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規模農戶化肥施用與碳減排關系及其路徑選擇
——基于江西省的調研數據

2018-04-13 00:47:24張小有賴觀秀
江蘇農業科學 2018年6期
關鍵詞:農業

張小有, 劉 紅, 賴觀秀

(江西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江西南昌 330045)

全球氣候變暖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發展低碳農業儼然已成為全球的共識。江西為傳統的農業大省,農業是基礎性行業,農業生產是基本的生產活動,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問題已經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焦點。化肥作為農業生產最基本的生產資料,被譽為糧食的“糧食”,在糧食增產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規模農戶為了提高農作物產量,在農業生產中盲目施用化肥,由此引發的化肥碳排放問題也尤為顯著。化肥中含有大量的氮元素,氮含量過高易引發氣溫不斷上升,氣候異常變化,這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背道而馳。謝淑娟發現,化肥的碳排量占農業物質(包括化肥、農藥、農膜、柴油、農機、灌溉等)投入碳排放總量的60%[1]。由此看來,在現有的農業碳排放問題上,化肥帶來的碳排量所占比重最大,因此在發展低碳農業時必須加快改進化肥施用方式,而提高單位面積化肥施用率成為實現化肥碳減排的重要途徑。可見,實證分解化肥碳減排驅動因素、分析哪些因素可以達到化肥碳減排的目的,從根源上實現化肥碳減排是切實可行的方法。

1 文獻綜述

1.1 化肥施用量逐年增長

王佳寧研究發現,近年來過量施用化肥使得化肥從傳統農業的碳匯演變成了現代農業的主要碳源,化肥碳排量僅次于工業,中國農用化肥施用量正處于增長階段[2]。李禾實證研究發現,我國地區間化肥施用量存在較大差異,有些地區政府嚴格控制化肥施用量,使之在適宜水平間波動,且波動幅度不大;但有些地區政府不加以管制,導致化肥施用嚴重過量,這表明化肥的施用量是可控的,政府稍加管控就能見效[3]。欒江等通過收集我國1992年以來20年間單位面積化肥施用量的數據發現,在年平均增長速度上,單位面積化肥施用量接近于化肥總施用量,表明我國化肥施用量的增長主要來源于單位面積化肥施用量,因此減少單位面積化肥施用量、提高單位面積化肥施用效率是實現化肥碳減排的重要途徑[4]。

1.2 實現化肥碳減排空間大

鄧明君等統計了中國各省份三大糧食作物的化肥施用量,測算出單位糧食作物實際碳排量,并據此與推廣測土配方技術后的化肥施用量進行對比,從而剖析出化肥碳減排的潛力,并發現農業生產實際碳減排的潛力遠遠低于技術碳減排,說明科學的測土配方技術并沒有達到理想中的效果,國家雖有政策激勵農戶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但激勵廣度與深度遠遠不夠,激勵政策有待進一步優化[5]。在國家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背景下,張燦強等利用我國糧食主產區小麥、玉米、水稻化肥實際投入量的數據,測算了科學施肥方式下化肥應有的施用強度和施用密度,研究發現我國碳減排的潛力空間很大,并對如何在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同時實現化肥碳減排提出了相關建議[6]。洪業應等采用重慶市1985—2012年農業碳排量作樣本,運用碳轉化系數法,研究發現六大農業碳源的碳排量呈現出差異化,對農業碳源進行因素分解時發現農業經濟因子加劇了農業碳排量的增長[7]。

