境這三點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機器設備的自動化生產是由工作人員進行操作的,同時作業環境和條件也是由工作人員的維護程度來決定的。由此可見,核電站運行的安全性很大一部分上還是取決于工作人員操作的安全性。由于近些年來幾起核泄漏事件的發生,核安全文化也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在開發和利用核能的過程中,應始終把安全作為首要原則。因此,企業應當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對核安全知識進行學習并總結出日常工作中應注意的要點,在提高工作人員專業素養的同時也避免因工作人員小小的疏漏而釀成嚴重的后果。只有工作人員熟悉安全操作的流程,嚴格地遵守企業制定的安全的規范進行操作,才能夠保證核電站運轉的安全性。除此之外,企業還應當在社會上進行核電安全問題的宣傳,讓更多的人能夠正確地認識核能,避免公眾對核能產生不必要的恐慌并提高公眾在突發事件中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3.4 對安全工器具進行定期養護和檢查
企業應針對安全工器具的養護和檢查制定一系列的規范,要求管理安全工器具的工作人員,定期對自己管理名下的安全工器具進行質量檢查,周期間隔應不得超過一個月。如發現安全工器具有嚴重磨損或超周期等不合格的情況,應立即將器具封存處理,并在器具上做好禁用標志,放置不合格的工器具再次被人使用。同時,在遇到這類情況時,管理人員還應當積極上報,交由相關部分討論不合格工具的處理辦法。在每次檢查完畢之后,管理人員應當認真做好檢查情況的記錄。在檢查過程中,管理人員應當注意不能隨意拆卸安全工器具的零件及任何部門,防治對工具的后續使用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3.5 及時進行核電站運行工作的總結和反饋
就經驗來看,目前核電站的安全事故在發生之前都有一定的征兆,一次安全事故徹底發生之前會出現好幾次將要發生而未發生安全事故的現象。例如,在核泄漏真正發生之前,有可能核電站就已經出現好幾次將要發生核泄漏而未遂的現象。因此,工作人員在發現這些安全問題的征兆時就應當提高防范意識,及時將這些情況記錄下來并上報給上級組織,共同商議解決辦法。由此可見,當有安全問題的征兆發生時,工作人員應當及時對其總結,針對作業環境對問題的發生原因進行分析,找到安全隱患的源頭,并及時地進行反饋。在發現問題之后,工作人員應當主動采取措施,解決和調整從而解決問題。核電企業在處理核電站的運作時,應當本著防患于未然的態度,處理安全問題的同時總結經驗,從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4 結語
總而言之,安全是核電廠運行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因此,核電企業應當從制度、工作人員素質、安全工器具這三方面入手,依照國家行業相關規范制定詳細、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員操作的規范性和安全性,通過定期對安全工器具進行檢查和養護,減小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核電廠運作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李兵華.核電廠正常運行期間核安全監督管理基本問題及策略[J].建筑知識,2016,(1):57-58.
[2]宋瑞祥.我國核電安全監督管理的現狀與對策——對秦山、大亞灣核電站地基的調查[J].環境保護,2016,(2):234-235.
[3]馮婉蘭,張崇巖.國家核安全局在核電廠調試和運行期間的核安全監督管理[J].核電工程與技術,2015,(3):35.
[4]郭松,李曉鐘,王宇翔.核電廠安全閥維修策略優化研究[J].核動力工程,2017,(s1):18-21.
[5]馬旺發,肖朱強.核電廠氣動閥可靠性研究與維修策略的建立[J].華東科技:學術版,2016,(5):20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