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
摘 要: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實現全面健康發展,實現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體育教育教學的地位逐步被提升了起來。但是,在現實的體育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和困境。從高中體育教學入手,針對體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和困境,分析和探究體育教學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方法;探究
一、高中體育教學中的現實問題和困境
首先,從學校的角度看,由于教育經費的緊張,許多學校的體育課程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教學設備的更新不及時,學生體育活動需要的場地建設不完善,無法為學生的體育課程學習提供充分堅實的客觀物質保障。
其次,從教師的角度看,受長期應試教育風氣的影響,大多數高中學校對體育教育教學不夠重視,許多學校認為體育不是高考科目,高中教育應以高考科目為主,體育課程可有可無。因此,許多學校體育課程的教學時間是讓學生上自習,或者直接被其他學科老師占用,甚至有的學校取消了每周一次的體育課程。
最后,從學生的角度看,許多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壓力很大,體育鍛煉只會給自己的身體增加負擔,上體育課就是在浪費自己學習的時間,自己平時的身體素質也不差,不需要進行額外的運動。而且,體育課堂教學內容比較枯燥,實用性不強,認為自己日后也不會從事與體育相關的行業,所以不用學習太多體育知識。因此,大部分學生對體育課程不夠重視,他們通常把體育課程當作娛樂休閑的放松時間,或者用體育課程的教學時間寫其他科目的作業,對體育知識的學習態度不夠嚴謹認真。
二、高中體育教育教學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學校應加強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加大對體育課堂的資金投入,完善體育基本設施建設。學校應充分重視體育課程教學,合理分配教育教學基金,建設優質的操場、跑道和各類體育運動場地,及時更新體育器材和體育運動設備,及時修復損壞的體育用品,淘汰過時、老舊的體育器材。學校應保障每周的體育課程能夠保質保量完成,為學生的體育學習建立一個良好的客觀環境基礎。可以充分運用學校的廣播站、宣傳欄、各班板報、班會、校刊校報等形式,積極宣傳體育運動的好處,增強師生對體育運動的認識,加強師生對體育運動的重視。學習可以定期舉辦運動會、廣播操比賽等體育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幫助學生建立起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激發出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情。
其次,教師應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目標,可以為體育教學提供一個清楚的思路和方向,讓體育教學能夠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必須把握好教學目標,并執行到位,必須熟悉教學內容和重點、難點,制定出符合學生學習能力和身體特點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必須具有具體的指向性,表達必須清楚明白,必須符合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水平和身心特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要讓學生明確教學目標,讓教學活動有計劃、有順序、有組織地進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從而促進體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再次,教師應豐富體育課堂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面對體育教學場地短缺的限制,體育科任教師應互相協調好上課時間,保證每節體育課操場上的班級不要過多。每節課中,共同使用教學場地的班級要協調好各班的教學內容,分配好教學場地。例如,一個班一半學生進行足球訓練,另一半學生進行跳遠訓練。面對器材短缺的問題,教師可以發動學生自制體育器材,在體育課堂中,教師可以運用分組教學的形式進行課堂訓練,例如,在實心球訓練中,教師可以先讓一組同學用實心球進行練習,另一組同學用自制的紙球進行練習,半小時后,兩組交換器材,這樣可以充分保證每個同學都有器材可練,解決了體育器材短缺的問題。
最后,完善體育課堂的教學評價體系。教學評價是在教學完成后的師生互動形式,可以有效地推動學生的成長進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學評價體系比較單一,一般以教師評價學生為主。方向和形式都比較單一。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應建立起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把師生互評、生生互評、小組互評、學生自評結合起來,實現對教學主題和學習課題的全方位、多角度評價,不僅可以幫助教師及時發現和糾正教學中的漏洞和不足,而且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學習時的困惑、改正學習的錯誤,從而實現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教師應鼓勵和引導學生,為學生的體育學習營造一個輕松愉快、活潑開放的課堂氛圍。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在校表現、學習能力、身體情況、心理特征,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征,為他們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教師應了解學生對體育教學的意見和學習過程中的困惑,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的障礙。教師應積極打破師生間的隔閡,建立起師生間情感溝通的橋梁,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參考文獻:
[1]王瑋.中學體育教材教法課程的改革試驗[J].首都體院學報,2011(12).
[2]劉美奮.加強實踐環節教學,重視教學能力培養[J].山東體院學報,2016(7).
編輯 張珍珍