1.3 影響化肥碳減排因素

Huang等一致認為,由于技術培訓等不足,農民并不知道自己施用的化肥已經過量,在推廣農業低碳化發展道路上,必須加強規模農戶對低碳技術的了解,普及相關理論知識,讓規模農戶采用先進的低碳技術進行農業生產,因此是否受過施肥技術的指導是化肥碳減排的驅動因素之一[8-9]。本研究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2個方面:一方面現有農業碳排放文獻中研究國家層面的較多,基于地區層面研究較少。本試驗立足于江西省,重點研究江西省在發展低碳農業、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進程中遇到的農業碳排放問題,為江西省發展生態農業、低碳農業奠定理論基礎。另一方面,眾多研究表明化肥在農業物質投入的六大碳源中碳排量比重最大,高達60%以上。李團勝等在研究陜西省西安市的農業碳足跡時發現,化肥碳排量高達西安市農業碳排放總量的80%[10]。本試驗著重分解化肥施用過程中影響碳減排的因素,從源頭上減少化肥碳排量,研究化肥碳減排有利于及時發現規模農戶現有施肥方式的缺陷,為規模農戶在以后的農業生產過程中采用科學的施肥方式提供合理的參考依據。

本研究立足于江西省主要產糧區,在分析農業碳排放現狀后,運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實證研究影響化肥碳減排的因素,以解決江西省現行高碳化的農業發展模式,并就如何科學合理施用化肥、實現化肥碳減排提出相關建議。

2 江西省農業碳排放現狀分析

2.1 農業碳排放總量逐年上升,碳減排空間大

近年來,由于科學技術進步、工業以及第三產業發展,全國農業產值比重逐年下降,至2014年底,農業產值所占比重降至10%,盡管如此,農業碳排放總量一直穩增不減。江西省作為傳統農業大省,由于傳統的小農經濟歷史深厚,農民還是樂衷于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從表1可以看出,2005—2013年江西省農業生產總值占全國的比重發生了變化,降幅達到了20.00%,而碳排量占全國的比重卻只下降了3.88%,相比于全國而言,江西省碳排量的下降速度落后于農業生產總值的下降速度,農業碳減排的空間很大,當然形勢也很嚴峻。因此,改變農業生產模式、減少農業碳排放,是江西省發展低碳農業的現實需要,同時也是促進江西省農業節本增收、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的現實需要。

表1 2005—2013年江西省農業碳排量和農業生產總值比重的變化

注:數據為根據有關資料整理所得。

2.2 化肥施用結構不合理,碳排量差異顯著

張小有等在研究江西省農業碳排放結構時發現,農業碳排量主要集中在化肥、農藥、農膜、柴油等4個方面,其中化肥碳排量所占比重最大,高達60%[11]。張霞等發現,農戶在施肥時一般選擇氮肥作為基肥,以尿素來追肥,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全球氮肥的消費比重高達60%,明顯超過鉀肥、磷肥[12]。江西省作為傳統農業大省,多年的種植歷史表明農戶在施肥時往往選擇以氮肥和復合肥為主,輔以較少的農家肥、有機肥。關于化肥、氮肥、磷肥、鉀肥碳排放因子的測算借鑒了陳舜等的研究[13],氮肥的碳排放系數(以標準煤CE計,下同)為2.116 kg/kg,磷肥的碳排放系數為0.636 kg/kg,鉀肥的碳排放系數為0.180 kg/kg,按氮 ∶磷 ∶鉀為5 ∶3 ∶2的結構權重,計算出中國化肥的碳排放系數為1.285 kg/kg。本研究選取了江西省主要產糧區2005—2013年各類化肥的施用量,運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碳轉化系數法,計算得出江西省各類化肥碳排量,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2005—2013年江西省農用化肥碳排量明細

注同表1。

從表2可知,化肥碳排量逐年上升,2005—2010年化肥碳排量直線上升,2010年之后上升速度有所放緩,表明農業生產過程中,規模農戶為了提高農作物產量、增加農業生產產值,不惜過量施用化肥,致使化肥碳排量逐年上升,至2010年以來,化肥碳排量顯著降低,雖處于上升趨勢,但增速放緩。2008年以前,氮肥的碳排量一直在氮肥、磷肥、鉀肥和復合肥中比重最大,高達40%左右;之后,氮肥碳排量波動下降,至2013年比重下降至30%以下。復合肥的碳排量在2008年以后超越氮肥,占比最高,接近化肥碳排量的40%,而且一直處于增長狀態,復合肥的施用不僅可以滿足農作物生長過程中所需的養份,而且符合當今低碳農業發展理念,相對于N2O含量過高的氮肥而言,復合肥環保又經濟,致使近年來復合肥的施用量大增,這也反映出在農業生產中農戶積極響應國家發展低碳農業的號召。

