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剛 羅程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業綜合水價改革成為當前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目前,我國農業綜合水價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是缺乏系統的規劃,農業用水結構不合理,用水方式不恰當,導致水資源利用率不高,農業綜合水價較低,且機制不完善。為了更好的促進農業綜合水價改革,本文針對農業綜合水價改革思路及推進途徑展開探討。
關鍵詞:農業綜合水價;改革思路;推進途徑
中圖分類號:F7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06-0245-01
農業綜合水價改革是當前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也是農村改革中的難點與重點,農業綜合水價與農業生產能力的提高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農業綜合水價將農民與水管單位之間的利益聯系在了一起,所以,要慎重、穩定的推進農業綜合水價改革。科學合理的農業綜合水價改革有利于保證農民利益、保障糧食安全、促進節水農業的發展、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等。我國每年都會對農業綜合水價的改革提出新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效果,改革也有了一定的進展,但是,農業綜合水價的問題卻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解決。缺水地區農業綜合水價改革與不缺水地區的改革是不一樣的,農業綜合水價改革要優化改革思路,重點研究及深入討論農業綜合水價改革問題,推動工作的開展及取得顯著成效。
1 農業綜合水價存在的問題
1.1 現行水價不合理,水資源嚴重浪費
當前,水資源缺乏嚴重,現行水價與運行成本相比較低,這就影響了經濟的發展,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由于現行水價較低,導致水管單位出現效益下降、缺乏資金、損失嚴重,管理手段落后等問題,對職工的生活也造成了很大影響[1]。還有一些供水設施由于時間較長且沒有修復,導致設施老化,供水功能下降,造成水資源浪費嚴重且利用率低,進而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使水資源短缺問題更加嚴峻。
1.2 現行水價制定缺乏靈活性
水價制定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行政定價是現行水價制定的方式,對水的定價僅考慮到了工程成本,且供水成本遠遠高于執行水價。水價制定后,會保持幾年不變,期間沒有進行有效的調節。由于供水受天氣因素影響較大,導致更大程度上的供需失衡,所以,靈活的對水價進行調整是非常重要的。水管單位并沒有調整水價的權利,水價的調整權利主要掌握在政府的相關部門中,供水單位不能參與到水價的調整中,政府相關部門在定價時就不能了解到具體情況,導致水價制定不合理,缺乏靈活性。
1.3 水管單位面臨生存問題
農業水費是為了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及保證水利設施的正常運行。農業水費的降低不僅會導致水管單位收入降低,還會加劇水資源短缺問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也不能得到保障。水費計收、收取率及收入等是當前農業水價改革中的重點問題,對水管單位的生存及發展發揮著非常大的作用[2]。這些方面如果出現問題,就會影響水管單位職工的正常收入,導致職工不穩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遇到很大的問題。還會導致水利工程維修工作難以開展,對水利工程做不到管理與維護,會使工程狀況日趨下降。
1.4 終端水價收繳問題嚴重
水管單位在農業水費的收繳中,往往會出現收繳困難,收繳率低的問題。還有就是由于政府相關部門管理及監督不到位,會出現亂收費現象,加大了農民的負擔。
2 農業綜合水價改革思路
農業綜合水價改革首先要遵循綜合改革的原則,農業綜合水價改革設計方面較多,與之相關的內容較為復雜,所以,要對改革進行深入的研究與規劃。首先,要將農業綜合水價改革與其他改革相結合進行綜合改革,在農業綜合水價改革過程中,要協調好節約用水、農民增收及農業發展之間的關系[3]。在農業綜合水價改革推進時期,綜合水價改革相關部門要與多個部門相聯系,共同促進農業綜合水價改革。其次,農業綜合水價的改革要促進三農的發展,在推進農業綜合水價改革的同時,促進其他相關改革的發展。這就要求相關人員要建立健全的改革體系,并且政府也要給予相關的政策支持。
3 農業綜合水價改革推進途徑
3.1 提高農民節水意識
農業用水水費是一種農業生產成本,具有用水量大,用水效率低的特點。在水資源短缺的狀況下,對水價進行調節是非常有必要的。水價的調節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農民節水意識,提高對水資源的利用。很多農民常常使用無償水或低價水[4],造成農民節水意識淡薄,水資源利用不當。所以,提高農民對水資源的觀念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專業人員可以到各鄉鎮、各村進行對水資源的講解與宣傳,使農民了解到我國當前水資源狀況,并讓他們意識到水資源的珍貴,從農民思想意識上進行改變,有利于推動相關水價改革及政策的實施,更好的發揮水價綜合改革的作用。
3.2 做好水費收取工作
農業用水是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農業水費的定價應該根據水資源情況、供求情況等進行及時的調整與修改,將水價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根據運行成本來制定水價,制定合理科學的終端水價制度。水管單位在此過程中,要拓展自己的管理范圍,將水直接供于農戶,減少中間一些不必要的環節,將票直接開到農戶,有利于防止亂收費、亂加價的情況發生,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水價管理工,增加了水費收繳透明度,使農民的利益受到了保障,不再擔心水費不合理的問題出現。
3.3 提高水利服務水平
要想積極推進農業綜合水價改革,就要完善基層水利機構,提高水利服務水平,合理水資源的利用。一定情況下,可以在各村分配水管員,具體負責村莊里面的供水服務、水情觀測及小型的農田水利設施的管理為維護[5]。還可以成立水利合作社、農業用水協會等基層的水利組織,由村民選出代表來進行管理,主要負責農業用水管理及水費收取工作,實現自主管理。
3.4 對農業用水合理定價
在對農業用水進行定價時,要充分考慮農民的接受能力,所以,要積極進行農業水費補貼。農業綜合水價改革的基本原則就是必須在農民承受范圍之內。相關部門在制定水價前,首先要聽取基層農民的意見,在此基礎上,制定合理的收費標準。同時,還有對農民進行稅費補貼,關于補貼,要切實的發放到農民手中,這樣有利于提高農民及水管單位對農業綜合水價改革的積極性,有利于農業綜合水價改革工作的順利開展及實施。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水價的調整要與農民的補貼相協調,可以選取適合的地方進行作為試點,這樣有利于水費補貼的合理性。
4 結語
從整體上來看,當前對農業綜合水價的研究還不夠深入,所以,要求相關人員要積極推進農業綜合水價改革,加大對農業綜合水價的深入研究,提高農民水資源合理利用意識,建立合理的水價制度,做好水費收取工作,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節約農業用水,落實農業綜合水價改革工作。
參考文獻
[1]溫立平.對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認識與建議[J].中國水利,2015,(8):60-61+64.
[2]許朗.積極穩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J].農村工作通訊,2016,(20):43.
[3]雷琴.農業綜合水價改革思路及推進途徑淺述[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8):26+31.
[4]有維東,李濤,劉少芳.推進泰安市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思考[J].山東水利,2011,(12):28-29.
[5]趙紅許,張國旺,程譜學.淺析農業水價體制改革[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6,(7):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