由表2還可知,江西省化肥消費結構極不合理,氮肥、磷肥、鉀肥以及復合肥的施用量存在較大差異,磷肥和鉀肥施用量較低,碳排量也較少,施用氮肥和復合肥較多,由此帶來的碳減排問題也較為嚴峻,是制約低碳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合理優化化肥消費結構,減少施用含氮量高的化肥,適當增加施用有機肥、農家肥,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降低化肥碳排量,是實現低碳農業發展道路的重要途徑。

3 研究設計

3.1 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研究數據來源:(1)依托國家自然基金項目(編號:71563018),2016年暑假期間筆者所在課題組在江西省主要產糧區(贛州市、撫州市)進行實際調研,采用問卷調查方式獲取的第一手數據,獲得問卷總量共200份,有效問卷152份;(2)被調查的農戶都是當地的規模農戶,即水稻種植規模在6.67 hm2以上的農戶,規模農戶具有規模大、帶動能力強、輻射面廣的特點,調研數據更具有代表性;(3)依據化肥折純量計算參考,筆者將復混肥中的磷酸二銨、三元復合肥和混配肥折算成氮肥、磷肥、鉀肥,具體結果見表3。

3.2 研究假設

3.2.1戶主的個體特征規模農戶的年齡、受教育水平等不同,其作出的決策也是不同的,一般來說,年齡越小,受教育水平越低,農業生產中對化肥的依賴性越大,始終相信“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缺少相關的種植經驗,普遍認為施肥越多,越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 越有利于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因此一般這樣的規模農戶會選擇增加對化肥的施用,從而提出假設1、假設2。假設1:規模農戶的年齡越大,越有利于實現化肥碳減排,年齡越小,實現化肥碳減排可能性越小;假設2:規模農戶的受教育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實現化肥碳減排,受教育水平越低,越不容易實現化肥碳減排。

表3 復合肥中氮肥、磷肥、鉀肥的折算方式

注:資料來源于化肥折純量計算參考表。

3.2.2土壤質量土壤本身的肥力對化肥的施用也有影響,如果是土壤本身的質量很高,肥力很好,則其所須投入的化肥量也相對較少;如果其本身貧瘠,則須要投入大量的化肥來提高肥力,保證增產增效,因此提出假設3:土壤本身的肥力越高,實現化肥碳減排越容易,肥力越低,越不容易實現化肥碳減排。

3.2.3規模農戶是否施用有機肥有機肥和化肥都是農業生產中保證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肥料之一,兩者在一定程度上互為替代品且不矛盾。農作物吸收肥料的總量是一定的,因此施用有機肥越多就越會減少對化肥的施用,由此提出假設4:規模農戶施用有機肥行為越頻繁,化肥碳減排阻力越小,實現化肥碳減排可能性越大;施用有機肥現象越少,實現化肥碳減排越難。

3.2.4對待風險的態度規模農戶種植農作物面臨多方面的風險,一般也只能根據平時的種植經驗來規避風險,所以對于風險偏好的規模農戶來說,影響農作物產量的因素不應只局限在化肥的施用量上。相對而言,其對化肥的重視度較小,施用量減少;對于風險規避的規模農戶來說,在進行農業生產時,要想增加產量就必須保證一定的化肥施用量,而且會蔓延出一些錯誤的想法,即投入越高,產量越高,因此提出假設5:規模農戶越樂于接受風險挑戰,越支持新型的農業低碳技術,越容易實現化肥碳減排,反之可能性越小。

3.2.5規模農戶是否接受化肥施用的技術指導規模農戶接受專業的化肥施用技術指導,會采用科學的施肥方式,而不是盲目地靠增加化肥的施用量來保證農產品增產。接受過技術指導的規模農戶會相應地減少對化肥的施用,未接受過技術指導的規模農戶認為農作物產量增長一味依賴于化肥的施用,化肥施用越多,農作物增產越多。因此提出假設6:規模農戶接受化肥施用的技術指導越多,實現化肥碳減排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可能性越小。

3.3 變量定義

為了深入研究哪些因素會對化肥碳減排有驅動作用,選取如下變量,變量的定義與度量,具體見表4。

表4 農用化肥碳排量有關變量的定義與度量

3.3.1被解釋變量fert為單位面積產化肥碳排量,即規模農戶在每個地塊上單位面積施用化肥所引起的碳排量。現有研究農業低碳技術的文獻頗多,但對化肥碳排量的衡量方法也是各不相同,本研究借鑒李波的研究結果[14],采用排放系數法,構建實際化肥施用單位產品碳排量測算公式:

fert=(N·CN+P·CP+K·CK)/y。

式中:fert為單位面積產水稻實際化肥施用的碳排量,kg/kg;N、P、K分別為單位面積水稻氮肥、磷肥和鉀肥實際折純施用量;CN、CP、CK分別是氮肥、磷肥和鉀肥的碳排放系數;y表示面積,hm2。

3.3.2解釋變量age為戶主年齡。edu為戶主受教育程度,根據文化水平主要分為5個等級:1=小學以及以下;2=初中;3=高中;4=大學;5=研究生及以上。soil為土壤本身的肥力,根據肥沃程度分為5個級次:1=十分貧瘠;2=比較貧瘠;3=一般;4=比較肥沃;5=肥沃。exte為農戶是否受過施肥的技術培訓,這是一個0~1的變量,受過技術培訓的是1,未受過技術培訓的是0。risk為農戶對待風險的態度,依據農戶實際采用農業低碳技術的情況,將規模農戶的風險偏好劃分為3個等級:1=風險規避;2=風險中立;3=風險愛好。org為農戶是否施用有機肥,這是一個0~1的變量,施用了有機肥即是1,未施用則為0。

4 實證結果與分析

化肥作為農業生產主要碳源,實現化肥碳減排對發展低碳農業意義重大。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化肥碳減排受哪些因素影響?這些因素又是如何具體影響化肥碳減排的?下面將進行具體分析。

4.1 模型構建

為了更好地挖掘出化肥碳減排的驅動因素,本研究構建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進行分析,一般形式如下:

fert=α1×age+α2×edu+α3×soil+α4×ecte+α5×risk+α6×org+ε。

式中:α1、α2、α3、α4、α5、α6分別是age、edu、soil、exte、risk、org的系數;ε為隨機干擾變量。通過以上分析,當α1、α2、α3、α4、α5、α6的估計值顯著為負時,表明戶主的年齡、受教育程度、土壤本身的肥力、是否受過施肥技術的指導、對待風險的態度以及是否施用有機肥與化肥的碳排量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則表明化肥碳減排效果顯著。

4.2 實證結果

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如表5所示,被解釋變量單位面積(本研究為1 hm2,下同)化肥碳排量均值3.57 kg/kg,表明平均每公頃化肥碳排放 3.57 kg/kg,最小值與最大值的差距很大,樣本數據中化肥最小碳排量近似于最大碳排量的1/3,同樣大小的田塊,為何所施用的化肥用量如此之大?究其原因,不同的農戶年齡、受教育程度、土壤固有的肥力、是否受過施肥技術的指導、對待風險的態度以及是否施用有機肥等都會對單位面積化肥碳排量產生影響。

表5 江西省化肥碳排量的描述性分析

注:樣本數152份。

解釋變量中被調查的152戶規模農戶戶主的年齡跨度很大,在29~70歲之間不等,平均年齡47歲,說明被調查地區的農戶基本是中年人群,水稻種植時間較長,種植經驗較豐富;戶主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普遍初中文化水平,較少農戶接受過高等教育;江西省丘陵、山地眾多,以紅壤為主,土壤肥力一般,被調查的農戶中有47%的規模農戶接受過科學的施肥技術培訓,如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指導,2005年農業部和財政部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重點產糧區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試點工作,很多規模農戶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參與了技術培訓。但就被調查地區而言,規模農戶對農業低碳技術的支持力度還較小,普遍認為農業低碳技術是21世紀的新興農業技術,存在一定風險,大部分的規模農戶是處于觀望狀態,不敢帶頭嘗試新型的低碳技術;農業生產過程中難免會產生一些廢棄物如秸稈、動物糞便,很多農戶視之為“垃圾”。其實這些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垃圾”,有效利用起來將是很好的農業肥料,樣本數據中有51%的規模農戶在農業生產中采用了既綠色環保又經濟的有機肥。

本研究建立的模型的R值為0.396,R2值為0.456,約為0.5,調整后R2值為0.115,估計誤差為9.683,R2變化值為0.156,該模型可以解釋因變量約50%的變異,說明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切實可行,分析的結果具有一定研究價值。

表6顯示,F值對應的P<0.01,表明建立的模型顯著,對因變量有較強的解釋能力,解釋變量(戶主的年齡、受教育程度、土壤肥力、是否受過施肥的技術培訓、對待風險的態度、是否施用有機肥)對被解釋變量有很強的說服力,具有可研究性。

表6 化肥碳減排驅動因素方差分析結果

該模型采用SPSS 22.0對影響化肥碳減排的6種因素進行回歸分析,從表7可知,模型中各個變量之間的容許度與VIF方差膨脹因子都接近于1,表明共線性不強,各個自變量之間相互影響不大,不能被其它自變量所解釋,有利于模型中各個自變量對因變量的解釋。戶主的年齡、是否受過施肥技術的培訓等變量對化肥碳排量沒有顯著影響,因此假設1和假設6不成立;最后篩選出4個對化肥碳排量有顯著影響的變量,即戶主的受教育程度、土壤的肥力、對低碳技術的風險態度、是否施用有機肥。

表7 化肥碳減排驅動因素回歸分析

(1)戶主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實現化肥碳減排可能性越大,減排效果越顯著。戶主的受教育程度相對而言,β標準系數為-0.091,P值<0.1,與化肥碳排量在10%的水平下顯著負相關,一般來說,戶主的受教育水平越高,知識儲備越豐富,務農時間越長,種植經驗也相應地越豐富,在施肥過程中,一般依據科學合理的施肥方式來確定化肥的用量,而不是以往的經驗,無效浪費的情況較少。規模農戶生活方式節儉,市場上化肥的價格也并非便宜,相應地就會減少對化肥的施用量;而文化水平低的農戶則恰恰相反,沒有接受過相關的知識,一直停留在“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的思想層面,認為只要增加化肥的施用量,農作物的產量也會隨之提高,對化肥的依賴性很強。因此,戶主受教育水平越高,化肥碳減排效果越顯著,驗證了假設2的合理性。

(2)土壤本身的肥力越好,化肥碳減排效果越顯著。土壤本身的肥力在5%的水平下與化肥碳排量顯著負相關,農作物生長中所需的肥料是一定的,農作物的吸收能力也是一定的,若土壤本身的肥力越強,所需要投入的化肥量就越少,化肥碳排量相應下降,化肥碳減排效果顯著,反之亦然。土壤肥力每增加1個單位,化肥碳排量就減少3.188個單位,所以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保持土壤固有的肥力,所需投入的化肥量就減少,在一定程度上就能達到化肥碳減排的目標,假設3得到證實。

(3)農戶越支持新型的低碳技術,實現化肥碳減排可能性越大,減排效果越明顯。對低碳技術的風險支持態度深刻影響化肥碳排量,規模農戶越是支持新型的低碳技術,越是相信科學的施肥方式,就越會提質減量,提升化肥的質量,提高單位面積化肥的施用效率,支持力度每增加1個單位,就可以減少1.158個單位的化肥碳排量。低碳技術的支持態度與化肥碳排量在5%的水平下顯著負相關,農戶越是支持新型的低碳技術,越會采用科學的施肥方式,化肥碳減排效果越顯著,假設4得到證實。

(4)施用有機肥越多,化肥碳減排效果越顯著。有機肥的施用是一個關鍵因素,有機肥和化肥是農作物生長中所需肥料之一,規模農戶選擇施用有機肥越多,相應地就會減少化肥施用量。如表7回歸結果所示,施用有機肥的β標準系數為-0.274,P值<0.001,對化肥碳排量有顯著影響,且模型中回歸系數為負,說明有機肥的施用與化肥碳減排有顯著的正向關系,有機肥施用越多,化肥碳減排效果越明顯,反之化肥碳減排效果不顯著,假設5得到證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有機肥和化肥互為替代品又不相互矛盾,兩者此消彼長。

就單個因素而言,戶主的年齡、是否受過施肥技術的培訓這2個變量都會對化肥碳排量有影響,但是加入一些其他相關的因素之后,就不顯著了,但還存在依存關系。例如,受過相關培訓的農戶則了解科學的施肥方式以及合理的用法用量,化肥無效、浪費的現象較少,化肥的施用量就會減少;沒有接受過培訓的農戶就會企圖靠增加化肥的施用量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由此引發化肥碳排量的增加,減排效果不明顯。

5 江西省農用化肥碳減排的路徑選擇

江西省作為農業大省,農業碳排量逐年上升,且化肥作為農業主要碳源,碳排量占農業物質投入的比重最高。因此,化肥碳減排的潛力很大,形勢也很嚴峻。通過以上對化肥碳減排驅動因素的實證分析發現,戶主的受教育程度、土壤原有的肥力、對待風險的態度以及是否施用有機肥等因素對化肥碳減排有顯著的驅動作用。實現化肥碳減排是發展低碳農業的必要途徑,其中需要政府和農戶共同努力來減少化肥碳排量,所以要立足于政府和農戶2個角度采取措施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實現化肥碳減排。

5.1 政府行為

5.1.1大力倡導低碳農業理念早期中國就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低碳農業,試圖改變現存的“高碳農業”“石油農業”發展模式。江西省作為農業大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但宣傳工作不到位,只在政府官員間宣傳低碳農業發展理念,并沒有切實地在規模農戶間倡導低碳理念。在廣大農村,大量農戶由于受教育水平有限,普遍初中文化學歷,根本不了解低碳農業的發展模式以及發展前景,更談不上在實際操作中發展低碳農業,只會考慮經濟利益,只要農作物可以增產,增加化肥的施用,排放再多的CO2、N2O也無所謂。政府應該改變現有的宣傳方式,主動下鄉和農戶進行交流,加大低碳農業宣傳力度,鼓勵和支持規模農戶主動改變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開展低碳農業專題講座,農業局工作人員深入農村,普及低碳農業發展理念,農戶是農業生產活動的直接參與者,只要其在農業生產時減少化肥的施用量,實現化肥碳減排,發展低碳農業勢必志在必得。

5.1.2多手段規范化肥市場化肥成分中含有大量的氮元素,氮元素的大量堆積是導致溫室效應的直接原因之一,且過量施用化肥會造成土壤惡化、水體污染、碳排放增加等,帶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政府作為市場的守夜人,可采取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經濟手段規范化肥市場,打造一個良好的“化肥安全生產—合法銷售—合理施用”的氛圍。例如,在生產市場上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嚴厲打擊只為牟取暴利而不顧環境后果的生產商,對生產氮元素超標的化肥生產商征收環境稅;在消費市場上,嚴格控制化肥的銷量,嚴禁倒買倒賣,對生產不符合要求的化肥禁止在市場上買賣;在施用市場上,規范規模農戶的施肥行為,推廣科學的施肥方式,提高化肥的施用效率。政府從生產、銷售、施用各個環節把握化肥市場,實現化肥碳減排。

5.1.3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農業部和財政部在2005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試點工作,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一種科學的施肥方式,即施肥量應該根據土壤的特性以及農作物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的養料來確定,而不是盲目根據以往經驗。現實農業生產中很多規模農戶并不了解該技術是什么,更談不上如何進行相應的測算來科學合理地確定施肥量。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使用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和一定的實踐培訓,政府應該從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給予農戶支持與鼓勵,聘請專業的技術人員對農戶的土地進行測量,并依據土地大小以及土壤性質測算出合理的化肥施用量,這樣即使農戶在生產中不了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也可以很好地運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只須要按照之前的測算量施用化肥即可,由此實現化肥碳減排。

5.1.4加強對農戶的技術培訓低碳農業在發展過程中須要運用先進的農業低碳技術,包括育種、育秧、施肥、灌溉、施藥、運輸及儲存等環節,政府加強對農戶農業低碳技術的培訓,從技術方面給予農戶支持與鼓勵,讓農戶從各個方面了解低碳農業的發展模式,以便日后更好地在實際運用中發展低碳農業,不只是在施肥方式上實現碳減排,還包括在其他各個環節實現碳減排,走真正的低碳農業發展道路。加強對廢棄物再利用的技術指導,讓垃圾不再是“垃圾”,加快廢棄物資轉化與循環利用,達到碳減排的目標。

5.2 農戶行為

5.2.1保持土壤原有肥力江西省地形復雜,丘陵山地眾多,以紅壤為主,肥力較低,且雨水偏多。暴雨天氣易引起土壤沖刷、水土流失、山體滑坡等問題,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影響農作物產量。農戶在種植過程中要注意保持土壤原有肥力,涵養水源,增強土壤的固碳能力,減少碳流失,鼓勵分期性休耕和規劃性免耕,鼓勵輪作、間作豆類等固氮作物,增強土壤有機質,培育土壤自身肥力。

5.2.2科學合理利用有機肥農業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產生一些廢棄物,如秸稈、動物糞便等,但這些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垃圾”,推廣秸稈還田,廢棄物循環再利用,農戶在農業生產時推廣沼氣還田,通過技術把動物的糞便合成有機肥。合理施用有機肥可以減少化肥的投入量,減少化肥投入成本;另外合理處理農業廢棄物可以實現碳減排,從而達到生態效應與社會效應并舉的目的。

5.2.3選擇氮含量較少的化肥市場上化肥品種豐富,農戶在選擇化肥時應盡量選擇含氮量少的化肥,復合肥和農家肥就是除氮肥之外很好的選擇,復合肥中氮含量相對于氮肥而言相對較少,而且也可以滿足農作物生長過程中所需的養料。現實生活中,大多數農戶在施肥時選擇氮肥作為基肥,以尿素來追肥,這種施肥方式是錯誤的,因為尿素是純氮肥,在發展低碳農業時應當減少施用。農家肥含氮少,農戶選擇施用農家肥既可以減少生產投入成本,又可以做到廢棄物再利用,有利于實現化肥碳減排,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5.2.4加強對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學習在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技術創新儼然已成為關注重點,農業低碳技術順應時代潮流應運而生,現代化的農業生產不只是單單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還要兼顧環境效應與生態效應。農業低碳技術在保證農作物產量的同時保證良好的生態環境,農業低碳技術涵蓋了農業生產的全過程,從育種、育秧到儲存各個環節都要求實現低碳化。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就是農業低碳技術在施肥環節實現低碳化的舉措,農戶在開展農業生產時要改變觀念,深入專研,加強對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的學習,主動學習一些先進的施肥技術,積極參與政府為發展低碳農業組織的活動,在實現化肥施用碳減排、發展低碳農業的道理上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謝淑娟. 低碳經濟背景下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探討[J]. 廣東社會科學,2012(5):17-25.

[2]王佳寧. 組合模型在我國農用化肥施用量預測中的應用[J]. 城市地理,2016(22):165.

[3]李禾. 有關專家指出:中國過量使用化肥和農藥已到極限[J]. 現代農業裝備,2004(12):64.

[4]欒江,仇煥廣,井月,等. 我國化肥施用量持續增長的原因分解及趨勢預測[J]. 自然資源學報,2013(11):1869-1878.

[5]鄧明君,鄧俊杰,劉佳宇. 中國糧食作物化肥施用的碳排放時空演變與減排潛力[J]. 資源科學,2016(3):534-544.

[6]張燦強,王莉,華春林,等. 中國主要糧食生產的化肥削減潛力及其碳減排效應[J]. 資源科學,2016(4):790-797.

[7]洪業應. 基于投入視角的農業碳排放時序特征及因素分解研究——以西南巖溶山區重慶市為例[J]. 上海農業學報,2015(4):125-129.

[8]Huang J,Hu R,Cao J,et al. Training programs and in-the-field guidance to reduce China’s overuse of fertilizer without hurting profitability[J]. Journal of Soil & Water Conservation,2008,63(5):165A-167A.

[9]徐春春. 稻農化肥施用的心態與行為研究[D]. 揚州:揚州大學,2008.

[10]李團勝,李函嬌,楊才玉,等. 西安地區農作物生產過程中碳排放估算[J].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400-404.

[11]張小有,黃冰冰,張繼欽,等. 農業低碳技術應用與碳排放結構、強度分析——基于江西的實證[J]. 農林經濟管理學報,2016(6):710-716.

[12]張霞,蔡宗壽,李歡. 我國化肥生產能源消費現狀分析[J]. 現代化工,2014(10):12-15.

[13]陳舜,逯非,王效科. 中國氮磷鉀肥制造溫室氣體排放系數的估算[J]. 生態學報,2015(19):6371-6383.

[14]李波. 我國農地資源利用的碳排放及減排政策研究[D]. 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1.

猜你喜歡
農業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新農業 從“看天吃飯”到“看數吃飯”
今日農業(2021年13期)2021-08-14 01:38:18
歐盟發布短期農業展望
今日農業(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5G+農業”:5G如何為農業賦能?
今日農業(2019年12期)2019-08-13 00:49:56
健康富硒168慢病未病全靠它——加入農業合作社,與健康同行!
健康富硒168慢病未病全靠它——加入農業合作社,與健康同行!
外向型農業
江蘇年鑒(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国产一二视频| 国产区免费|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慰喷水| 亚洲爱婷婷色69堂|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超薄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免下载|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站|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美女裸体18禁网站| 欧美成人国产|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AⅤ| 亚洲视频一区| 婷婷在线网站| 91精品国产91久无码网站|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亚洲综合色婷婷|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三区av| 就去色综合| 国产色婷婷|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野外拍在线| 亚洲人成网站色7777|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97综合久久|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99一级毛片|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91精品| 国产久草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com|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 蝴蝶伊人久久中文娱乐网| 色婷婷啪啪| 在线亚洲小视频| 91精品专区国产盗摄|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成年网址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欧美曰批视频免费播放免费|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99久久精品国产自免费|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主播第一区| 欧美精品H在线播放|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视频二区欧美|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亚洲欧美人成人让影院| 九九免费观看全部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苍井空| 成人第一页|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一区| 任我操在线视频| 欧美色99|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亚洲色|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大片免费| 国产永久在线视频| 国产a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下载|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欧美激情伊人| 天堂成人在线| 在线欧美a| 国产97视频在线|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亚洲欧美自拍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